APP下载

探析群众舞蹈对公共文化建设的作用

2014-12-11吴雪蕾

参花(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舞蹈群众建设

◎吴雪蕾

探析群众舞蹈对公共文化建设的作用

◎吴雪蕾

舞蹈为人类所创造,故而具有显著的群众特性,现如今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舞蹈也已经成为了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于群众”,正是将群众舞蹈作为公共文化推广开来的一种宣传方式。而如今,群众舞蹈的确也是受到了越来越多群众的喜爱。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我国群众舞蹈发展现状探讨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作用,以供业内人士探讨交流之用。

群众舞蹈 公共文化建设 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开始更为关注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为此,人们发挥其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了很多文化活动。其中,广场舞为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的群众舞蹈,所谓群众舞蹈,又称为社会舞蹈,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参与主体,通过舞蹈来表现群众生活状态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随着群众舞蹈在中群众的普及和发展,现今不仅舞蹈形式多样,包含民间舞蹈、交际舞蹈、儿童舞蹈等,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参与者,还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体现着一个时代的变化和进步。

一、群众舞蹈发展现状

群众舞蹈之所以广受欢迎,原因在于其不仅简单易学,且现场感染力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关。以广场舞为例,其最为突出的特性便是自娱性,究其根源,在于广场舞及其它类型的群众舞蹈均是产生于劳动生产过程中,是以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为基础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推陈开来,可知群众舞蹈是通过休息及娱乐相结合的形式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文化,具有业余性特征,同时也具有社会性特点。

就目前群众舞蹈在我国发展的情况来看,群众舞蹈的参与人数明显呈上升趋势,且发展速度较快。具体表现为:①群众舞蹈参与群体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各大中型城市的人民群众对于参与群众舞蹈的热情非常之高,群众舞蹈参与者明显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且不仅是人数单方面增多,参与主体的社会身份也较为多样化,各种职业及各种年龄层的群体均有参与。②群众舞蹈的参加场所越来越多。现今的群众舞台几乎在有音乐的地方便可看到,城市广场、社区活动室、操场抑或是公园等地均可随时看到随着音乐节奏和着舞蹈动作的人们。③群众舞蹈样式多样化。群众舞蹈样式由其参与者群体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所决定,也由此造成群众舞蹈的多样化。现今的群众舞蹈不仅仅有老年群体爱好的秧歌舞、交谊舞及广场舞,还有青年群体喜欢的爵士舞和街舞等。

二、群众舞蹈对公共文化建设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群众舞蹈作为一种公共文化,其对于我国公共文化的建设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吸引群众参与锻炼其身心而促进公共文化建设

舞蹈既属于公共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其本质来说,也属于一种运动形式,因此坚持舞蹈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锻炼呼吸系统及心血管,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人们白天经过长达数小时的工作,多数人都会觉得身心疲惫,需放松心情,舒展筋骨。群众舞蹈可以满足这类人群,人们可以通过练习自己喜欢的舞蹈而放松身心,通过跳舞时营造出的愉快氛围感染他人,让大家在舞蹈中感受轻松,得到快乐。由此可见群众舞蹈具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社会性,而这也是公共文化建设所需要的最为关键的特性之一。所谓的公共文化建设,政府虽然是建设主体,但是只有人民群众参与方可使之落到实处。

群众舞蹈作为公共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素质水平及加强社会精神风貌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水平,首要便是要充分利用群众舞蹈的社会性和感染性,为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众安排他们说喜欢的舞蹈教学,吸引群众参与锻炼群众身心,共同推动公共文化建设。

2.以提升参与群众的文化素养而促进公共文化建设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可知对于当前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人们而言,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创造出有利于公共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条件,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个人的文化素养的丰富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群众舞蹈的发展和完善,不仅可以让参与其中的群众加深对舞蹈的认识和了解,还可让群众在锻炼身心的同时提高个人审美标准,提高自我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如今的群众舞蹈显然已经成为了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群众展现人民风采,宣扬美好生活,还可促使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呈多样化发展。而这些无疑对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良好影响。

3.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群众舞蹈是社会公共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增强其吸引力,引导群众参与,而于参与过程中,欢乐的氛围和身心放松状态更利于培养群众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提高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但是应当明确,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氛围,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则需要从根本出发,即由加强群众基础文化的建设开始。群众舞蹈的特性之一便是社会性,而开放性则是由群众舞蹈选择的场地而决定的,在城市的很多地方,不论是城市广场、社区活动室、操场,抑或是公园等地均可随时看到随着音乐节奏和着舞蹈动作的人们。由此说明,群众舞蹈具有着一定的特性,即社会性和开放性,及其上文说阐明的感染性。笔者认为,只有将群众舞蹈深入群众,方可真正让群众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让群众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和功用以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对此,应当首先掌握好群众舞蹈的特性,以特性吸引群体参与,优化资源利用。

群众舞蹈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能力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均在不断提升,由此作为公共文化建设一部分的群众舞蹈才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大追求。由此也反映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谐,人们精神生活质量及幸福系数均越来越高。

由上可知,群众舞蹈可以促进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建设水平,同时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创建进程也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的群众舞蹈因其多样性而受到不同年龄层群众的广泛喜爱,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随着群众舞蹈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不断丰富,不仅社会公共文化的建设进程得以加快,且和谐社会的构建之路也会更为顺畅。

但是在建设公共文化过程中,应当注意不仅需要注重参与者的积极性,也需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求,让群众舞蹈更具“群众性”,成为更多人民群众的娱乐方式和锻炼方式,以使群众舞蹈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从而发展社会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舞蹈利于促进公共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但是应当注意需在了解群众舞蹈的基础上发挥群众舞蹈的重要作用,使人民群众强健身心,陶冶情操以提高文化素养,体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而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1]李雅琴.新时期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探析[J].艺术科技,2014(6)

[2]姜霞.推动广场文化建设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J].群文天地,2013(9)

[3]徐丹.群众舞蹈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2)

[4]冯伟萍.群众舞蹈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3(12)

[5]李霞.城市舞蹈助推河北文化建设的发展[J].河北学刊,2011(1)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文化馆)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舞蹈群众建设
多让群众咧嘴笑
冰上舞蹈搭档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