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014-12-11张文莉

参花(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朝云乘风词人

◎张文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张文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往今来为人们传唱不已,本文侧重从苏轼的思想方面来分析、欣赏名篇的艺术美感。

苏轼 水调歌头 月

明月向来是文人墨客喜欢歌咏的意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月亮凝聚了李白的悲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亮见证了柳永的潦倒;“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元宵夜情侣们的甜蜜约会;“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月夜里离人刻骨的相思。宋朝伟大文学家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之夜,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宋代人胡仔称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身在密州,这一时期他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因政见不和而自求外放,辗转各地为官。中秋之夜,诗人客居异乡,与胞弟苏辙分别至今,已经整整七年未得团聚。皓月当空,苏轼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处把酒问天,呼应了词前小序:“欢饮达旦,大醉。”苏轼喜欢饮酒,于其词作中常有表现,他曾说:“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酒可以起到发酵作用,让人们能借酒浇心中之块垒。此处的月不是平常之月,而是月值中秋;人也不是常态之人,而是醉酒之人。词人开篇就以一种特定的情境展开,读之,中秋月夜的浩渺之气和词人举杯问天的不凡气魄,于字句中迎面袭来。让我们暂时忘掉自己身在何处,像古人说的那样“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如此美景势必良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句把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今夕何夕啊,月宫如此的美丽?有人把这首词比作词中的《天问》,词人以“问”来描写中秋月明之景,以“问”来抒发对当空皓月的惊艳赞美之情,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显示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接下来,苏轼任由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我欲乘风归去”归往哪里去?苏轼竟然想到要羽化而登仙、乘风而奔月。苏轼做这首词时已经四十一岁,正因避祸而外任密州,所以“乘风归去”苏轼是要摆脱人世的纷繁。纵观苏轼一生,在政治的风云中,他几乎处于颠沛流离、坎坷动荡的状态。王安石当政主持变法时,苏轼写诗讽刺新法而锒铛入狱、命系游丝,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后司马光上台废除王安石之法时,苏轼又因反对尽废新政而遭到旧党的攻击被贬惠州。六十二岁时,再被贬至儋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费衮的《梁溪漫志》卷四记载了苏轼这样一件小故事:苏轼有一次问众奴婢:“说说你们看我腹中有何物?”众婢答曰:“都是文章”“都是识见”。苏轼摇摇头不以为然,其中有一丫鬟名叫朝云的答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从此视这位朝云姑娘为红颜知己,在其死后坟墓上的云如亭上题诗:“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亲。”

苏轼的人生如是,就是因为他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的态度,而不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旷达如苏轼,很快就从消沉的精神状态中摆脱开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还是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来得温暖亲切。一旦躲进琼楼玉宇中,那里虽然安宁没有纷争,却也寒冷而凄清,还是潇洒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吧。“我欲”、“又恐”、“何似”展示了词人情感的跌宕起伏,在这样的峰回路转中,凸显的是苏轼对生活强烈的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是有着“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的。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拼却满腹豪情一腔热血,换来的虽然是被排斥打击,虽然是外放冷遇,但苏轼却能做到毫无狼狈潦倒之意,他于人间潇洒起舞。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随着皎皎明月光的流泄,我们眼前仿佛能看到朱阁里绮户下那无眠的人儿,流动的美感中又烘托出寂静一片,那轮明月偏偏要挑动灵心善感、愁情满腹的苏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孤独时依然是豪迈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孤独时是优雅的;而苏轼,在中秋月圆之时的这份孤独,是伴随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坎坷半生的感慨的。“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是思念至极的幻听,而此时苏轼也只能独语对月,你有何憾事,圆圆的要照尽人间离别吗?

苏轼的思想是兼及儒释道三家的,正是佛家所秉承的“看破、放下”促成了苏轼性格中的旷达一面;也因为道家的“出世、养生”思想才能让苏轼在屡遭贬谪后依然活得雅致清新有声有色;所以他才能于困顿孤寂中“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由“小我”而升华为整个人类的普遍情感,由此佳句天成,一语传万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许我们经常于一无人角落悄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但是最难得的是能够找到一味良药给自己的灵魂,以便在这个并不够完美的人间好好地活下去。

(作者单位:泊头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朝云乘风词人
开放的山东,乘风前行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远行的舞者
远行的舞者
乘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让无人机飞防乘风起航
林逋梅妻鹤子
百鸟为衣,乘风而翔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