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本汉诗《天元四年夏和小童伤亡之诗》的亲子组合意象

2014-12-11边俊喜

参花(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幼子母竹梧桐

◎边俊喜

浅析日本汉诗《天元四年夏和小童伤亡之诗》的亲子组合意象

◎边俊喜

原诗:

无花无柳又稀莺 慵睡慵兴任日倾 池藕四回舒叶色 林鸦几许引雏声

抚桐未慰孙枝思 养笋难堪母竹情 怀旧心肝何复苦 被催词客数篇成

本诗原引自《扶桑集》,是一首悼亡诗,作者处标注为“中书王”。在日本文学史上,平安时代曾先后出现过两位“中书王”,因而该诗的作者到底是哪一位“中书王”,目前仍没有定论。

根据题目可以推测,此诗是“中书王”悼念亡故幼子的诗作。该诗格律整齐,对仗工整,语言富于节奏感,具有韵律美与音乐美;而诗中涉及的意象非常广泛而多变,且极具对比性。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辅以对比的手法,在诗歌的内外形成多重矛盾关系,营造出极具张力的意境美感。在这些特点中,十分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本诗中对于亲子组合意象的应用。

亲子组合意象在中国古代狭义悼亡诗中不曾出现。而日本汉诗中亲子组合意象的使用,使得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更为明确,情感更为突出,意境也更为幽美。此种组合意象的使用,让诗歌内部的情感表达,简单直接地融入诗歌外部的真实环境之中。而这种融情入景的手法,又令诗歌内部情感与外面的真实形成对比与冲突,在展现张力的同时冲击读者的内心感受。

仔细阅读本诗会发现,该诗在颔联与颈联处,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读者勾勒了四组自然界天然的亲子组合意象。其中颔联的“池藕四回舒叶色”一句,与颈联“抚桐未慰孙枝思,养笋难堪母竹情”中的亲子组合意象,全部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意象;而颔联“林鸦几许引雏声”一句中的亲子组合意象,则取材于自然界中的动物意象。笔者以本诗的颈联为例,简单分析一下亲子组合意象的含义与作用。

中国古代对于梧桐的描绘,最早可见于先秦文献《诗经》。其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以此象征君子高洁美好的品格。此外,在许多中国古典诗歌当中,梧桐也成为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象征。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

梧桐在中国古典悼亡诗中,则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古代传说中,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消,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因而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它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如孟郊的诗句“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所谓“孙枝,亦称孙也。谓如树嫩枝,自本而生出者,为子,自子而生者为孙枝”。比如“乃断孙枝,准量所任,至人思,制为雅琴”这句,便是其中一例。

本诗颈联前一分句,以梧桐和“孙枝”形成一对组合意象。梧桐树本为母体,而树枝则可以被看做是从母体孕育出来的子孙。此处作者用梧桐树来暗喻自身,以“孙枝”来比拟自己亡故的幼子,而无论怎样抚摸空留主干的梧桐树,都不能抚慰他失去了“孙枝”的哀伤。作者失去幼子的痛楚,由此可见一斑;而读者也在这对亲子组合意象的比拟下,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悲伤。

颈联后一分句也运用了天然亲子形象。作者将自己暗喻为母竹,将亡故的幼子喻为竹笋。作者看到竹笋在母竹的呵护下逐渐成形长大,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母竹的辛劳,不禁联想至自身对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母竹一般。却无奈幼子早夭,再欲呵护幼子也不可能,因而见到母竹抚育竹笋的景象,就更加难过起来。

提及母竹与竹笋,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便有“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此故事溯源可至《三国志》。其中有“右大司马丁奉、司空孟仁卒”一句。裴松之注释说,“《楚国先贤传》曰: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孟宗凭借自己孝心甚至感动了竹林中的母竹,为其长出竹笋以供病弱的母亲食用。本诗的作者见到母竹与竹笋,想到孟宗之母虽病弱,却有孟宗尽孝养老。而作者自身虽然身强体健,却再无“竹笋”可育,更无人于年迈体弱时尽孝,心境越发悲凉,对亡故幼子的怀念则愈加深沉。

《天元四年夏和小童伤亡之诗》大量运用自然中天然的“亲子”组合意象来借喻自身和亡故的幼子,以此制造诗歌意象相同而意境不同的巨大反差,形成富于张力的内外部环境与情感对比,抒发对亡子的无尽思念,感怀自己的命运多舛。

注释

1.日本平安时代中期成书的全国性汉诗总集

2.出自《诗经》中《大雅•生民之什•卷阿》

3.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

4.出自孟郊《烈女操》

5.出自《古今称谓•卷一•上•十》

6.出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三国•魏•稽叔夜(康)•琴赋》

7.出自《三国志•吴志•孙皓传》

8.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

[1]田坂顺子.《扶桑集全注释(一)》[J].福冈大学综合研究所报,1989年,119期:p37~55

[2]陈福康.《日本汉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p227~229

[3]武志龙.《中国古代悼亡诗中意象体系及爱情婚姻思考》[J].兰州大学,2011年,p9~18

[4]吉田精一等.《新版増補日本文学史(中古)》[M].日本:至文堂,1977年:p47、p305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幼子母竹梧桐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两岸中秋
梧桐花开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巧分牛
毛竹母竹移栽技术
梧桐深处凤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