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改革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考核评价模式

2014-12-11李延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考核

李延芳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考核评价模式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质量意识、教学改革水平等多方面的状况。教师口语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 (以下简称 “小教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以培养教师职业技能为目标的素质类课程,主要由普通话、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三部分构成,在考核评价中,也应该注重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由于课程目标的定位不清晰,导致很多师范类学校更多地关注语音面貌的考核,忽略了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核,甚至出现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代替教师口语考核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自觉性。

一、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专指课程教学中师生通过教学对话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这种结果可以是某种知识、技能,也可以是某种观念、态度的形成或获得”。“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通常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主要围绕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来进行,而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1]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来设计的,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课程目标应该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不可以用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具体内容标准和教学实际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来设计教学目标”。[2]

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师口语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保证教师口语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在制定小教专业教师口语教学目标的时候,除了依据《教师口语课程标准》外,还要注意小教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讲课的成败,更对处于语言发展期的学生有耳濡目染的影响。与中学教师不同,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口语不仅仅是实现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教育的内容,小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授汉语拼音、字词、阅读等知识,还要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些都对小学教师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此,可以从实践、认知和情感三个领域为小教专业教师口语设置较为合理的教学目标。

(一)实践领域

依据教师口语普通话、一般口语交际、教师职业口语三大板块内容的梯形构成形式,实践领域包括以下四个目标:一是练好普通话的声、韵、调和语流音变,掌握3755个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二乙”以上水平。二是掌握呼吸、共鸣、吐字归音、态势语、基本表达技巧技能,提高语言表现力。三是掌握朗读、朗诵、解说、演讲、论辩等一般口语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的基本技能,做到语义规范,表意准确,条理清晰,态势得体。四是把握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完成教学口语的语音、修辞和表达训练,初步掌握运用教学口语进行教学的技能。

(二)认知领域

这一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明确教师口语课程的目的、任务,明确教师的历史使命。二是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贯彻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和学好普通话的自觉性。三是了解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同普通话训练、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关系,从认识上奠定接受一般口语交际训练的思想和理论基础,能自觉参加口语交际训练。四是掌握教师职业口语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明确教师职业口语的重要意义,认真自觉进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五是有对各种口语表达方式进行评价的能力,能对自身口语表达水平进行客观分析,提出训练建议。

(三)情感领域

这个领域主要有三大教学目标:一是明确教师口语训练的意义,从历史、现实、发展的眼光分析教师的历史使命,讲清个人职业发展与口语训练的关系,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合力,有努力进行口语训练的愿望。二是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端正学习态度,做到坚持不懈地训练。三是增强口语训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需要水平,提高口语训练质量。四是养成好的训练习惯。

二、更新教学考核评价模式

由于教师口语学科本身的独特性,不可能用一套标准试题和标准答案来进行测试,所以其考核评价模式也必然与其他学科相异,但我们目前的模式仍然是因袭普通话等级考核的方式,学生只要有普通话二甲以上的等级证书,甚至可以免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难认识到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因此,要实现教师口语的课程目标,必须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更新,建立一套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考核评价模式。

(一)考核评价的原则

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需要有一套与之相应的评价机制,而一套好的评价机制,应该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口语技能的完善发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二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原则。评价既要能促进教师积极开发适用的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也要能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增强教学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三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原则。通过评价的评定、诊断、反馈、预测等功能,可以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策略,从而改进教学的相关方面,以实现最优化的教学。四是学科发展的原则。评价要能促进师生进行教法、学法研究,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改革;能及时反映出教材、课程标准所存在的缺陷,促进教材及课程标准的完善;能充分反映时代对本学科的要求,促进学科的发展。

(二)考核评价的方法

教师口语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和实践性特征,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应只反映为阿拉伯数字,也不能用单一标准来判定优劣,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需要多种形式和类型结合,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评价应该具有激励学生学习、改进学习方法、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效果,我们可以借鉴新课程的评价理念,结合教师口语的学科特点建立一套新的评价模式。

一是理论知识考核与实际表达相结合。一种技能的形成,是以一定理论知识为基础为支撑的,理论可以使技能的习得更自觉,更符合其客观规律,所以应该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考查来检测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置身于生活实境进行口语交际的效能的考查来检测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二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如果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单凭最后的结果,可以对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进行检测,但很难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形成性评价则更能对学生的交际意识、情感态度、思想风貌等做出及时的反馈评价,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指导意义。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同样适用于教师口语技能的评价,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能让学生体会到学校和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过程,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便于学生自我监控,调整学习目标和策略。

三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统一体,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不例外。在测量过程中,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对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高度量化的考试设计,然后再对照每个训练点的基本要求,进行定性评价。为了尽量避免定性把握的主观性,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借鉴以下做法:(1)教研室两位教师考评一个学生。要求教师事先研究测试标准,先评定三人,研讨后再进行正规考核。(2)借助录音、录像手段。当两位教师的评价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重放录音、录像进行分析,讨论评定。(3)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录音、录像给自己打分,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其结果作为教师评分的参考。(4)把描述性的评价标准尽可能量化。要把描述的标准量化成一个一个的规定指标,寻找某些关键点,并确定与之相应的评分,分出一定的等级水平。[3]

四是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以往的教师口语教学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教师口语课程的学习结果难以具体量化,这样就很容易带上评价者个人的主观性,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则既能弥补评价的主观性,又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是与其他实践类课程相结合。教师口语是小教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跟其他学科,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评价时,也应关注学生教师职业口语交际对其他学科的渗透。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学生的教师口语能力的检测与教学法、小学德育与班队等实践类课程的检测相结合,增加对小学口语交际课的试讲、实习,小学班队活动的设计、开展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能力的评价。把学生放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在教学、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口语能力进行评价。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1.

[2]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96.

[3]张丽珍.教师口语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100.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考核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