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左传》的叙事视角问题
2014-12-11于玲
于玲
(安庆师范学院)
浅谈《左传》的叙事视角问题
于玲
(安庆师范学院)
《左传》是一部叙事性极强的历史性著作,它叙述了从隐公元年到哀公二十七年这段时间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纵观《左传》整部书,其间既体现了叙事文本的结构性特征,同时更突出的是作者左丘明所采用的不断变换的叙事视角的问题。本文就“《左传》的全知视角”、“《左传》的限知视角”、“视角的流动性”以及“聚焦与盲点”这四个方面对其展开论述。
《左传》 全知视角 限知视角 聚焦 盲点
《左传》是一部叙事性极强的历史性著作,它叙述了从隐公元年到哀公二十七年这段时间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纵观《左传》整部书,其间既体现了叙事文本的结构性特征,同时更突出的是作者左丘明所采用的不断变换的叙事视角的问题。杨义先生认为:“在作者的‘先在的心智结构’和文本的完成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错位的张力,先在结构赋予文本结构以对世界、世界的意义和形式的体验,文本结构则以其有限的形式让人们解读其难以限量的潜在意义。”当然早在作者落笔的时候,作者早已在心中将自己将要写的内容做了着重和次要性处理。而正是这样的处理,才让读者在解读这一文本时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例如《左传》中对战争的前因后果内容做了详尽的阐释,而对于战争的具体场面描述却是寥寥几笔。作者左丘明可谓是从人文的角度来阐发自己所想,注重对“礼”的阐述。如作者在写到“哀公十七年”时,讲到赵鞅围卫,齐国观、陈瓘救卫时,只写了这仅仅一句,并未对其中具体的围卫、救卫的具体战争场面进行描述。显然文章的结构体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但是最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还是文章的叙事视角。
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中提到“视角具有选择性和过滤性”,“作者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规范和谋略,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把动态的立体世界点化(或幻化)为以语言文字凝固化了的线性的人事行为序列。这里所谓语言的透视镜或文字的过滤网,就是视角,它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是作者把他所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可见,叙事视角体现的是作者的独特生活经验以及某种价值选择。那么左丘明在著述《左传》时是以什么样的角度来叙述呢?在叙述的过程中,他又是采用了聚焦还是非聚焦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呢?
一、全知视角
《左传》总体上采用的是全知视角。杨义认为“源远流长的历史叙事,在总体上是采取全知视角的”。这是因为历史不仅要多方搜集材料,全面地实录史实,而且要探其因果原委、来龙去脉,以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如果没有全知视角,是难以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因果关系、人事关系和兴衰存亡的形态的。
《左传》中采用“全知视角”的地方有如下特征:
第一,文学叙事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叙述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以及叙事的话语的虚构。叙事的兴趣不在于静止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现实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左丘明在对历史事件进行文学叙事的同时也注意到只有用全知的视角来描述历史事件,才可以充分地把握一切。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才可以对一切事件全部知晓,并且掌握一切。这样的叙事才是全面的,不需要依靠任何媒介的,因为叙述者本身就通晓一切、包揽一切。如《隐公元年》中:“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一段虽然是由对话组成的,但是可以看出,叙述者对故事的起因、发展甚至是故事的结局都早已清楚,一开始就为后面的描写埋下了伏笔。郑武公娶申,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庄公,二儿子叫共叔段。因为生庄公时难产,姜氏吃了很多苦,所以姜氏不喜欢庄公,而较偏袒共叔段。庄公继位后,共叔段仍想篡夺皇位,但庄公对共叔段不仅没有加以制止,反而是纵容共叔段的这些做法,其实庄公是认为弟弟的这些做法必然会带来“必自毙”的后果。一个“待”字足见庄公的谋略之深,也体现了庄公的虚伪,看似是在包庇弟弟,实际上是在等待着时机杀弟弟。
第二,叙述者可以将这种全知视角伸到人物的隐私层面,对人物会面时的谈话内容加以叙述。如庄公八年,连称、管至父因齐襄公不讲信用,企图和公孙无知一起发动叛乱。于是便有了连称堂妹在宫中对齐襄公的日常活动的监视,并且连称许诺“捷,吾以女为夫人”。这是一场密谋谈话,按照常理这段对话应该出了密谋人之外无人所知,但是叙述者却将这场密谋和盘托出,可见这也是叙述者全知全能的一种体现。作者站在全知的角度对所要进行叙述的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描写刻画,不仅使事件展现得更加全面,同时让读者对人物的性格、环境的发展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和体会。
第三,叙述者的全知全能,还体现在《左传》文段中反复出现的“君子曰”中。如《隐公三年》中:“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风》有《采繁》、《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这段话强调的是诚意应该发自内心,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就算是交换人质也没有益处。但如果诚意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又有礼加以约束,那么哪怕是没有交换人质,也没有人可以离间两国关系。这种叙述模式显然采用的是全知视角模式。不仅对郑庄公、周平王交换人质之事加以总结概述,并且从交换人质的事情中抽出诚信这一问题加以概述。
第四,全知视角的叙事既是对中国史实记录的线性时间的尊重,也是对这一线性时间的突破。中国古典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线性时间方式来进行叙述,《左传》也不例外。这是因为顺叙的方式方便作者的叙述,同时也延续了农业社会对时间观念的关注。作者把握故事情节行进的快慢速率,居高临下地把握着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二、限知视角
全知视角的“全”是有限度的,一旦跨越文体规范的限度的边界,它就可能自我消解了全知的合理性。这可以说是全知的有限性原理。但正是这种有限性原理,才使得历史叙事在局部描写上并不排斥采取限知的视角。在某种意义上,限知视角是对全知视角的有限性的认可、突破和发挥。《左传》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就是由于采取限知视角,在事件原因、过程和结果的发展链条中出现了表现和隐藏、外在事态和深层原委之间的张力,使叙述委婉曲折、耐人寻味。这些片段也往往成为历史叙事趋于精致化的标志。
《左传》中采用限知视角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限知视角把各种社会层面和人物行为心理各个层面的展示,写成了一个从容不迫、井然有序的认知过程,它设置悬念、又化解悬念,欲擒故纵,使文本内部充满波折和由波折所带来的活力。限知视角所带来必然是文学文本的某些“空白”,而正是这种“空白”对读者形成的某种“召唤”,召唤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进行再创造,形成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读者也正是在这些自发活动中不自觉地“填充”文本。如《庄公十年》写“曹刿论战”,就采取了限知视角。“曹刿论战”这个完整的叙事片段中,叙述者对世界的感知与曹刿重合。它并没有节外生枝地介绍曹刿的家世生平,也没有追述他从何处学的军事知识和谋略,只是寸步不离地追踪着他的行踪,从他的家乡走到宫廷,然后又走上战场。看他如何排除乡人的浅见,如何反复地向鲁庄公询问战争准备的情形。视角的限知,使长勺战场的描写具有清晰的层次和顺序,先表面后深层,先战况后揭示原因。这都是由于曹刿的智慧、谋略高人一筹,不易为他人立即领会,而战争又在千钧一发之际,容不得坐朝论道,贻误战机,也不容长篇大论,泄露天机。当曹刿在长勺战场智慧作战时,人们看到他的行为;战争获胜之后,他以士气和战机、侦查和决策的道理解释自己的行为,人们看到的已是他的心思。叙述者在解释原因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空白与想象的空间,战后的分析更是在将谜底一一揭开,叙述曲折而生动。
第二,限知视角形成了由人物自己讲述事情来龙去脉的叙事模式,使这样的叙述更具有真实性。如《襄公二十二年》:“夏,晋人征朝于郑……委诸执事,执事实重图之。”公孙侨将晋、郑两国交往的历史一一道来,读者在听公孙侨叙述的时候,可以清楚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的写作效果明显高于用全知视角的叙述。
三、视角的流动性
全知、限知是视角的静态分类。但在视角的动态操作中,我国叙事文学往往以此局部的限知与彼局部的限知,由此及彼,相互呼应,合成全局的全知。定点透视,即是限知视角;不定点透视,即是流动视角,它是与中国人理解的天人之道的运行轨迹相暗合的。《左传》就是如此。《左传》中“经”与“传”的内容从某种角度上看,就属于一种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转变。如《襄公二十二年》的“经”采用的是一种全知视角的方式。其后,《襄公二十二年》的“传”则是采用一种限知视角的方式,并且是采用此限知到彼限知的流放视角方式。正是采用不断变换的限知视角才合成全局的全知。
四、聚焦与盲点
所谓视角是从作者、叙述者的角度投射出视线,来感觉、体察和认知叙事世界的;假如换一个角度,从文本自身来考察视角所及处的虚与实、疏与密,那么得出的概念系统就是:聚焦和非聚焦。如果从聚焦与非聚焦的功能立论,聚焦为非聚焦的基础,非聚焦为聚焦的映衬和升华。没有非聚焦的地方,聚焦的部分就不能显得空灵,就不能触发读者广阔的联想。
《左传》中的叙述聚焦于对战争的描写上,写了一些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战役:长勺之战、城濮之战等等,同时也聚焦于对人物的刻画描写上。虽然《左传》中有许多人物的出场,但是对其中人物的处理上,左丘明做到了详略的安排,如他所看重的上层贵族就是他描写的主要对象。
当然,《左传》中也有许多地方是属于盲点之处的。例如《左传》中有一些追叙的文字,而那些文字正是对盲点的概括。另外,《左传》中还有很多情况是这样的,一开始某个地方是个盲点,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些盲点被一一解开,不复存在。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前面所谈到的文章的“空白”问题。
[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7-265.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上海:中华书局,1990:81-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