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

2014-12-11韩赫宇史宝友陈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

韩赫宇++史宝友++陈柳

摘要:本文从古籍修复角度分析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强调中医药古籍修复的理念及其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中医药古籍修复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作深入思考并提出积极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修复;职业素养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3.010

Discussion on the Repair Work of Ancient Books in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n Heyu, Shi Baoyou, Chen Liu

(Library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ancient books reparation in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 of ancient book reparation. The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ancient TCM books reparation are emphasized. Based on the work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s made deep consideration and offered suggestions to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raining of ancient TCM books repairing workers.

Key words: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cient books reparation; professional quality

“为当世用,为后世存”是古籍的价值所在。古籍中的古医籍更是弥足珍贵,被誉为中医药文献中的瑰宝。在教学科研、临床研究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古籍修复的宗旨,同样是中医药古籍修复人员为之努力的目标。因此,正确认识中医药古籍文献价值和修复意义,加强古籍修复人员素养,是完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的有效措施。

1正确认识中医药古籍的文献价值

中医药古籍是历代先贤遗留下的宝贵财富,著述之多,叹为观止。各省市的图书馆均藏有数量不等的中医药古籍文献。以天津为例,收藏的中医药古籍数量达4 000多种。收藏较多的图书馆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1 773种),天津高等医专图书馆(918种),天津图书馆(563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书馆(462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

第一作者:韩赫宇,馆员,研究方向:中医药文献资源建设。E-mail: hanheyu77@163.com

研究所(355种),南开大学图书馆(124种),天津市人民医院图书馆(94种)[1]。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中,有中医珍本、善本达239部,包括元、明、清代各时期的刻本、拓本、抄本及手稿珍籍等。其中元大德六年壬寅(1302年)宗文书院刊本《经史类大观本草》、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年)顾从德覆宋刻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还有罗振玉跋的明正统年间陕西官刻本《玉机微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刻本《针灸大成》10卷以及《积玉奇方》2卷(现存孤本,为《中医古籍孤本大全》丛书所收录)等珍贵书籍[2]。这些古籍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中医药的发展成就,而且在中医药教学、科研及临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对中医药古籍进行修复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实现古籍传承有序和延续寿命的重要手段,也是古籍数字化、古籍出版以及开展读者文献需求服务工作强有力的保障。

2加深对古籍修复工作意义的认知

古籍重装如病延医。古人云“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其意在于修则修好,如修不好不若不修,保存原状。提醒我们在古籍修复时要慎之又慎,不要人为造成对古籍的损坏。随着人们对古籍保护认识程度的加深,“整旧如旧”、“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等修复原则成为古籍修复工作走上正规化发展轨道的标志。既为古籍保护指明了方向,也为我馆日常修复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抢救为主,治病为辅”,将馆藏中医药古籍按轻、重、缓、急,合理排序修复的科学理念,也使我馆修复工作由无序变有序。

例如清代后期民间刻本的中医药古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版本价值不高,残本、残卷多,纸张质地差,雕版、字体、用墨、印刷质量粗糙,制书、修书时使用的材料成分复杂(如染纸、浆糊等),书籍污损、破损重,收藏过程中发生虫蛀、鼠啮、水浸、火烬等。虽然如此,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清代后期中医药古籍毕竟是中国古籍发展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代表着这一时期中医药古籍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水平,也映射出当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状况。对于这些古籍的保护,不可抱残守缺,等同“鸡肋”。因此,我馆依据“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的修复原则,对清晚期中医药古籍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尊重它们的客观存在,依靠科学的修复方法和理念,使其得到了及时保护[3]。

3加强中医药古籍修复人员的素养

我国待修复古籍数量与修复人员之间比例严重失衡,古籍修复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导致许多本应修复的古籍没有得到及时修复。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这一现象正逐步得到缓解;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提高古籍修复人员素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素养对中医药古籍修复人员尤为重要。

3.1精、专、广、博的文化素养

自古迄今,古籍修复技术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已日臻成熟。其中涉及文献保护、版本学、历史学、古汉语、造纸、印刷术、书画艺术及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修复人员具有熟稔于心的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触类旁通,将各种知识运用到古籍修复工作中。此外,中医药古籍修复人员还应具备专而精的中医药知识,发挥其所学,有利于他们在中医药古籍修复、辨伪、数字化整理及管理等工作中解决问题。

3.2爱书、敬书、知书、读书

“视书如己,爱书如命”是对先贤热爱书籍具体生动的描述。爱书、敬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谓“知书”,则是指古籍修复人员要有古籍装帧形式、版本、书法、绘画、雕版印刷、手工造纸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充分了解、认识古籍,在古籍修复的工作实践中更具理论指导性和针对性。

古籍修复工作正朝着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古籍修复人员同样需要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不能只停留在“修书匠”的层面上,应多读书,更新知识结构,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实力。

3.3恒心、专心、精心、虚心

古籍修复工作是在遵循古籍修复原则、确保古籍安全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恢复古籍的原生性。古籍修复人员面对的每册,甚至是每页古文献,都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信息,如印刷、抄写时使用的颜料、墨色,书籍的纸张、装帧形式、版本形式,以及评价、批注、句读、递修状况等等,保证古籍这些特征的完整是古籍修复核心工作之一。在具体修复工作实践中,古籍修复工作人员应具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恒心,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专心,精益求精、匠心独运的精心。

此外,古籍修复人员还应注重与同事、同行间的沟通与协作。馆际间应建立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古籍修复培训机构,组织国内或国际的古籍修复研讨活动,以及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古籍保护、古籍修复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利于开阔眼界、总结经验、虚心求教、共同提高。

4小结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开展与否及其质量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中医药古籍使用寿命,甚至能否继续流传的大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医药古籍文献价值和修复意义,加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素养,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来说至关重要。中医药古籍修复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古籍修复人员及各方面力量携手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医药古籍保护事业。

参考文献

[1]刘毅,曹亭,谢敬.天津地区古医籍学科分布特色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7):90-92.

[2]韩赫宇.试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17(3):48-50,59.

[3]史宝友.清代后期中医药古籍修复的体会与思考[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4):205-206.

(收稿日期:2014-03-08,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先生”该如何做才好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