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起一座“仁爱”的心桥

2014-12-11成洁

中国德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情系全校师生玉树

这是一个崇尚知识,渴望用科技撬动地球的教育时代,也是一个轻慢灵魂,荒芜精神家园的教育时代。早在1948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做过一个题目叫《半个人的时代》的演讲,他提出要谨防培养“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思想的空心人”。今天看来,他的观点仍振聋发聩。教育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拷问着我们:怎样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在苏北,有这么一所校园:遇到困难了,有“爱心使者”来到你身边;老师嗓子哑了,有学生悄悄递上润喉药……点滴小事,酝酿了校园的温暖和关爱。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一中”)精心打造的“仁爱教育”正开花结果。

所谓“仁爱教育”,就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以无私利他的仁爱思想为主要内容,在认知、情感、践行等方面,以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的道德境界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道德教育。多年来,一代代一中人结合时代要求,扎根校情学情,遵循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了大量“仁爱”主题教育活动。如今,“仁爱教育”正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前瞻的教育视野、丰富的学生活动,逐步发展为一中的德育品牌和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

爱心接力,传递人间真情挚爱的驿站

1995年10月,高一(3)班全体师生发起并成立了“爱心社”,帮助关心原南通市曙光漂染厂的一位孤寡老人。此后,每届高一(3)班自发接过“爱心接力棒”继续关照这位老人。19年来,高一(3)班的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接力”从未间断。而今这一活动形式已由一个班拓展到全校很多个班,几十位孤寡老人在“爱心接力”中享受着仁爱的温暖,体味着一中学子的“爱心”。

学校成立了“仁爱志愿服务大队”,包括:青春社志愿服务中队,校园蒲公英志愿服务中队…… 300多名学生成为“仁爱使者”,大队定期组织活动,有的分队去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地慰问孤寡老人和特殊儿童;有的分队组织校园义卖和义捐,将所得钱物捐献给红十字基金会。近5年,全校师生向南通市红十字捐款超过10万元,为此,2010年学校获南通市“博爱万人捐”突出贡献奖。为推进“冬暖工程”,全校师生每年捐款建立“仁爱基金” 累计已达60余万元,先后共有两千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情系高原,连接汉藏人民亲缘的桥梁

2003年9月,青海省玉树州红旗小学教师林小莉给南通市委宣传部写了封信:“我是青海省玉树州红旗小学的一名教师。差不多6年了,当我校每月按时收到南通一中初一(4)班师生寄来的一百元汇款时,当我们目睹这一笔笔钱送到那些面临辍学的特困生手上而换来由衷的喜悦和激动的泪花时,我不禁一次次地被感动。”

原来,早在1997年,一中初一(4)班的杨朔同学曾把自己攒下的100元钱悄悄寄往受到雪灾侵袭的青海省玉树地区。州政府给杨朔同学写信,感谢他的牵挂和爱心。班主任张锦洪老师随即就此召开班委会,发动全班同学每人每月节约一元零用钱,由其凑足100元每月寄给灾区,由此拉开了“情系高原”爱心活动的序幕。一年年,一届届,全校师生员工参与此项活动并多次为红旗小学捐款建立“爱心基金”,累计捐款5万多元。

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大地震又将学校和玉树的情缘连在一起。学校发起以“情系玉树,让爱延续”为主题的募捐活动。募捐仪式上,一中师生向玉树地震死难者集体默哀。此后,由发起捐款倡议的学生代表讲话,并邀请当年牵手玉树的老政教主任讲述情系高原的故事。讲话感动了所有在场师生,校长带头走向捐款箱,全校师生纷纷走上捐款台,本次募捐共捐款73 105.7元。

至今,一中人这份坚持了17年的“情系高原”的仁爱之心,还在不断延续……

点亮心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校园东南角,有一个安静而略带神秘的地方,常有学生独自或两三结伴前往,他们往往双眉紧缩或面有愠色,而走出来的时候却轻松平静、步履轻盈。那里就是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专职人员利用音乐放松、沙盘游戏、心理测评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困惑。中心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地为学生进行心理、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咨询指导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把关。

信息时代,父母与子女的代沟在扩大。为了提供父母与子女情感交流的平台,学校从2013年起举办了大型广场演讲活动——“仁爱讲坛”,该活动邀请国内知名演讲家以仁爱、感恩、责任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及家长做演讲。如2014年学校邀请2013年度中国杰出贡献教育人物奖获得者一横老师以“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进行演讲。系列演讲内容直抵学生心灵深处,潜移默化中增加了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师者仁心,引领教师收获职业的幸福

2013年4月10日,张老师在来校路上发生车祸,头部受伤,为不影响学生学习,他在医院简单处理后,就头缠纱布,带伤到校上课……在学校第二届“仁爱教师”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宣读了这样一段颁奖词: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也是会受伤会疼痛的血肉之躯,可无论经历多少人世的风雨,承受多少生活的重压,只要走上讲台,他们依旧和风细雨、循循善诱。颁奖词引发了师生的强烈共鸣,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学校通过定期开展“仁爱教师”评选活动,引导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重教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欣赏。

近两年,学校发现教师队伍中不少教工工作生活压力加大,需要沟通与减压,于是,学校开展“给教工送一份精神福利”的交心活动,对全体中层以上干部提要求:管理人员每月谈心不少于十人次。学校工会还与党政配合,开设了茶叙室、情感交流站。经过多年努力,尊师重教已成为学校上下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被关心和被尊重中,劳动着,快乐着,幸福着。

几多求索,几多耕耘,如今,“仁爱教育”这粒独特的爱的种子,已播撒在南通一中这片热土上,不知不觉间已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在未来,学校不会停止耕耘,将会用自己的使命感、责任心与科学的德育理念,让“仁爱教育”散发出更多的光和热,让仁爱精神不息的火种伴随师生们一路前行,收获生命中更多的爱与感动。

【成洁,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学生处副主任】

责任编辑/邱 璇

猜你喜欢

情系全校师生玉树
情系山村教育 爱助困难儿童
情系祖国
勇敢
玉树新城
我家门口的玉树
钟祥市莫愁小学:交通辅导员进校园
名人
回顾2012年十大民生新闻
山里的孩子情系山
信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