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巡视组有啥新招
2014-12-10林亦辰
林亦辰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在现代中国,对于这句话阐述最深刻的当属朱光潜,他曾说:“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的思索,打动现实的兴趣,和现实的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们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
对于普通青年来说,朱先生的话有些绕,还是需要一个翻译。用现代的白话文来说,意思就是:历史总是为现实服务的。深刻是深刻,总觉得还是隔了一层。
又有一种说法,比朱先生的解释直白多了:一切当代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历史找到出处。这话直白。就拿当下最火的反腐来说,11月18日,稍事休整的中纪委又来了新动作,王岐山亲自部署2014年第三轮巡视。
具体的制度,得放到历史中,才能显示其深刻。在历史上,这可是大有源头的,汉代的刺史制度,唐代的六条巡察制度等,可谓导历史之先河。不同的是,汉代的刺史只是个小官,唐代的按察史可是皇帝身边的大臣。不过,这两个朝代都没有解决的是,怎么不让巡查史变成一级行政官员?
这个难题,在老王手中解决了。巡视组组长一次一授权,并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三个“不固定”更是解决了这个历史难题。但显然,深谙中国传统治理之道的老王,并不满足于解开一个历史难题。这不,他更是要求巡视在“专”上着力,在巡视传统之外,开创了一个叫“专项巡视”的东西。而老王的这个手笔,必然会成为克罗齐笔下的“历史”,在未来有着它的价值。
首先,这轮巡视可以视为巡视工作的第二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常规巡视为主,以专项巡视为辅,专项巡视主要是为以后积累经验。而在这轮巡视工作中,清一色都是专项巡视。
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的区别,前者是阵地战,是常规武器;后者是运动战、麻雀战和地道战,出其不意,是非常规武器,甚至可以成为战略导弹,既有精确制导,也有指哪打哪的功能。王岐山说得更直接:“可以围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巡视。”因此,专项巡视的要害在于,不按常理出招,不是走一趟就好了,而是随机而动,哪里反应强烈,哪里有问题,就可以巡视哪里,巡视无死角,且一个月内就要完成任务,效率之快,足见王岐山的整体布局之大。但是,进入巡视工作的第二个阶段,并不意味着只有专项巡视,也不意味着巡视过了,就安全无恙了。早在7月份,王岐山就放过风,“巡视过后再杀个回马枪”。
其次,专项巡视的一个特点是“与纪检、组织等部门的协调”,这可能是本轮巡视的一大特征。有一个一直被大家忽略的点——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同时担任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换言之,巡视组发现的线索,能直接转交给中纪委、中组部两大系统,因为两位副组长,一位是中组部部长,一位是中纪委排名第一的副书记赵洪祝,能够直接调动两大党内系统的资源和力量,通力配合——这也是为何让这两人担任副组长的深意。
而专项巡视组并非是案件受理者,它的作用乃在于“捋出问题线索、掌握巡视对象情况”,实际上正是中纪委三次会议所要求的。聚焦主业,也就是党纪检查和反腐,而将部分具体的取证、检查等工作剥离,交予其他部门,形成反腐合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专项巡视充分表明了中纪委是反腐的“主轴”和主力军。
再有,在第三轮巡视中,总共有13个单位被巡视,其中,两个是国家机关,即文化部和环保部;两个是人民团体,即中国科协和全国工商联;一个是事业单位,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剩下的还有8个单位,全是央企。选择这样的组合,亦有其深意所在。
首先,在中国的权力构成中,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还有中央内部的权力结构,即中南海和各部委的关系。政令出不出中南海,不仅要看地方的执行情况,也要看各部委的执行力。在地方巡视全覆盖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剩下需要着力的就是中央和国家机关,而在这些机关,大部分都有中纪委的派驻机构。王岐山上任后,要求逐渐实现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和专职化,让派驻的各组长从所在机构的业务中抽离,专注于纪律检查。因此,国家机关本来就有一层监督,再来一次专项巡查,不外乎只有三种可能:或是树标杆,警示各中央国家机关,不要以为没有被选中巡视就没事,须知随时都能来巡视;或者是这两个单位问题比较多,领导干部反应强烈;或者纯粹就是“不幸”被抽中了。
而对人民团体的巡查,也是开了一个先河,之前并未巡视过人民团体。但别忘了,科协的党组书记申维辰可落马不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央企占据了此轮巡视的大半壁江山。为啥选这八个单位?王岐山的话,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回答:“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这应该够明白了:问题集中,问题突出。
最后,王岐山特别要求要处理好专项巡视与“四个着力”的关系,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寻根溯源,用老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分析其历史沿革和文化,善于从一个问题线索中,发现被巡视对象在腐败、作风、纪律、选人用人等方面的普遍问题。”这也够明白了,意思就是:旧账也得查,巡视组也是来翻旧账的。
“打虎书记”的布局,从专项巡视而言,怕是早已超越了汉、唐的刺史、按察制度,这才是历史的贡献。
回到开头那句话,更深刻的意思,乃是历史总是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影响当代;而当代的作为,虽然会成为历史,但能不能有历史性作用,就得看当代人的行动了。当下将会成为未来的历史,因此需要创造活着的历史,为未来中国做制度贡献,这或许是这位深谙传统历史文化的“打虎书记”所想、所做的。
哦,别忘了,朱光潜并不是历史学家,他是一位美学家。
摘编自海外网“金台2号”栏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