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的超验个人主义思想
2014-12-10刘曲
刘 曲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
一、理论基础
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也称作“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或“美国文艺复兴”,是于1836-1860年间兴起于新英格兰地区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超验主义通过吸收德国浪漫主义哲学以及东西方多种哲学和宗教思想基础之上,把欧洲的文明精华和浪漫主义想象与当时美国的社会现状紧密联系起来,经过不断发展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超验主义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社会目标在于打破长久以来加尔文主义对人性的桎梏和压抑,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的乌托邦式理想社会,强调万物本质上统一于“超灵”,人类灵魂与“超灵”和谐一致。超验主义精神已成为美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遗产。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即是针对19世纪美国的社会现状而发展起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的美国社会正面临着经济迅猛发展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加之加尔文教对人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否定和对基本人性的束缚,人们迫切希望能有一种思想帮助人们摆脱束缚,更新意识,进而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和思想解放。在这种形势下,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美国社会,照进了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信仰和希望。贺麟曾在他的《现代西方哲学演讲集》中提到:“先验(即超验)论的表现形式是对于个人天性和人格尊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露。当一个民族发展到和平与繁荣的阶段,当它从外部的压迫和任何形式的内部专制中解放出来时,人民就开始认识到个性和个人灵魂尊严的重要性,因此,他们自然就有了对整个人类和世界的责任感。”[1]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以阐述自然、人、灵之间的关系为理论基础,以“超灵”思想为精髓,认为宇宙由自然和灵魂共同构成,自然并不脱离灵魂而独立存在,而是人心灵的表象,灵魂才是人的本质。在爱默生看来,“超灵”是人类灵魂发展的最高阶段,“超灵”遍存于每个独立的个体之中,只要人类能够反省自我,不断自我更新,就能最终与“超灵”相通,打破权威,发挥自我的独创性和主动性。
二、精神内核
爱默生超验的个人主义思想是继19世纪初期杰斐逊所提倡的强调个人生存权利和现实利益的个人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美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又一巅峰之作。他强调人的精神作用,强调人性的重要性并使其发展成为了美国民族独立精神的代表。其精神内核主要体现在:一,爱默生的个人主义以超验主义为基础,强调精神的力量,强调“超灵”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灵魂是万物之本,是一切的根源,“超灵”将自然、人和上帝连成一线。灵魂遍存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因此,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上帝,人的灵魂便具有神圣的意义,人类通过共享上帝的灵魂而铸就着自我纯粹的“超灵”。爱默生本人曾有这样的阐述:“谁来为我界定个人?我看着这独一无二的宇宙之灵有那么众多的表现深感敬畏和欢欣,我看到自己融于其中。……我在神中成长,我只是它的一种形式,它是我的灵魂”。[2]二,爱默生非常强调人的个性特征,强调人的个性存在,强调人的个性中的独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应该尊重个性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保有自己的个性而不随波逐流,这也正是爱默生本人一生践行的理念。三,爱默生非常关注实践的作用。爱默生的超验个人主义并没有像以往的思想家一样把眼光局限于纯粹的思辨哲学领域,而是继承了英国的个人主义传统,关注实践,认为实践才是获取智慧资源的重要渠道。四,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中最核心和最具特色的内容体现在其自助观的阐述。爱默生曾在其演讲中提到:“我们要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手来工作,我们要发表自己的观点。”[3]这对19世纪的美国来说具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代表着美国脱离宗主国英国的束缚而去追逐实现属于美国自己的独立精神。
三、文学体现
爱默生超验的个人主义在文学上最主要地体现于倡导美国文学的本土化,具体体现为:一,反对权威。长久以来,美国的殖民地文学一直局限于日记、随笔、记录、信笺等形式,鲜有自己独立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后来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无不是对英国或欧洲文学的模仿。美国文学完全是英国文学的附庸,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和独立精神,不能充分体现美国的独立个性。爱默生在《美国学者》中曾这样指出:“书籍使用得当,它就是最好的东西。将它滥用,它就成了最坏的东西。怎样才叫使用得当呢?在使用一种手段就可以达到的唯一目标究竟又是什么呢?它们只是要启发人。我宁可不读书,也不愿被书的吸引力拖出我自己的轨迹,以至我成了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4]由此看来,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对于打破欧洲文学的束缚,摆脱殖民地文学的习惯,建立美国自己的民族文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二,在文学创作中,爱默生倡导抛弃传统欧洲的文学束缚,鼓励美国人通过自己的直觉来感悟自然,描述自然,描述发生在美国土壤上的人和事。三,爱默生以超验主义为基础,倡导人类灵魂的重要性,一切的文学都应是发自真实内心,描写最真情感,最终回归灵魂的作品。关于心灵和文学创作的关系,爱默生曾这样评价道:“任何行诸文字的东西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可以根据其所表达的思想的深度来精确地测量出来……如果它唤醒了你,并促使你去思考,如果它能以自己伟大的雄辩使你思想有所提升,那它对人心灵的影响就是宽泛的、缓慢的、永久的,如果书上的文字对你毫无教益,那它很快就会像苍蝇一样死去,要想说出不过时的话,写出不过时的文字,方法就是真诚地说和写……谁为自己写作,谁也就是在为永恒的大众写作。”[5]
[1]贺麟.现代西方哲学演讲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3.
[2]RalPh Waldo Emerson.Selections from RalPh Waldo Emerson[M].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60:95.
[3][4][5]爱默生.爱默生演讲录[M].孙宜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8,14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