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应用软件开发》课程改革与研究
2014-12-09于彤黄一茜李成楠刘国通王志坚
于 彤 黄一茜 李成楠 刘国通 王志坚
摘 要:本文以新的职教理念为指导,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对《企业应用软件开发》课程的改革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级应用软件开发》;课程改革;研究
1 新课改革的基本理念
1.1 要以职业为导向
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使用“灌入式”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虽然可以了解并掌握很多的知识,但是并不能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达不到培养职业目标的相关要求。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中,高职院校应培养专业性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时,应将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建设基础,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运用。
1.2 要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基本导向
要对以往学科导向的课程教育理念进行转变,树立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目标。根据职业市场的基本需求,开展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不仅要符合未来职业市场的变化,还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从企业应用的观念来看,开发出的软件要和市场的变化相适应,要求学生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1.3 要以行动为导向
行动为导向指的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确定行动产品,然后开展教学。学生通过全面、主动的学习,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达到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跨学科的课程模式,对学科系统的知识不予强调,更加注重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可以分为接受、工作、展示和总结四个环节。
1.4 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
现代化职业教学要求培养出具有良好生活素质、劳动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社会人才。致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可以全面化发展的人,不仅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活技能,不仅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而且还要懂得关爱他人、理解他人、保护他人,不仅可以对职业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人文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1.5 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体性,只是被动的学习课程,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了对当前的教学局面进行转变,就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首先,在进行课程的编制的时候,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其次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教学上,要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拥有选择课程的权利,最后,在实际教学时,要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参与到咨询、计划、检查和评价等工作中来。
2 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
2.1 对学习型的教师观念进行深化
在课程改革中,处处都渗透着现代教育理念,而课程改革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很明显,教师是驾驭新课程的关键。所以,要想进行课程改革,老师首先要对传统的观念进行转变,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提升。教师要保持一个与时俱进的心态,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可以更好的驾驭课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不断的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2.2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多的是注重教材,强调标准答案,只关注知识点。但是在现在,新课程要求对教学思路进行创新,使用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取代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的创新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随意编造的,只有老师将基础工作做好,认真的对学生进行研究,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思维灵感,才可以真正实现思路的创新。假如教师只是一味的将课堂作为展现自己教育水平的一个平台,即使课程妙语连珠,也并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课堂。只有在此基础上,保证学生也可以学习精彩的教学才算是真正精彩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打破以往“满灌式”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注意对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行培养。将教学课堂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课堂。如此,才可以为使学生学到知识、应用知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3 做好评价教学
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好坏进行评价,认为成绩好就上好学生,就是精英,这种教学思想抑制了很多学生的创造潜能,成为了教育的牺牲品。一个科学的评价应该是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虽然人和人之间在智力方面存在差异性,学习的速度有快有慢,但是,一个科学的评价应该是从一个发展性的角度进行评价的,充分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可以进一步使自己得到提高和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这种评价模式,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会打击其自信心,使其产生挫败感。缺点的改正是一种反复、长期的过程,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如果只是一味的讽刺学生的缺点,放大学生的缺点,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因此只有科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才可以真正的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89-90.
[2]李斯伟.合作性学习的原理及在高职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0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