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视野下的当代网络语言分析

2014-12-09王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用语后现代主义解构

[摘 要] 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下世界性的文化潮流,在西方文化界、思想界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思潮是对古希腊以来西方传统的“现代主义哲学”的全面批判,它反对普遍化、总体化、同一性、等级体系、本质论、基础论和表象论,更多地肯定多元性、差异性、去中心、零散、不确定、解构等。后现代主义思潮无处不在,本文对当下网络语言中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字] 后现代主义; 网络语; 特征分析

一、引言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在批判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柯、德雷泽、利奥塔和博德里阿以及美国哲学家罗蒂等人把北美关于后现代文化形式的讨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之后,该思潮虽在学界褒贬不一,却在学界掀起一股研究热潮。

二、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一)西方哲学四大转向

西方哲学的经历了四次转向:毕因论、认识论、语言论、后现代转向。毕因论解决“存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之后,在毕因论的解释力不足的情况下,哲学转向了认识论,旨在解决“人是怎么样认知到存在的?”“我们有何认知能力?”等问题,第一次把“人”这个认知主体引出来,从探讨单一探讨客观转向探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随后,出现了哲学第三转向语言论,任何哲学上的问题都可归结于语言中的问题,因此,哲学家认为对语言进行系统分析至关重要,之后就出现了日常语言学派和形式语言学派。这就是海德格尔著名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只有思维、存在被理解、谈论时,才真正的“存在”。这个阶段,认知主体的语言也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当哲学进入20世纪50-60年代,一批学者开始反思语言哲学之不足,批判理性化之缺陷,沿着1953年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语言游戏论”、“家族相似性”、“意义用法论”、“意义不确定性”等,提出一系列批判中心主义,抛弃绝对真理等观点。随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浩浩荡荡席卷哲学界。

(二)后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

所谓“现代”,按照后现代主义者和哈贝马斯等人的共同理解,从历史时期上讲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启蒙运动到20世纪的50年代,实际上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过程”它是一个商品化、城市化、官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充满发明、革新和活力的过程。现代性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它相信社会的进步、发展,相信人性的不断完善,它更多地强调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思维方法。所谓“现代主义哲学”,是指从笛卡尔开始的理性主义哲学、启蒙运动,19世纪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孔德的实证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

“后现代”这一术语首先是奥尼斯于1934 年在《1882 ~ 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提到,后经其他学者汤恩比和“后现代哲学之父”利奥塔分别于各自1947 年的《历史研究》和1979年的《后现代状态》提及该术语,之后这一思潮就跻身研究热门之列。“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现代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当代哲学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向。它是一种“后”现代性,也是一种“非”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批判,也是对现代性的继续。因此,好多学者也认为后现代性其实是现代性的延续。后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构性

德里达对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是以二元论为前提的,将许多概念对立起来,比如是与非、物质与心灵、存在与虚无等,并给予前一项以优越性,强调统一性,中心性。而德里达批判传统的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他主张用“差异”原则取代“中心”概念。“解构”即打破“结构”,而并非要破坏,毁灭秩序,而是要防止秩序包括思想、文化、道德体系的极端化。

2.去中心性

德勒泽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方式,各种知识按照系统的等级体系原则组织起来,这些概念体系是中心化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而后现代主义主张一种横向思维方式,认为要消除二元对立的逻辑,使概念多元化,分散到非中心化的系统中,实现多样性,处于一种分散的、开放的、流动的状态。

3.差异性

差异性是相对于传统哲学中的“理性”概念而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认为传统哲学是源于理性的哲学,如启蒙运动时代的理性,强调一种统一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这些理性是强制性的、压迫性的。后现代主义因此试图建立一种差异的、零散的、自由的、无限性的理论。

4.个体性

西方哲学在经历了认识论转向后,就将人的主体性提高到空前的地位。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提出了身心二分的二元论,确立了精神性主体的存在,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又把人的主体性上升到新的高度。这些哲学家都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宣扬人的地位、人的价值。后现代主义者福柯提出“人的死亡”来反对主体性哲学思想,海德格尔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一切存在者的存在的显现出来并不是由人决定的,而是存在决定的。福柯还认为,主体性哲学把主体变成了共相,使个体性服从定义真理和科学的普遍价值,服从普遍的行为规范,使个体失去自由。因此,他强调个体注重自我关切,自我修养,自由选择生活风格。

三、网络用语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空间, 本身并没有门槛,它对交流主体的入门要求很低, 只要会浏览信息,进行简单打字操作,这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常识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席之地,它相对于传统媒体渠道更具自由性、灵活性,为人们自由发表意见,张扬个性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就每一条新闻、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随着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交团体、专业化的交流网站纷纷建立,许多兴趣爱好相投的人聚集在某一社区,形成群体特殊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这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又在群体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强化,并得到广泛传播。相对之下,主流文化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消解和解构。随之出现的网络用语,作为一种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更多地体现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语言特征。

(一)解构传统,标新立异

网络用语已经极大了颠覆了传统的正统,语言秩序,语言规则。许多词语已经突破传统的搭配框架,消解了传统的字面涵义,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于人们生活中,流行于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如,“哥抽的是寂寞”、“神马”、“楼主”、“酱紫”、“驴友”……这些词已经解构了传统的字义,有些搭配也不符合正统的语法结构,正符合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性。还有一些网络用语如“886”、“2B”、“OMG”,还有林书豪引起的造词热潮也带给我们好多新词,如“linsanity(林来疯)”、“Lincredible(林以置信)”、“linbama(林巴马)”等,通过谐音等手段,消解了数字、字母传统的意义,以一种诙谐、大众化的方式形成了全新的网络用语涵义。

(二)去除中心,倡导多元

传统西方哲学主张二元对立,并认为二元的中心为理性、真理、永恒、存在、绝对等,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哲学,更主张一种去中心性,一种多元化,一种分散的开放的状态。其实,多元化是后现代主义“去中心性”倡导下必然带来的哲学思维。网络世界,作为一个平民化、没有绝对权威的交流平台,产生的自然是一种多元的、开放性的语言。因此,随着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一些热词新词也不仅仅流行于网络这种中心交流媒体中,更被广泛运用到多种场合,包括各种正式或者非正式场合,形成一种非主流、主流文化和语言交错互融的多元格局。如网络用语“高富帅”就出现在某大学校长开学典礼的致辞当中“希望同学们做一个“高在人品、富在才学、帅在行为”的“高富帅”。这都是网络用语后现代特征的体现。

(三)建构差异,寻求自由

差异性是相对于传统哲学中的“理性”概念而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认为传统哲学是源于理性的哲学,如启蒙运动时代的理性,强调一种统一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这些理性是强制性的、压迫性的。后现代主义因此试图建立一种差异的、零散的、自由的、无限性的理论。在网络世界中,交流主体只是进行一种语言书面形式类的符号化的交流,而不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每个交流主体都散布于世界各地,以匿名者的身份存在,人们无需过多担心言论不当引起的后果。如此,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平台就得以建立, 人们可以平等地各抒己见,高谈阔论,极尽释放自己最真实、最个性的意愿和看法。因此,在网络语言中,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化很容易得以混合搭配,交流主体可自由新颖地进行其意愿表达,如“思密达”,“I 服了U”,“no zuo no die”。现在,人们对这些表达已经司空见惯了。这些新颖的搭配使用,都是其自由风格的体现,它寻求意义的创新表达。这些表达都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使表达更加亲切化、娱乐化。形象化。

(四)宣扬个体,讲究特性

后现代思潮之下,每一个个体是自由的,从少数精英到普通大众都有其独立的话语权。传统至上而下(社会精英到普通大众)的意识形态俨然不是唯一的话语方式,任何个体的语言、说话方式都可能被广泛使用,网络用语中许多来自某一个体或者团体的热词新词的流行就是强力的表现。如淘宝卖家的“亲,包邮吗?”已经代替“你好”成为一种流行的淘宝体;某明星的一句“且行且珍惜”也被改编为多种版本,运用于各种话语领域之中。“草莓族”、“追星族”、“月光族”、“追星族”、“闪婚族”这些热潮词语之下,都是个体的特性充分彰显。这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宣扬个性的特征。

四、结语

人们对网络用语尽管褒贬不一,却不可否认生活中多数日常用语也已经被网络化。网络用语,或正式或不规范或游戏化,都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语言,重写着现代人的词典。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一种意识形态体现,彰显着后现代主义具有的“解构性、去中心性、差异性、个体性”等特征,它是反权威的,是多元的,是开放的,是一种势不可挡的思想。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后现代倡导的“解构性、去中心性、多元性、不稳定性”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极端,即非理性主义、无政府主义、过分零散化等弊端。因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每一个网络媒体交流参与者,都应当合理利用该平台,彰显网络用语后现代性特征的同时,正确对待这种思潮,以防走向极端。

参考文献:

[1]陈嘉映. (2003). 语言哲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胡辉华. (1999). 试论哈贝马斯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研究,(4),72-78.

[3]王寅. (2012). 哲学的第四转向:后现代主义. 外国语文,28(2),9-15.

[4]王寅. (2012). 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语言学前沿——体验人本观与认知语言学.外国语,35(6),17-26.

[5]杨耕. (2003).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再思考. 文史哲,(4),80-85.

[6]张云龙. (2009). 交往与共识何以可能. 江苏社会科学,(6),45-49.

[7]詹艾斌. (2006). 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批判. 理论与改革,(6),24-27.

作者简介:王琴(1992-),女,山西吕梁人,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用语后现代主义解构
还原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解构“剧本杀”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