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预报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4-12-09徐元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34期
关键词:气象预报应用分析

徐元凤

摘 要: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完善了能够适应本国区域天气特点的信息预报业务体系,并在防洪减灾指挥工作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成为防汛工作建设的关键。在文章中重点介绍了气相预报在防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防汛抗洪工作的工作流程、气象预报系统在防汛指挥工作中的流程以及气象预报在防汛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气象预报;防汛系统;应用分析

我国大部分区域位于季风区,其显著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量年度变化率差距大,容易出现旱涝灾害。而气象预报作为防汛抗洪指挥工作的命脉,能够为防洪抗灾工作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政府部门通过强化防汛工作的调度能力,准确、及时的收集记录各市区的防汛信息,减轻灾害造成的破坏,维护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1 防汛气象预报的作用

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对气象学的研究。在我国,每年汛期前期,全国各地区都会提前做好防汛措施,修缮加固河床堤坝,及时修整河道、水库,落实好防汛抗洪减灾方案等,将洪水灾害控制在的预测范围内,但江河湖泊的防汛准备工作则不尽相同,它需要根据不同河道的水位情况、该区域的降雨量情况、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降水详情等进行判断,依照防汛天气预报的预警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蓄洪措施。

对于预报范围比较大的区域来说,允许出现一定数量的降雨量误差,但在防汛期间,这种误差则需坚决避免,古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细微的降雨量之差,很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防汛结果。例如对暴雨中心位置的预测,如果其中出现几十公里的差距,很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洪水险情,只有根据气象报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洪水分洪工作。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防汛工作中,气象预报发挥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2 防汛抗洪指挥系统的具体工作程序

2.1 气象信息采集

防汛应急指挥系统是以原始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储存为基础而建立的,其中信息系统的基本元素是数据,系统不可能脱离数据单元而存在,而防汛抗洪指挥系统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种途径最大化的收集和储存数据资料。同样,该阶段仅是应急指挥系统能够设立的基础,我们得到的数据资料还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分析完善。

2.2 数据资料的处理工作

防汛应急指挥系统高效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有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链,而信息数据的加工、处理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之一。因为防汛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运行的首要前提是有大量需要进行处理的数据资料,通过使用各种专业仪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平台等来完成。

2.3 信息资料的利用和决策

信息在经过处理后,还需专门人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潜在的信息变化规律,使用模型分析法对气相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为防汛指挥工作积累经验,并且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检验其正确性,为下一步的指挥决策工作提供依据,确保防汛指挥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社会经济建设取得更大的效益。

3 气象预报系统在防汛指挥系统中的工作流程

气象信息资料分为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水文气相资料为地面能够观测的降雨量。水文部门与气象部门都有各自的降雨量发报体系,它们的区别在于服务目的不同。气象部门观测站分布均匀,设置地点比较稀疏,但其报道时间、次数固定,反映的是大面积的降雨分布趋势以及变化情况;水文观测站分布层次不同,报道拍报时次也不同,反映的主要内容是暴雨降落的区域以及降雨量情况。在防汛工作中将两部分信息资料整合在一处,通过绘制雨量图表,便能够及时掌握降水变化情况。下面重点分析气象信息的工作流程。

3.1 气象信息的接入

一般情况下,气象信息传递使用的工具为网通数字传输专线,它能够将气象图、气象信息文件以及雷达扫描图等通过TXT文件格式,每隔五分钟发送到气象局专用服务器。

3.2 气象信息数据的读取

气象信息资料的读取是通过气象局发布的网络服务器实现的,其中包含的文件内容为:预报区域24小时内的实时气象信息资料,其中包括温度变化、湿度变化、风向变化、降雨量变化等;预报区域自动站的实时资料变化情况;卫星图谱变化情况;全国天气变化情况;雷达图谱变化情况以及突发天气变化情况等。

3.3 气象信息的传输

加密技术是气象信息传输过程中常用的手段,即,通过服务接收器接收到数据资料后,将其加密,后使用的IP网址将其传送到的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接收到数据资料后再解密,存入数据资料库。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数据信息被篡改、窃听,规避一切潜在危害。

3.4 气象信息的显示

气象信息一般通过文字和图形的方式直观的显示出来,其中显示的内容有24小时内的实时温度、风向、风力、降雨、等。卫星云图和雷达扫描图能够可以进行实时更新,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播放,同气象变化同步。

4 气象预报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4.1 气象预报能够对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及时播报

将降雨量资料、气象雷达获得的资料以及天气观测资料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得到全方位、多层次、微观宏观结合的气象信息资料,更加能够进行实时监测。比如在实际气象监测工作中,每天中午11点左右,依照8小时的天气图,再根据雷达回波图,既能够掌握已经发生的降水情况,又可以知道当时的气象和即将发生的降水情况。另外,通过不同时刻的天气资料变化对比,还可以较为准确的估算某时段内的降水强度以及降水面积大小。这种具有延伸性质的即时天气预报,虽然预测时间只能提前几个小时,但对于抗洪抢险工作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我们通过对降水情况以及卫星云图进行实时检测,能够快速的作出降水判断,确定具体的防洪措施。

4.2 能够对天气预报进行补充和修正

天气是复杂多变的,当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之后,很可能会出现突发状况,所以,对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能够随时对天气预报进行补充修正,并将天气变实情及时告知有关人员。例如,在一九八八年八月七日的早晨,原位于在浙江东部且已经减弱的热带气压突然上升,并逐渐向大陆方向靠拢,水调工作室值班人员在天气预报预警之前,及时的通过卫星云图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告知有关部门,提前做好了防汛措施。及时修订了当日的天气预报,为防汛部门争取了宝贵的抗灾时间,增强了各部门的应变能力。

4.3 气象预报能够为防汛调度提供正确的决策

因为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几乎每年都会有灾情不一的洪水爆发,防汛部门要针对洪水情况及时做好调度工作,比如,洪水的分洪、蓄洪、水库等工程设施的调度等。一般情况下,决策正确与否和降水变化情况息息相关。特别是当洪水即将达到提前做好的某些预防措施的临界点时,未来的气象预报情况就是防汛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此时,不仅需要国家气象部门提供预报意见,水利工作者进行气象资料分析,还需及时得知当时天气变化的情况,天气预报的正确性以及可变性等,及时掌握这些情况,才能够迅速的作出判断。

5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防汛工作过程中的气象预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前,防汛抗灾工作正不断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气象水文预报作为防汛工作的命脉,其重要性十分显著。若建立完善的防汛指挥系统,就需要强化气象、水文预报体系的建设力度,为科学的防汛调度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久 ,陆兵.简述气象预报系统在防汛指挥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14).

[2]钟成文,梁颖.气象预报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J].农业与术,2012(12).

[3]李广海.水库防汛气象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邮电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气象预报应用分析
龙江气象预报服务团队助力北京2022冬奥会
我国海洋气象预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及角色定位
当前气象预报服务的特点与改进策略探索
云南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