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彩超对糖尿病脑血管病诊断的应用
2014-12-09胡志华刘壁仪李华娣
胡志华 陈 芳 刘壁仪 李华娣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功能科,广东佛山 528000
糖尿病是一类较普遍的代谢性病症,因脂质及葡萄糖等代谢紊乱引发较广泛的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但在发病早期却无显著的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CDFI)均利用超声特性来检测血管生理及病理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测方法,并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检测有着高度的灵敏性[1]。该研究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治疗的180 例确诊糖尿病患者,将全部患者分为3组,分别运用TCD 和CDFI 的联合检测、TCD 检测和CDFI 检测的方法,探讨TCD 和CDFI 两种检测手段对于糖尿病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供全面、准确的超声诊断方法和临床诊断依据,现将结果予以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该院治疗的180 例确诊糖尿病患者。男性95 例,女性85 例,年龄45~75 岁,平均(60.13±6.52)岁;病程6 个月~15年,平均6.8年。其中单纯糖尿病82 例,合并高血压21 例,合并高脂血症或肥胖31 例,合并冠心病14例,合并脑梗死22 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10 例。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WHO 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提出的诊断和分类标准[2]。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 组,每组各60 例。A 组(观察组)全部同时行TCD 和CDFI 的联合检测。B 组(对照组一)在同期仅行TCD 检测。C 组(对照组二)在同期仅行CDFI 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症构成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实验设备
(1)TCD:使用德国DWL 公司生产的MDX4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频率为2MHz 脉冲多普勒探头。
(2)CDFI:使用美国HP-IU22/IE3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L11-3MHz/L12-8MHz。
1.3 检查方法
(1)TCD:患者取仰卧位经颞窗分别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经眼窗分别检测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SIPH)和眼动脉(OA);坐位经枕窗分别检测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3]。记录各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2)CDFI:患者取仰卧位,从锁骨上窝水平胸锁乳突肌开始扫描并逐渐向上移动,依次显示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起始段(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观察血管的走行情况、解剖结构包括管壁、官腔、管径及血流情况。测量内-中膜厚度(IMT)以及了解斑块形成的发生情况。对侧检查步骤亦如此进行。
1.4 判定标准
(1)TCD:参照文献资料[4]按TCD 改变的程度分为正常、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5 种状态。每例患者以病变最严重的状态为最终确定的状态入选计数。①正常:血流速度、频谱形态、PI 值均正常;②脑血管痉挛:整条血管血流速度超过正常范围,但无PI 值改变、无频谱形态改变;③脑动脉硬化:频谱图S1 峰和S2 峰融合成一圆钝峰或S2 峰>S1 峰,参数PI值明显增加;④脑动脉狭窄: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流速度明显增快,Vm 值显著增高。频谱图出现涡流、湍流;⑤脑供血不足:检测血管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值。
(2)CDFI:参考超声医学第五版[5]按血管超声检查的表现:①正常:颈动脉内膜纤细光滑;②颈动脉内膜增厚:内膜不规整,IMT 测量值:颈总动脉为1.0 mm≤IMT≤1.5 mm,分叉处为IMT≥1.2 mm;③颈动脉内斑块形成:IMT>1.5 mm。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以方差分析,以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进行检测后异常情况的发生率
A 组中,正常者7 例,异常者53 例,异常率为88%,与其他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异常检出率(%)
2.2 各组检测异常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
A 组中,<3年和3~5年病程者,异常检出分别为11 例和23例,异常率分别为87%和89%,明显高于B 组和C 组<3年和3~5年病程者,具有统计学意义。而5~10年及>10年病程者,A 组与B组、C 组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糖尿病病程与异常检出率的关系
2.3 各组有合并症的患者阳性检出率的比较
A 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7 例,合并高脂血症或肥胖11 例,合并冠心病4 例,合并脑梗死7 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3 例。B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8 例,合并高脂血症或肥胖11 例,合并冠心病5 例,合并脑梗死7 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3 例。C 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6 例,合并高脂血症或肥胖9 例,合并冠心病5 例,合并脑梗死8 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4 例。各组有合并症的患者阳性检出率情况见表3。
表3 各组有合并症的患者阳性检出率(%)
3 讨论
糖尿病脑血管病有起病早、发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和复发风险明显增加等特点。其造成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6],因此采用检测手段对其早期诊疗尤其重要。
TCD 对于判断脑动脉硬化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客观评估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等情况。该研究显示,TCD 异常表现为:(1)血流速度的改变;(2)血流音频的改变,包括粗糙的血流音频或血管杂音出现;(3)血流频谱的改变;(4)PI 值及RI值增大。PI 值是反映血管顺应性和弹性的重要参数,PI 值明显增高,提示血管弹性降低、顺应性下降、外周阻力增高,增加了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7]。
TCD 观察颅内各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根据参数及其变化规律了解颅内动脉病变情况。有学者报道已发现仅采用CDFI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不利于准确判断病情。由表1可知,3 组病例阳性率以观察组最有优势,异常检出率达88%,显著高于对照组一仅采用TCD 检测的异常检出率65%和对照组二仅采用CDFI 检测的异常检出率70%,3 组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将两种检测手段联合应用,与仅进行TCD或CDFI 单一项目检测相比,明显提高了异常病变的阳性检出率。由表2 可知,观察组中病程<3年和3~5年者,异常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在糖尿病病程的早期阶段,采用CDFI 和TCD 联合检查的方法,提高了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预防、早期控制及治疗糖尿病脑血管病提供客观依据[8]。由表3 可知,3 组患者的阳性率均较无合并症的单纯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观察组阳性检出率增高尤为明显,表明这些合并症均为引起和加重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总之,经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CDFI)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在临床上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脑血管病的诊断,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1]潘云志,张卓伯.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彩超在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0(11):1445-1446.
[2]毛清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8(22):143.
[3]王丽.2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64-65.
[4]俞立波.联合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周永昌,郭万学.周围血管疾病超声诊断[M].5 版.超声医学,2006.
[6]吴泳,梁雁,梁汉周,等.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彩超检查在脑卒经颅多普勒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3(9):23-24.
[7]林燕,李炳选,崔岩.经颅多普勒对2 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5(15):32-34.
[8]章小兵,宋志彬,郭艺华,等.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脑动脉病变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J].海南医学,2011,5(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