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向西开放视角下的中哈关系

2014-12-09

现代国际关系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亚地区中亚国家中哈

郭 琼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山水相连,两国之间友谊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是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前,中哈关系从属于中苏关系,由于冷战时期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与中亚地区之间交往经历了短暂的隔绝和封闭状态。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获得独立,中国与哈建立外交关系。1998年中哈两国成功解决边界争端,2002年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5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哈成为第一个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中亚国家。2011年两国又签署《中哈关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从政治互信、安全互助、经济互利、人文互鉴等全方面对未来中哈关系的发展做出更加明确的战略定位。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开启了中国与中亚合作的新篇章。本文拟对中哈关系的重要性、发展动力、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等作一分析,希望对进一步提升中哈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有所裨益。

向西开放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外交布局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此,2013年9月3日至13日,习近平在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首次参加了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虽多次访问中亚,但选择的国家只有一两个,从未如此大规模连续访问中亚四国。习主席对中亚的访问向世界表明中国向西开放的决心,并在对哈萨克斯坦的访问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以此作为中国向西开放、连通欧亚大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步骤,而中国要扩大向西开放,建构“丝绸之路经济带”,哈萨克斯坦可谓支点国家,其地位与作用尤为重要。

首先,哈萨克斯坦独特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在中国向西开放格局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国,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联结欧亚国家和欧亚文明,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着桥梁作用,欧亚大陆桥横贯其全境,其地缘位置尤其重要。哈中共同边界长达1533公里,构成中国西部边疆的天然屏障,对中国国家安全意义重大。中哈关系的好坏事关中国中亚利益、边疆稳定、民族和睦、能源供应、欧亚大陆桥的通畅等一系列问题。哈与除塔吉克斯坦外的其他中亚三国接壤,这种独特的地缘位置有利于中国借其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关系。随着中国向西开放步伐加快,哈地缘位置对于中国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带动作用尤为重要。不仅如此,哈萨克斯坦也是俄中两国的战略缓冲地带。中亚各国独立后,中国西部边境的战略压力大大减轻,中俄两国的军事战略也受到影响。作为中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量,是一个重要的砝码,它倾向于哪一个力量中心都会增强其实力。①孙壮志:《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5页。同时,哈萨克斯坦在中国安全格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目标是力求哈萨克斯坦不成为反华势力遏制中国的前哨,不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另外,哈萨克斯坦是中国通往欧洲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从中国到欧洲贸易往来大多是通过海路运输来完成的,但航行时间长达45天,而经哈萨克斯坦到欧洲则有成本低、时间短等优势。目前,哈萨克斯坦正积极参与建设“西欧-中国西部”的国际运输走廊,力求恢复其古丝绸之路的本国路段。“西欧-中国西部”走廊路途更短,货物运输花费时间更少,使用“西欧-中国西部”走廊,从连云港到欧盟边界大约只需10天。②“哈萨克斯坦副总理撰文 共创丝路新辉煌”,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1/28/c_125773081.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28日)在2013年“成都-罗兹”、“武汉-巴尔杜比采”、“重庆-杜伊斯堡”等新的定期集装箱运输路线开通后,截至2013年11月,中欧之间经哈萨克斯坦铁路运输的货物总量同比增长了85%。③“哈萨克斯坦副总理撰文 共创丝路新辉煌”,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1/28/c_125773081.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28日)可见,随着“西欧-中国西部”国际运输走廊建成,哈萨克斯坦的战略地位会进一步提升,对中国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哈萨克斯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全球经济低迷和复苏缓慢的形势下,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就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增长的最佳选择。习主席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正是顺应了世界和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符合中亚各国希望复兴“丝绸之路”的强烈愿望。“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是区域合作新的发展思路与合作模式。而要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哈萨克斯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中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2000-2010年,哈萨克斯坦经济年均增速为8%。④“哈萨克斯坦近年来经济发展成就引人瞩目”,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dxfw/jlyd/201201/20120107944364.html.(上网时间:2014年3月31日)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以及铀等资源,凭借“石油美元”收入,哈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中亚其他四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独立20年来,哈已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⑤“哈萨克斯坦:‘中亚大块头’能否稳住阵脚”,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2/21/c_122459873_2.htm?prolongation=1.(上网时间:2014年3月21日)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独联体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12.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30亿美元,占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⑥Richard Weitz,“Sino-Kazakh Ties on a Roll”,http://www.jamestown.org/regions/centralasia/single/?tx_ttnews%5Bpointer%5D=6&tx_ttnews%5Btt_news%5D=40331&tx_ttnews%5BbackPid%5D=657&cHash=b75455b448e07262d1f02a8e6af8ae01.(上网时间:2014年3月18日)另外,中哈原油管道和起自土库曼斯坦、穿越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源源不断把石油和天然气运往中国。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地位显示其在未来中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至为关键。“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离不开哈方支持与理解,只有首先和哈萨克斯坦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才能与中亚其他国家、沿途国家连成片。

再次,哈萨克斯坦可以在中俄之间起沟通桥梁和战略纽带作用。中哈建交以来,两国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始终保持着友好关系。哈是中亚地区唯一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同时哈也是唯一和俄接壤的中亚国家,一直实行与俄接近的政策。在政治安全上,哈与俄结为牢固的战略盟友;在经济上,哈是独联体内与俄一起积极支持欧亚一体化的国家。俄哈两国还联合白俄罗斯建立了海关同盟,在独联体一体化过程中扮演着火车头角色。⑦郑润宇:“海关同盟:俄哈促进的欧亚一体化的起点”,《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第85页。俄哈特殊战略伙伴关系决定了俄是其第一战略伙伴。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表示,“在国际社会中寻求战略伙伴十分重要,哈继续将俄罗斯列为哈发展的第一战略伙伴,中国第二位。”⑧李晓春:“美国想拉住哈萨克斯坦 视其为‘地区领袖’”,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8/4377589.html.(上网时间:2014年2月17日)也就是说,中哈关系的发展不能威胁到俄哈关系的发展,不能损害俄在哈的利益。显然,中俄两国已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战略上并非敌对国家。然而,战略一致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没有竞争。俄一直视中亚为战略后院,不容其他大国挑战其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中国在中亚的存在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不涉及政治军事,不谋求地区事务的主导权,不谋求政治领导权,不会对俄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这也正是俄能默许中国扩展经济影响力的原因。但由于中国在中亚地区经济影响力不断扩大,与中亚国家的联系不断加深,将不可避免会对俄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事实上,对中亚地区尤其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将是中俄两国如何塑造其相互之间整体关系以及如何寻求并容纳其在该地区重叠的利益。①Johannes F.Linn,“China’s and Russia’s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Connecting the Dots in Kazakhstan”,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opinions/2013/09/17-china-russia-interests-kazakhstanlinn.(上网时间:2014年1月17日)对此,哈萨克斯坦可望在中俄之间扮演沟通桥梁和战略纽带的角色,特别在促进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主导的关税同盟的合作融合中可望起重要作用。

第四,作为中亚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哈萨克斯坦是实现中国和中亚各国文化对话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古丝绸之路既是贸易通道,又是文化通道。中国向西开放,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其重要意义是将经济与文化有机结合。要重现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文化对话与合作,消除文化差异,增进彼此之间的互信,拉近中亚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心灵距离,更好地让中亚国家人民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中华文化在中亚的影响力。在这方面,哈作用难以替代。在国际社会,哈萨克斯坦提倡通过文明对话和文明合作来解决全球性问题,主张依靠联合国、八国集团、G20等全球性机制网络和欧盟、独联体、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亚信会议等文明或文明间联合组织来实现文明间的合作。②[哈]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著:《国际社会全面革新战略与文明合作》,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2010年印制。并且,哈积极利用其担任欧安组织、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及伊斯兰会议组织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倡议文明对话与合作。哈在促进不同文明对话与合作方面具有特殊地位,既是中亚文明的代表,又是穆斯林文明的化身;既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国家,又是中亚地区大国。中国可借助哈萨克斯坦这个特殊窗口,实行人文互鉴,树立两国人文合作的典范,以此让更多中亚人民了解中国文化,进而提升中国和其他中亚国家的人文合作与交流水平。

中哈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稳定快速向前发展,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战略合作不断加深。2013年两国元首签署《中哈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更是把两国合作提升至新水平。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向西开放战略也必将给中哈关系注入强大动力,将进一步推动中哈关系迈向更高台阶。

其一,中国在政治上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安全上与中亚国家建立了上合组织合作框架,这是推动中哈关系不断前进的基本动力。中哈两国建交虽然只有20多年,但两国关系每过几年便达到一个新高度。两国关系不断提升,其最基础、最核心的动力在于两国解决了政治互信和安全保障问题。建交之初,横亘在双方之间、影响双方互信生成的最主要问题是边界划界。1998年中哈成功解决边界划界问题,消除了两国潜在的冲突点,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消除了冲突点,但在安全层面上,哈对华还存在担忧。与中国相比,哈实力较弱,苏联时期中国被刻画为侵略者的形象在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中亚民众的历史记忆中仍存在较深印迹。为打消中亚各国对华恐惧和疑虑,获得中亚各国的信任,在解决边界划界的基础上,中国倡导建立了上合组织。上合框架的构建约束和规范了中国在中亚事务中的行为,纾缓了中亚国家对中国这一强邻的恐惧。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国获得了哈萨克斯坦的信任。政治上,中国一贯采取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也是获得哈萨克斯坦友谊和信任的根本所在。2002年中哈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与安全,为中哈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条约签署后的几年里,两国关系取得迅速进展。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明确宣示了中国对中亚政策。他指出:“我们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绝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①“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 讲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08/m_117273079.htm.(上网时间:2014年2月8日)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明确的政策宣示给中亚国家吃了定心丸,打消了中亚国家对和中国发展关系的疑虑。中国寻求争取中亚的方式是展示尊重,提供慷慨的贸易和贷款条件,不插手其国内问题。这种方式受到中亚领导人欢迎。相比俄罗斯,中国不以限制性贸易政策约束它们,或谋求幕后的政治结果。这种做法也迥异于华盛顿,即中国不会逼迫中亚领导人接受强加的国内改革时间表和议程。②Martha Brill Olcott,“China’s Unmatched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http://carnegieendowment.org/2013/09/18/china-s-unmatched-influence-in-central-asia/gnky.(上网时间:2014年1月18日)

其二,共同应对中亚地区复杂多变的安全挑战是促使中哈两国继续深化合作的安全动力。随着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军日期的临近,中亚地区的安全前景变得愈发不确定。国际社会普遍担忧美军撤出阿富汗后,阿富汗本国的安全力量无力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而且担忧阿富汗的战乱会蔓延至中亚国家和中国等相邻地区,造成中亚地区阿富汗化。与此同时,“阿拉伯之春”结束后,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尤其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前景不明。叙利亚乱局使当地恐怖极端势力极有可能乘机回流中亚,给中亚地区各国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另外,“阿拉伯之春”结束后,伊斯兰政治势力在中东各国的复兴暗藏将伊斯兰主义扩散到中东地区之外的企图。③[俄]叶夫根尼·萨塔诺夫斯基:“伊斯兰政治势力或发动‘中亚之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2/04/c_124041186.htm.(上网时间:2014年2月4日)中亚首当其冲,发生动荡的可能性增大,中亚国家的政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阿富汗乱局与中东乱局搅在一起,无疑使中亚安全局势雪上加霜。而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稳定与否,与中国西部边疆稳定紧密相连。可以说,中亚一旦发生危机,或危机一旦加剧,外溢效应必然涉及中国西部安全。近年来中亚地区恐怖活动已呈现回潮之势,并在中国产生了连锁反应。2013年以来,新疆喀什、巴楚、和田等地连发暴力恐怖事件,恐怖分子甚至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制造了暴恐事件。因此,中国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反分裂任务相当艰巨。对中国来说,保持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恐怖势力的威胁,被视为中亚发展样板的哈萨克斯坦也难以幸免,近年甚至连接发生针对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其他政府建筑物的恐怖事件。④Roger N.McDermott,“Kazakhstan Unveils New Counter-Terrorism And Anti-Extremism Strategy–Analysis”,http://www.eurasiareview.com/10102013-kazakhstan-unveils-new-counter-terrorismanti-extremism-strategy-analysis/.(上网时间:2014年2月20日)应对中亚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挑战已成为中哈两国的当务之急。中国向西开放既需要安全的环境,又将有助于消除三股恶势力的根源,创造良好的地区安全环境。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哈两国将会持续深化安全领域的合作。

其三,中哈两国经济上存在的巨大发展互补性和各个领域的广阔合作空间是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前进的现实动力。中哈两国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哈萨克斯坦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自然资源,经济结构以资源性产品为主,而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资源的需求巨大。能源合作是中哈经济合作最主要的内容。在中国的能源战略中,哈萨克斯坦非常关键,2006年开通的哈中石油管道,年输送石油将近2000万吨。⑤雷默:“习近平‘利益融合’之旅”,http://ndnews.oeeee.com/html/201309/09/223824.html.(上网时间:2014年2月9日)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将占据20%的世界能源消费。⑥[美]瓦利·纳斯尔:“美国需重新思考‘重返亚洲’战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3790?page=2.(上网时间:2014年2月15日)因此,对哈萨克斯坦来说,和中国开展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此外,双方在非资源领域的合作正在快速推进,如双方将扩大农业、良种繁育、种子及加工产品贸易、农产品加工运输、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两国科技领域的合作正成为新的热点,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正成为中哈合作的重要方向。此外,欧亚交通网的建设也在不断提速,如双西公路(欧洲西部-中国西部)项目正在加速实施。在习近平主席访哈之际,中哈还达成了关于哈在连云港租建货运码头协议。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表示:“如此一来,哈借道中国通向了太平洋地区。”①“外媒:中哈强化全方位战略合作”,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3/0908/268736.shtml#g268701=1.(上网时间:2014年1月30日)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哈货物打开了经中国输往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通道。中国已是哈第一大贸易伙伴,哈已成为中国海外第一大投资对象国,中方在哈直接投资额已超过200亿美元。两国元首还提议在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400亿美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无疑将为未来中哈关系开辟新的增长点,打开新的发展空间。②驻哈萨克斯坦大使乐玉成在哈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亲仁善邻’的中国周边外交”,http://www.fmprc.gov.cn/mfa_chn/dszlsjt_602260/ds_602262/t1104691.shtml.(上网时间:2014年2月2日)2014年3月19日,哈萨克斯坦外长伊德里索夫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会谈中表示,哈萨克斯坦愿积极参与中方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③“王毅同哈萨克斯坦外长伊德里索夫举行会谈”,http://kz.chineseembassy.org/chn/zhgx/t1139443.htm.(上网时间:2014年3月20日。)总之,中哈合作空间非常广阔,将为中哈关系不断发展提供不尽的动力。

其四,中哈两国发展战略的契合性是推动中哈两国不断提升合作水平的政策动力。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中国新一届政府更加突出周边在国家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就全面加强与周边合作提出了很多新思路和新倡议,如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合作,使中亚国家通过中国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创造更加安宁的西部边疆,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中亚国家对“中国梦”的理解与支持。哈萨克斯坦制订的“2050战略”目标是2050年前成为世界最发达的30个国家之一。“中国梦”与哈萨克斯坦的“2050战略”本质上是相通的,时间跨度上不谋而合,完全可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实现。④“习主席访哈凸显中哈关系战略性、务实性和人民性——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乐玉成谈习主席访哈成果”,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913/c1002-22914001.html.(上网时间:2014年2月13日)因此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一样,积极谋求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乘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实现本国战略目标。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中哈两国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好,哈萨克斯坦就好。”⑤“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阿拉木图会晤”,http://www.gov.cn/ldhd/2013-09/09/content_2484006.htm.(上网时间:2014年2月9日)

虽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哈关系发展有许多积极动力,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中哈两国必须处理好这些问题,使其不至于影响双边关系发展大局。一是中哈两国间还存在政热经冷问题。与中哈高热度的政治关系相比,两国经济关系显得不太匹配、不同步,其原因既与中哈经济关系起步晚有关,也与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以能源和原材料输出为主,与中国经济合作水平处在低层次,2012年中哈贸易额为256亿美元,相对于中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来说,经济关系明显滞后。而且中哈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其中能源合作所占比重较大,长此以往可能引起哈方不满。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基础,只有夯实这一根基,两国政治关系才能更加稳固。经济关系如果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就会成为两国关系的绊脚石。中哈两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两国领导人提出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要达到400亿美元,并谋求积极推动经贸结构向多元化转变。这有助于夯实两国关系的经济基础,改变政热经冷局面,推动“经热”与“政热”双向促进。

二是俄罗斯因素的潜在影响。在中哈关系发展框架中,俄罗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中俄哈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在上合框架内在政治、经济、安全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俄、中哈、哈俄之间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中俄哈这个三角关系中,俄罗斯是影响中哈关系发展的潜在因素。俄哈是特殊的同盟关系,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都与俄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哈将俄视为第一合作伙伴,没有一个国家在哈萨克斯坦的影响力能超过俄罗斯。由于中国在哈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挑战俄罗斯的主导权,因此中俄在哈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但为了制衡中国在中亚经济影响力的日益提升,2009年俄、哈、白建立了关税同盟,2012年该同盟又升级为单一经济空间。三国的目标是2015年成立欧亚经济联盟。俄倡导欧亚一体化计划也是要重新整合独联体国家的力量,打造统一的欧亚空间,以提高自身的世界竞争力。欧亚一体化计划势必对中哈关系的发展带来限制,影响中哈经济关系的发展。此外,最近的克里米亚危机对俄哈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其如何影响中俄哈三边关系,也存在不确定性。

三是哈萨克斯坦民间对华信任不足。中哈两国的友好关系更多体现在政府层面,官方往来密切,特别是双方高层往来频繁,但民间交流相对不足,形成官热民冷局面。在哈民间,对华信任感不强,不少人对中国存在戒心。随着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影响力不断扩大,哈民间对华偏见甚至与日剧增,其担心中国威胁,担心中国经济过度介入,担心沦为中国的能源附庸,担心中国人非法入境等忧虑有增强之势。如一项调查显示,69%的哈萨克斯坦居民认为中国是对哈经济安全威胁最大的国家。①Казахстанцы оказались неспособными выжить без китайских товаров,http://news.nur.kz/165351.html.(上网时间:2014年3月13日)2013年8月,哈产业部建议给有组织的中国游客简化签证规则引起了哈国内关于中国战略野心的激烈辩论。虽然哈外交部迅速否认要简化对中国签证规则,但仍有一些抗议者宣称要组织反对中国扩张的抗议。②Georgiy VoloshinChina,“Strengthens Its Hand in Kazakhstan After Xi Jinping’s Visit”,http://www.jamestown.org/regions/centralasia/single/?tx_ttnews%5Bpointer%5D=4&tx_ttnews%5Btt_news%5D=41368&tx_ttnews%5BbackPid%5D=53&cHash=c63a3f545b94965138bfe4b40c078135.(上网时间:2014年3月17日)

鉴于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地区突出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未来中国应注重中哈关系的平衡发展,要力争把中哈关系建设成国家间睦邻友好合作的典范和地区合作关系的楷模。首先,应该提升哈萨克斯坦在中国新中亚战略中的地位,使它成为中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国家。中国要积极鼓励哈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带动其他中亚国家积极参与;通过提升哈萨克斯坦的地位,深化中哈之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协调行动,使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助推器。

其次,要构建中哈间更加紧密的命运和利益共同体,逐步扩大两国的区域身份认同。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尤为重要,必须使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民族复兴事业持友好态度。为打消周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让周边国家放心,中国提出了和周边国家构建“命运与利益共同体”战略概念,不仅力求把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建立在利益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力求建立在共同命运的基础之上。中国要通过和周边国家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和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获得周边国家的信任,打消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中哈两国如能通过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与利益共同体”,逐步扩大两国的区域身份认同,两国关系就能够经由政治、经济乃至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方面的相互认可和相互依赖的不断递增而不断发展、深化。③杨成:“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和利益共同体’”,http://www.dfdaily.com/html/51/2013/9/12/1070295.shtml.(上网时间:2014年3月12日)

再次,要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加强民间交流,消除哈萨克斯坦民众对中国的误解。公共外交作为塑造与维持良好国家形象与声誉的外交手段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开展公共外交对于消解“中国威胁论”、“中国未来不确定论”等负面舆论,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有重要作用。习主席此次访哈采取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向公众进行演讲的方式阐述中国对中亚的政策,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而且习主席通过三个故事讲述了中哈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一下子拉近了哈萨克斯坦民众对中国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中亚地区中亚国家中哈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Китай и Казахстан проработают возможность для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Ускорение темпов китайско- казахстанского торгов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浅谈中亚地区EPC项目当地雇员HSE管理
当前中亚地区安全局势的特点及走势分析
上海合作组织促进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出口的影响分析
面向中亚地区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
中国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与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