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樵生命中的最后24小时
2014-12-08谢丽勋马静
谢丽勋 马静
谢樵,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的一名普通卫生员,在鲁甸抗震救灾中,为救助群众而英勇就义。谢樵身边的战友还原了这名年轻战士最后24小时的生命轨迹。
8月3日一大早,谢樵像往常一样与战友来到医院20公里外的中草药种植园工作。忙碌一整天还没来得及把采的草药理整齐,驾驶员史敏俊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快,昭通地震,迅速回单位集合!”谢樵和战友急匆匆登车飞驰而去。
晚上10点12分,部队紧急集合,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每个动作,谢樵都认真而严肃。
“谢樵!”
“到!”点名时,谢樵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出发时,谢樵、驾驶员张凤朝和宣传干事马静一同被安排上了救护车。也就是这个夜晚,马静认识了一直以来都觉得陌生的谢樵,得知这个瘦瘦的小伙来自福建宁德,5月12日刚过完24岁生日。
“谢樵,唱个《小苹果》来听听嘛!”张凤朝和谢樵开起玩笑。
“潮男啊!下次我们晚会排节目一定要跳一段。”马静一听就禁不住接了话。
谢樵“哈哈”笑了起来:“好啊好啊,可以跳一段。”马静注意到他有张英俊的面庞,棱角分明的轮廓,眼睛不大但深邃,鼻子也高得刚刚好,嘴唇略薄。
欢声笑语过后,马静发现谢樵开始小鸡啄米似地打起了瞌睡,想睡又不太敢睡,很让人心疼。周末没休息,周六上了一天班,周日又上山挖了一天药,刚回单位就接到命令去救灾,谢樵的疲惫写在脸上。
谢樵到救护床上躺下了。马静怕他颠簸得摔下来,不时透过车厢的小窗户回头看看。凌晨4点23分,她看到谢樵睡醒了,独自坐在车厢里抽烟,眼睛一直看着窗外,在沉思着什么,一直持续到快5点半,随后才又睡了。
马静说,现在想来,他应该是因为连夜奔赴救灾现场,心里多少有些紧张吧。她很后悔当时没能主动去关心他一下。
天亮后,谢樵主动把照相机、摄像机递给马静,提醒她可以拍摄了—一路上,谢樵担心器材太重,就主动帮她拿着—这着实让马静感动了。
到达小寨的时候已近上午9点。由于道路不通,部队决定徒步前行。
谢樵中途拦了辆摩托车,和院长陈本善先进入光明村。陈本善后来感慨:“多好的小伙子,路上看到伤员,就帮着群众包扎、抬担架、拦车,向灾民分自己的水和食物。找不到救护车,拦一辆摩托飞奔出去,找一辆能拉人的车把伤员运走。来来回回40多次……”
队伍最终兵分两路,谢樵随其中一个小分队前往大林村救人。
与谢樵同行的战友万艳梅讲述了谢樵落水的经过。快2点40分时,小分队到大林村附近,但唯一的道路已被因地震形成的堰塞湖阻断。当时,谢樵主动请缨,准备下水游过堰塞湖,眼看都快到岸了,却不想余震襲来,一块巨石将他砸入水中,在水面挣扎的双臂慢慢沉了下去……谢樵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
采药、集合、连夜奔赴灾区、和战友聊天、偶尔的玩笑、片刻的休息、救助伤员……这就是谢樵生命中的最后24小时。跳入堰塞湖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停止了,但“谢樵”这个名字,永远被世人记住了。
只是,最亲爱的战友,我们还没有听你在晚会上唱《小苹果》,你怎能就这样舍我们而去?
(作者单位: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