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甘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4-12-07林子龙杨立明郭其茂朱天文陈根辉黄艳霞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甘薯福建省加工

林子龙,杨立明,郭其茂,朱天文,陈根辉,黄艳霞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64000)

甘薯是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全省各地均有种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建省甘薯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分析产业现状并探讨可持续发展对策,对促进甘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生产发展现状

1.1 种植条件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 17~21℃、无霜期 240~330 d、降雨量1400~2000 mm,全省土地总面积12.4万km2,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0%以上;红壤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3.3%,多呈酸性,质地以粘壤为主。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优越,适宜甘薯等作物生长。

1.2 种植面积与分布

据2010~2012《福建统计年鉴》和1996~2012年《福建年鉴》资料,2009~2011年全省甘薯年种植面积都在17万hm2左右,总产量90万t左右[1]。1995~2000年种植面积均在28万hm2以上,2003~2005年保持在20万hm2以上,2006年之后为16万~17万hm2[2],全省甘薯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甘薯单产总体呈不断提高趋势,但由于种植面积下降较多,总产也随之下降,近年保持在80万~90万t(表1)。

甘薯在福建省各地市都有种植,由于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品用途及农业生产技术等各有特点,呈现出区域化发展趋势。

东南沿海县、市无霜期长,尤其是漳州、厦门和泉州的部分县、市可周年栽培甘薯,且精耕细作、复种指数高。种植类型有春薯、套种薯和秋薯(包括越冬薯),以秋薯为主。东南沿海甘薯种植面积占全省甘薯种植面积的2/3。甘薯以鲜食为主,前作以早稻、花生为主,多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种植,生长期120~150 d,每667 m2(下同)鲜薯产量1313~2817 kg。

表1 1995~2011年福建甘薯年种植面积与产量

南部冬薯区前作主要为晚稻、秋花生等,一般于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种植,生长期120~150 d,鲜薯产量1200~2500 kg,是福建省惟一的非设施反季节栽培区域。

闽东内陆山区和闽西北地区的甘薯种植类型以春夏薯为主,一般于立夏至芒种 (5~6月)期间种植,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初霜前收获,生长期130~160 d,鲜薯产量1000~3000 kg。

闽东北的罗源、永泰、浦城、长乐、福清等县市种植的甘薯主要用作提取淀粉。

闽西种植甘薯主要分布在连城、长汀、武平等县,主要种植加工型 (地瓜干)品种。

目前,福建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各种类型的甘薯品种:加工型品种有龙岩7-3、金山630等,淀粉型品种有泉薯76、泉薯9号等,食用型品种有龙薯14号、广薯87、龙薯13号、福薯8号,菜用型品种有福薯7-6、福菜薯18号等。

1.3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和市场需要,福建省甘薯生产在技术上狠抓良壤、良灌、良种、良法、良制“五良”配套技术到位,落实关键技术,如脱毒良种、无病壮苗繁育、覆膜垄作、壮苗早栽等技术。全面落实“三改”措施:一改劣、杂品种为应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二改偏施化肥为测土配方施肥 (特别是增施钾肥、微肥);三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加强对当地主栽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小型机械的研发与初步应用,弥补了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

栽培模式上已形成了连城县加工型甘薯高产栽培 (稻草覆盖栽培)、烤烟套种甘薯、叶用型甘薯产业化栽培和地膜覆盖等多种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耕地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及耕作习惯,提出标准化栽培、轻简化栽培等新的生产模式,适应了大面积生产所需的高效、低碳、节本的发展趋势。

2 产业发展现状

2.1 市场消费趋势

甘薯消费结构有继续向饲料比例减少、鲜食和加工比例增加发展的趋势;专用型、鲜食型、加工型、特用型品种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优质鲜食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紫薯和食味品质好的优良品种需求量上升较快。甘薯加工企业数量增长较快,加工薯约占35%,鲜食甘薯约占40%,农户自留用作饲料薯约占10%,种薯和贮藏期间的损失约占10%。薯肉为桔红色的鲜食甘薯平均价格为2.0元/kg,紫肉的鲜食甘薯平均价格为4.0元/kg。

福建省甘薯产品出口有一定份额。连城红心地瓜干不仅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以上,而且出口到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2011年仅连城健尔聪食品有限公司就出口地瓜干系列产品6000 t以上,创汇1100万美元以上。

菜用甘薯营养丰富,在日本被尊为“长寿菜”,在香港被誉为“蔬菜皇后”。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检测,与菠菜、芹菜、大白菜等14种蔬菜相比,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等13项营养成分中,菜用甘薯叶均居榜首[3];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把甘薯列为13种最佳蔬菜之首[4];同时,甘薯还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功能,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对40多种蔬菜的抗癌成分分析和抗癌试验表明,甘薯嫩茎叶在具有防癌保健作用的12种蔬菜中功效居首位,被誉为“抗癌之王”[5]。菜用甘薯具有适应区域广泛,对栽培条件要求不高,且耐热、抗病、少虫等优势,利用保护地设施栽培可周年生产,发展前景广阔。福建省各县市均有利用甘薯叶作蔬菜的习惯,最初菜用品种有食20、台农71,近年来有新选育的福薯7-6、福菜薯18号等。鉴于菜用甘薯日益受市场青睐,近年来,菜用品种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如福建沈佳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叶菜型甘薯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是目前惟一一家通过该项认证的企业,其属下农场种植面积约2.0 hm2,其中大棚设施1.5 hm2。

2.2 产后加工利用

福建省甘薯加工主要是制成蜜饯果脯、香酥脆片和重组定型三大类型50多个系列品种,以及提取淀粉、用淀粉做粉丝 (条)等初级加工产品。

福建省甘薯产业以连城地瓜干产业最具特色,连城县年种植甘薯6666 hm2以上,目前该县有地瓜加工销售骨干企业53家,其中年产值300万元以上的26家,年产值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9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3家[6]。其中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市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企业通过超声波、臭氧、微波灭菌,以及无菌、真空充氮在线包装等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攻克传统地瓜干加工技术4道难关,使地瓜干质量由“高糖、高硫、高杂菌、低水分”向“低糖、微 (无)硫、无杂菌、高水分”转变。采用节能型热泵无硫烘干技术和全自动浇注与脱模技术开发甘薯软糖和甘薯蜜饯型系列产品,降低能耗30%以上,产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及卫生要求;推广油炸产品被膜技术开发香酥类产品,降低油炸甘薯产品吸油率30%以上,提高产品的防潮性,改进了产品口感。研发安全可靠的抗氧化螯合护色技术,采用复合调配工艺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生产甘薯复合薯片、紫薯面条、紫薯花生、甘薯糕点等新产品。2009年连城县生产地瓜干11万t,年销售量9.87万t,销售额5.148亿元,利税8840万元[6]。

闽东北种植的甘薯主要用于提取淀粉。罗源、永泰、浦城等县甘薯淀粉加工均占甘薯产品总量的60%以上,如浦城县外资企业“港兴食品有限公司”“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和“利剑淀粉厂”作为当地淀粉加工龙头企业,起到很好的带动甘薯生产的作用[7]。

目前,福建省虽然在甘薯产业化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但除了少数大型甘薯加工企业拥有先进加工技术外,其他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采用传统加工模式或家庭作坊式生产,效益不理想。

2.3 品牌培育与保护

以连城为例:50家地瓜干加工企业取得工商认证;27家企业取得食品QS认证;2个品牌通过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认证。连城县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福建省著名商标8件,市知名商标10件。“连城红心地瓜干”集体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发布会上,保护产品连城红心地瓜干以26.31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2009年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第22位[8]。

2.4 甘薯产业一体化经营

2.4.1 甘薯种植向规模化、基地化发展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加快推进,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加上龙头企业的带动,甘薯种植大户增多,种植规模扩大。如连城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的形式,切实保障了基地原料生产,落实了技术措施、农资供应,甘薯种植也从传统主产区的6个乡镇扩展到连城县18个乡镇,面积达0.73万hm2。为适应规模生产的要求,近年还把基地扩展到周边的长汀县、上杭县、宁化县、清流县等地。在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强化了科技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2.4.2 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 福建省以甘薯加工为主的“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合作社”等模式,主要通过合同或股份合作等形式,把小户生产和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可以带动种植生产、拓展产品市场,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一种有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3 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优质专用型品种仍较缺乏

高产、优质、专用型和抗逆性育种仍然是当前甘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不够多样化。如连城县种植的加工型地瓜干品种主要是龙岩7-3、金山630、济薯18、Q1-51等几个品种。而高花青素品种、水果型品种、高胡萝卜素品种等种植较少。

3.2 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

在新品种推广上,由于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种苗数量大,保存条件苛刻,经营时间短,风险大,效益不突出。现有的种子 (种苗)经营单位、农业推广部门及生产企业都不愿意承担种薯 (苗)的繁育推广任务,种薯种苗来源主要以自留自育为主,优质专用品种的种薯种苗缺乏且良莠不齐,导致优良品种推广速度很慢,影响了甘薯高产潜力的发挥和生产需求。

3.3 病虫害呈加重趋势

目前,旱地田块及山坡地小象鼻虫发生较为严重,造成薯块无法食用。新发生的甘薯病毒病(SPVD)[9]、黑腐病等病害较多,对产量影响很大。部分甘薯主产区因种植年限长,各种甘薯病虫害发生普遍且比较严重,特别是甘薯引种不规范导致各类病虫害扩散蔓延,甘薯病虫害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方病害防控岗位2012年工作总结》:福建省农科院余华研究员等在福建省福鼎市叠石乡、福州青口试验基地、连城县揭乐乡吕屋村、泉州市农科所、龙岩市农科所、莆田市农科所、莆田五四农场、惠安走马埭甘薯示范基地、霞浦县沙江镇大墓里村9个地点进行甘薯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及流行规律的普查和样品采集,调查结果表明:主要病害有甘薯蔓割病、甘薯瘟、细菌性黑腐病、疮痂病、病毒病、丛枝病、黑斑病等,以上病害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和影响,造成甘薯减产;主要虫害有甘薯小象甲、白粉虱、麦蛾、夜蛾类和叶蝉类,以及蛴螬等地下害虫,部分地区病虫害已严重影响到甘薯的正常生产。

3.4 加工水平与产业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产业链条短、加工产品单一。大型甘薯龙头加工企业较少,规模以上精深加工企业更少,加工产品比较单一,深加工能力薄弱。新型甘薯食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状态,大部分产品缺乏科技含量,档次较低,附加值低,难以进入大型超市和国际市场。而目前甘薯食品加工户及企业废水随意排放现象较普遍,尤其是甘薯淀粉加工的废水污染较为严重,若不妥善处理,势必影响到周围环境,且可能成为淀粉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5 产业一体化发展程度较低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少,绝大多数是农民分散生产和经营,缺乏市场主体,造成生产的盲目性。当甘薯市场行情看好时,种植面积急剧增加。然而一旦遭受自然灾害或甘薯价格走低,种植面积和产量马上下降,产量和价格波动剧烈。由于市场信息不畅,经常导致农产品积压,形成过剩生产的假象,而企业常因加工原料短缺而出现断炊的尴尬局面。“公司+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经营性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等模式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而企业和农户有时会因为甘薯价格波动而单方面毁约,阻碍产业的发展。

3.6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

据调查,目前甘薯种植的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劳动强度大。现在虽已研发出适合当地条件的甘薯收获机等机械,但不同程度存在缺陷,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当下劳动力成本成为甘薯生产成本的重要支出,劳工投入多造成成本上升,导致许多农户不愿种植甘薯。加工方面,在清洗、去皮、切片、蒸煮等环节,绝大多数企业都由人工完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4 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户分散经营和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是否到位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成败。

4.1.1 建立良性的科技进步促进机制 在现有农业科技政策基础上,加强创新激励政策;加强产学研的结合,组织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对甘薯生产加工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加强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把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相结合,提高甘薯加工产业水平。

4.1.2 加快品种创新、更新步伐 培育优良品种对甘薯产业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业良种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3%以上[10]。要充分利用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加大对甘薯种质资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并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以传统育种方法为主,分子标记、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手段为辅,加快加工型、淀粉型、食用型等优质、抗病、专用型新品种的选育步伐。

4.1.3 全面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要加强种薯种苗的检验检疫工作,育种、生产单位禁止乱引种,避免种植不抗病的品种,不使用带病种薯种苗。植保部门要加强对新出现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针对福建省甘薯种植大部分集中在山区、坡地,种植地块偏小,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加快实用小型机械 (起垄、中耕、割蔓、收获)的研制和引进推广,并注重与机械化栽培相配套的栽培技术研究,以适应当前农村形势的要求。近年来福建省的一些农机企业也研制出小型甘薯栽培机械,如收获机、中耕机等,但在实用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4.1.4 加强对加工设备和加工产品的开发研究通过加工与贮藏保鲜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引进、研制与开发,尽快扭转甘薯加工技术落后的局面。提高现有产品的种类与科技含量。从今后的发展方向看,甘薯加工品制造和新工艺技术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改进甘薯淀粉和乙醇发酵集成技术,开发和完善颗粒全粉、甘薯饮料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展淀粉和乙醇发酵加工的废水废渣综合利用研究;研究以甘薯脱氢表雄甾酮、膳食纤维、果胶、色素等对抗肿瘤和衰老,以及防治慢性病等方面的保健功效研究,开发甘薯功能保健食品。

4.2 加大研发推广投入,促进甘薯产业健康发展

农业科技进步有赖于科研经费的持续投入,尤其像甘薯育种项目,具有纯公益性,社会效益很大,但申请科研经费很难,所以政府要保障甘薯研发经费的稳定及持续投入,稳定壮大科研队伍,以保障甘薯品种持续更新换代。

对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新品种、新技术),政府也应当增加推广经费投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尤其是在良种应用方面,为了保持薯农种植甘薯的积极性,促进甘薯产业健康发展,建议良种补贴政策扩大到甘薯。

4.3 完善基层农业科技与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的科技服务机制才能使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户渴望科技支持,尤其是新品种、新技术、机械化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渴望得到专家的及时培训、指导。而现在科技服务不够到位,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才缺乏。除此之外,要提供产前信息服务、产后销售服务,依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限的人力物力显然力所难及。政府应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制,建立一支稳定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建立并完善技术培训、咨询机构、中介组织、信息网络系统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推动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形成国家兴办和扶持、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

4.4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完善产业一体化经营

龙头企业既是生产、加工中心,又是信息、服务中心,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是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通过“公司+生产 (加工)基地+农户”等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民与生产的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应使其具备“大、高、强”的特点。大,就是企业规模要大,进行专业化生产;高,就是产品加工要做到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响;强,就是辐射带动能力、服务功能强。按照上述原则要求,根据政府引导企业的运作思路,发展甘薯龙头企业,应该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扶持,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企业拉动生产、生产促进市场发展,形成甘薯产业经营一体化。

[1]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福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2.

[2]福建年鉴编撰委员会.福建年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2012.

[3]曹清河,刘义峰,李强,等.菜用甘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J].中国蔬菜,2007(10):41-43.

[4]史新敏,唐君,张允刚,等.叶柄菜用甘薯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应用 [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99-2300.

[5]何川.红薯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J].西部粮油科技,2003,28(5):44-46.

[6]赵越.促进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连城甘薯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J].中国国情国力,2010(12):56-58.

[7]梁金平.福建脱毒甘薯产业化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思路[C]//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8]邱鸿栋,邓闽,江钟麟.打造传统地域品牌小地瓜做成大产业[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2(1):30-31.

[9]QIAO Q,ZHANG Z C,QIN Y H,et al.First Report of Sweetpotato ehloretie stunt wirus Infcting Sweet Potato in china[J].Plant Disease,2011,95(3):356.

[10]王震江 .农发行如何支持城乡一体化?[EB/OL].(2014-02-17).http://bank.hexun.com/2014-02-17/162202746.html.

猜你喜欢

甘薯福建省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