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以手机为媒介的信息资源利用情况调查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2014-12-07邓灿赵林程子蕊苏敏贺欢张恋麟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7期
关键词:川北媒介资源

邓灿 赵林 程子蕊 苏敏 贺欢 张恋麟

(1.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四川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南充 637000)

大学生以手机为媒介的信息资源利用情况调查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邓灿1赵林1程子蕊1苏敏1贺欢2张恋麟1

(1.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四川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南充 637000)

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具有传播信息快、网络功能全、娱乐性强、携带方便等特点,备受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因为此,手机传递的多种信息渐进式地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当代大学生以手机为媒介信息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作了初步调查研究,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对当代大学生怎样合理、文明、科学地利用手机信息资源作较为正确的引导。

大学生 手机 信息资源 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以川北医学院2010、2011、2012、2013级四个年级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大学生以手机为媒介的信息资源利用情况问卷调查》表作为调查工具。问卷共设计27个封闭式问题:8个多选,19个单选,以及1道开放式问答,全校随机抽样四个年级学生个125名,累计发放问卷500份,经独立完成收回问卷470份。经审查,有效问卷为462份,有效回收率达92.4%,符合统计学标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统计用spss软件整理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

图1 各类不健康网页浏览人数

图2 不健康网页产生的影响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大学生对手机信息资源利用的认知情况及态度

对500名同学调查发现:有62.3%的同学认为手机具有信息媒介的作用,大部分同学认同手机具有传播信息快的优点,他们表现出对时事政治,娱乐休闲,社会万象,体育报道,生活资讯,校园信息等感兴趣,同时同意手机提供的信息资源可以在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上会给予他们帮助。

表1 大学生对手机媒介信息资源的认知情况及态度(%)

由表1分析可见,大部分同学(60%以上)对手机了解呈中等程度,在有关使用手机媒介的态度问题方面也呈中立态度,其中有极少部分(10%左右)同学对手机媒体上的信息和观点是非常信任的。

2.2 大学生利用手机获得信息资源的现状情况及影响

从表2可见,从调查现状来看,现在利用手机媒介的同学有很多,但大部分同学时间还是控制在六小时以下,而且在突发事件或重大新闻发生时选择不用手机上传到网站。从调查影响上来看,手机媒介给社会变化带来很大的影响。

从图1和图2可知:绝大多数同学会偶尔或经常凭借手机媒介浏览网络小说,还有少部分同学浏览传销、反社会反政府、法轮功宣传、黄色网页等不良信息。不健康网页对同学们的影响或深浅不一,有8.90%的同学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13.00%的同学对其已产生依赖,影响了生活质量,17.60%的同学能清楚认识到其负面影响且能做到不去浏览,19.40%的同学出现了思想经常不集中,精力分散的状况,41.10%的同学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图3 学生利用手机媒介获取信息资源的动机

表2 学生利用手机媒介获取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及影响(%)

2.3 大学生利用手机媒介获取信息资源的动机

由图3可知,许多同学都是主动接触手机媒介获得信息资源,有的是为了了解新闻或社会资讯,生活实用信息,学习知识,而有的同学是为娱乐消遣,有少部分同学因为手机媒介功能的强大而被动接触。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结果可知,我校同学总体对手机的认识相对到位,基本能做到客观,理性地对待手机。能够认识到,手机虽然是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通讯工具,但其仅仅是为现代生活服务的一个简单工具。大部分(80%左右)同学对手机的媒介信息资源的认知情况及态度较为客观,可看出,作为大学生对手机的本质——即以信息传递特别是通话,短信为主的功能认识比较到位。同时,77.2%的同学认为自己对以手机为媒介的信息资源利用达到科学性、文明性、合理性。63.6%的同学认为自己需要提高利用手机媒介的素养,从这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待,利用手机的思想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大学生利用手机获得信息资源的现状情况及影响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手机媒介的普遍使用主要因为手机有方便,快捷,与现代生活节奏相适应等优点。能够在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在对重大事件和时事问题方面,我校学生还是较为慎重,不会选择在手机上随意发表意见言论,不随便相信网络上其他网友发表的信息和言论,这反映出我校大学生在思想上对手机媒介信息的安全性的理性对待。在使用动机方面,绝大多数同学首选在手机媒体上获取实用的生活信息,其次则是获取新闻社会资讯,消磨时间,学习知识,习惯成自然等。这反映出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上还存在一些阻碍其思想和精神面貌进步的因素。在使用内容方面,大部分同学使用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功能外,主要方向在从手机媒介上使用腾讯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以及从浏览器上了解社会万象,生活资讯等。同学们在对手机的使用时间,使用方向把握程度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还是有少数同学自制力差,难以抵挡手机的诱惑,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上过度,使用方向上从舆论道德上来看不够正确,这样长期下去或多或少会对其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同学不分场合在教学过程中玩弄手机,干扰正常教学秩序,极易影响教学评估结果,助长社会不正之风。

在手机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众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利。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校有少部分同学每天过度使用手机,浏览一些国家严厉打击,明令禁止的网页信息,这对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极为不利。此外,少部分同学十分相信手机上的各种信息,这对诈骗,蛊惑言论的流行和散播埋下了一定的隐患,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毕竟大学生的年龄、身份和地位特殊,涉世不深,一旦习惯于依赖手机来获取,剪辑,重组信息,就有可能养成简单的大脑平面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开始麻木,思维浮浅,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对大学生合理利用手机媒介获取信息资源的建议

4.1 对我校学生的建议

(1)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加强客观对待手机等新鲜事物的能力,积极投身于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增强与社会大众的交流合作能力,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尽量避免自己的课余时间打发在手机上,虚度光阴。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思辨能力,培养正确运用手机以及控制各种诱惑的能力。

(2)大学生要克服从众心理,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的娱乐生活理性定位,事事都存在两面性,在了解到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众多好处的同时,也要考虑并避免其弊端发生在自己身上。

(3)学生应正视手机媒体科技更新的问题,把学习生活与课外娱乐主次分清,适当了解手机媒体上的新闻资讯是可以的。课外多交朋友,把与手机相处的时间转移到与朋友交际上面,拓宽自己的人际面。

4.2 对学校和社会的建议

(1)学校可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建构新的媒介知识结构,并举办推广合理使用手机的活动,协助创建关于大学生正确对待手机等信息终端的社团,营造校园中一个合理使用手机的良好氛围,开设校园广播站与手机校园网连接平台,让同学们可以轻松反馈对学校的建议,同时学校也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的变化,建立更加和谐的校园氛围,向各种新闻媒体部门提供并引导在校大学生对媒体信息大筛选甄别能力,定期请公安机关来校宣传“反政府反社会”、“邪教组织”、“恐怖势力”等的危害,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合理识别与鉴别能力。

(2)帮助大学生树立手机媒介审美批判意识。不定期向同学们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具体方法如下:在计算机等基本课程加入手机媒介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手机媒介的性质,引导大学生正确判断手机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是他们学会使用手机媒介收集、整理、评价各种信息,知道怎样监督手机媒介信息的传播,怎样向手机媒体反映意见。

(3)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丰富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建议学校多举办大规模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谊活动,促进全校师生良好的沟通交流,让老师及时发现手机媒介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多结识朋友,学生影响学生,能尽早的从别人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这样及优化自身又丰富了大学生活。

(4)社会各界人士要互相监督并克制周围群众和自身在手机互联网上随意发表言论,擅布不良信息,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查处,打击力度。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手机网络环境。

[1]智晓虹.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郭喜英.手机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互动研究[D].中南大学,2011.

[3]韩小芳.以手机为平台的健康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2.

川北医学院2013年学生科研课题申报项目(编号:13033)。

邓灿(1993-),女,四川南充人,川北医学院2012级医学检系,本科,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方向。

猜你喜欢

川北媒介资源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胡耀邦怎样从川北到北京安家
书,最优雅的媒介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