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水田土壤肥力现状及中稻施肥建议
2014-12-06林丽红
林丽红
(福建省顺昌县土壤肥料技术站 353200)
顺昌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1031.2~2303.7 mm,年平均温度18.5℃,年平均日照时数1709 h。顺昌县耕作土壤类型以水稻土为主,面积16 478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8.09%;以种植中稻为主,面积约8500 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3.4%,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9.6%。为了指导中稻科学合理施肥,依托顺昌县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于2008年开始对顺昌县水稻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全县共取水稻田土壤样品1887个,开展常规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锌、有效硼等项目的分析测定,结果总结如下。
1 取样方法
根据顺昌县各乡镇水田面积、土种类型、田块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以2~5 hm2作为1个取样单元,每个单元采集7~20个样,按随机、S形或梅花形布点取样,并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地点,采集耕层0~20 cm土样,每个采样单元各点采集的土壤样本均匀混合后用四分法取1 kg左右供分析。全县共取1887个土样,按常规方法对土样进行分析测试[1]。
2 土壤肥力现状
2.1 pH值
酸碱度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和作物根系生长,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2]。从表1可看出,顺昌县水稻土以酸性为主,与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相比,在酸性范围内的土壤样品由87.1%提高到90.1%,pH值4.5~5.5的土壤样品从47.5%升高到72.7%。说明全县水田土壤有酸化的趋势,这可能与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偏施化肥尤其是酸性肥料有关。
表1 顺昌县水田土壤pH值
2.2 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作物产量水平密切相关[3-4]。统计分析1887个代表性耕层土样测定结果 (表2),顺昌县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以中等和丰富为主。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4.42 g/kg。这可能与农民的施肥习惯有关,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已很少有积造农家肥的习惯,大量秸秆被焚烧,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被排放浪费,为图方便和片面追求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农业部门也加强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方面的引导和宣传,但地力恢复仍相当缓慢。
2.3 速效养分
速效养分是土壤所提供的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其含量对作物当季生长发育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表2来看,顺昌县水稻土土壤碱解氮含量整体处在中等水平,同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碱解氮含量提高10.6 mg/kg。这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施肥水平大幅提高有关。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且不同土壤类型之间有效磷差异较明显,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9.8 mg/kg,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原因是磷肥施肥水平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重视施用磷肥,且磷素容易累积。而速效钾含量比较缺乏,同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县稻田速效钾含量增加10.1 mg/kg。可能与近年来农民注重平衡施肥,钾肥施肥水平提高有关。
表2 顺昌县水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状况
2.4 中、微量元素
钙、镁、硫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中量元素。按照完整性和均匀性的原则,挑选440个土壤样品进行中、微量元素检测。测定结果 (表3)表明,顺昌县水田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以丰富和中等为主;有效硫含量总体处于中下水平;而交换性镁以缺乏为主。
表3 顺昌县水田中微量元素含量
硼、锌属于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3)表明,水田土壤有效锌含量以丰富和中等为主,而有效硼严重缺乏。
3 顺昌县中稻施肥建议
根据顺昌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结合多年多点水稻3414肥料田间试验结果,提出如下施肥建议: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近年来实施的中稻上3414田间肥效试验,中稻施肥应按照“稳氮与磷、增钾、补充中微量元素”的策略,合理调整施肥比例,氮、磷、钾比例要逐步调整到1∶0.38∶0.8。并重视镁硼肥的施用,对缺镁的水田每667 m2施硫酸镁8~10 kg,对缺硼的地块可用硼砂0.5~0.7 kg作基肥;具体操作上,可采取区域总用量控制与田块微调相结合的方式[5]。②推广种植紫云英绿肥。每667 m2压入绿肥1000 kg,相当于施入有机质 200 kg、N 5 kg、P2O52 kg、K2O 4 kg[6]。③推广秸秆还田。长期秸秆还田并配施适量化肥,是增肥地力、提升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稻草还田能提高土壤氮、磷、钾的含量,尤其是钾的含量,同时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有效培肥地力[7-8]。可采用高留桩、堆沤还田、盖畦还田及直接还田。通过上述施肥措施,以稳步平衡土壤养分供应,提升有机质,培肥地力,藏粮于田。
[1]杜森,高祥照,李昆,等.土壤分析技术规范 (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孟红旗,刘景,徐明岗,等.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 [J].土壤学报,2013,50(6):42-49.
[3]邸佳颖,刘小粉,杜章留,等.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固碳特征的影响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10):1129-1138.
[4]曾希柏,张佳宝,魏朝富,等.中国低产田状况及改良策略[J].土壤学报,2014,51(4):675-682.
[5]朱兆良,金继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2):259-273.
[6]何平安,邢文英.中国有机肥料资源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7]杨帆,李荣,崔勇,等.我国南方秸秆还田的培肥增产效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1):10-14.
[8]廖育林,郑圣先,聂军,等.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持续性的影响 [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541-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