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4-12-06

老区建设 2014年9期
关键词:残疾人精准机制

汪洋:搞好精准扶贫 强化机制保障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5月4日至6日在广西考察调研扶贫和农业工作。他强调,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搞好精准扶贫,明确时间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扶贫开发任务。

汪洋先后到都安、马山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入村屯农户,了解扶贫进展。他强调,要认真做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从贫困群众的需要出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劳务输出、特色种养、开发乡村旅游等多种途径,提高扶贫开发实效。要把扶贫成效作为贫困县主要考核指标,建立约束和退出机制,调动脱贫积极性。当地基层干部群众提出要以“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精神搞扶贫开发,苦干加实干,尽早实现脱贫致富梦想。汪洋对此表示赞赏,他鼓励当地干部群众在国家支持和社会帮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在武鸣县、扶绥县,汪洋深入田间地头,考察农业生产情况。他强调,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业公共服务。

汪洋还就农垦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他强调,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农垦的重要作用,完善农垦管理体制、经营体系和运行机制,发挥组织优势、规模优势,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农垦市场竞争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

(中国政府网)

今年15 省份与国家级信息平台联通新农合异地报销更便捷

5月4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为使医药费用报销更便捷,国家卫生计生委今年将全面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巩固完善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报,继续推动国家和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将与国家级平台联通的省份扩大到15个,在此基础上,开展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试点。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88%的地区实现了参合农民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报;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已与9个省级平台和部分大型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为跨省就医报销试点工作搭建了基础环境,跨省医药费用的核查功能在部分地区初步实现。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司长杨青指出,2013年,全国共有199万名患者获得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补偿,22个病种的实际补偿比达到69%,大幅度减轻了参合患者的经济负担。

2013年,全国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02亿人,参合率达到99%。

(人民网)

“乡村旅游”将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

5月7日,具有浓郁中国发展特色的“乡村旅游”,24日将首次以主要板块之一的形式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7日在此间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说,由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将集中展示乡村旅游丰富多彩的旅游商品,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通过旅游更好地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本次展会将专门设立乡村旅游生活馆,集中展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点和生态特征的旅游商品。

据介绍,为给我国旅游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搭建有效的国际交易平台,推进我国旅游商品发展,自2009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依托义乌国际商品城,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邵国龙说,第六届旅博会新设中国旅游必购商品和乡村生活馆,分中国旅游必购商品展区和乡村旅游生活展区两大板块,中国旅游必购商品展区汇集了各省(市、区)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商品;乡村旅游生活展区则汇聚了全国乡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最有文化品味、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旅游精品。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各地发展。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近日调研乡村旅游工作时说,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大量城镇居民下乡旅游休闲,可以让一部分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转化为三产从业人员,通过提供住宿、餐饮、销售手工艺品和农产品等方式来增加收入,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新华网)

甘肃省出台四项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2014年是甘肃省全面推进交通扶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全省计划建设1万公里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为切实抓好今年农村公路建设各项任务,省公路交通部门出台四项措施,加强指导监督,强化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保障,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开展。

根据当前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甘肃省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四项推进措施,重点抓好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示范带动效应。在加快建设进度方面,各地进一步加大项目管理力度,加强督查力量,分重点、分难点将项目责任落到实处,确保7月底完成结转建设项目任务,10月底完成2014年度下达的通畅工程建设任务。在提高工程质量方面,省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巡回督查,强化试验检测,对存在质量问题的项目采取挂牌督办跟踪落实整改,确保农村公路建设一条、达标一条。同时为保证项目工程圆满完成,省公路管理局制定了《甘肃省通畅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办法》,切实抓好项目建设招投标监督和质量安全管理,实行工程质量与计划安排、资金拨付、业绩考核三挂钩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此外,为推广典型示范,省交通运输部门开展“平安公路质量管理年百日竞赛活动”,通过创建示范工程、示范养护路段,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据悉,截至4月底,全省结转2013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开工949 项4415 公里,完成新改建任务78 项,建设里程425 公里。

(甘肃日报)

河南省扶贫工作将创新八项机制解决十大问题

5月5日,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河南省将实现扶贫工作8 项机制创新,解决10 大问题,进一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考核不再唯GDP

过去,许多贫困县党政领导被GDP 所束缚,精力难以放在扶贫开发上,贫困县考核机制改革将为他们“松绑”。按照《实施意见》,贫困地区将由主要考核GDP 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将作为主要指标。

目前,全省正在进行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每个贫困户将拥有自己的电子信息档案,这是河南省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一部分。随着今后该机制的完善,扶贫工作的规划、帮扶、考核都要到村到户,过去扶贫“大水漫灌”的形式将改为“滴灌”,扶贫工作效果有望更加明显。

想贷款,却苦于缺乏抵押物,这是许多贫困户面临的困境。此次河南省扶贫工作还将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支持,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林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

此外,《实施意见》中还提出了强化规划引领机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确立县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机制。

实实在在解民忧

按照《实施意见》,河南省还将注重实效,扎实解决10 大突出问题,贫困地区群众将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喜人变化。

通过实施村级道路畅通工作,到2015年,提高贫困建制村通四级以上公路和通班车比例,到2020年,将实现贫困地区所有建制村通四级以上公路和通班车。

此外,到2020年将全面解决贫困地区用电问题,基本完成贫困地区现存农村危房改造,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贫困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到2015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0%以上,县乡村三级计生服务网更加健全,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新农合财政补贴标准人均不低于360 元。

许多贫困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下一步,河南省将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到2015年扶持100个以上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2020年该数字将达300个以上。

根据《实施意见》,今后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工作、特色产业增收、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将有重大突破。

(河南日报)

贵州毕节构建精准扶贫“十子”机制

“这些驻村干部来我们家,连种什么养什么、种好多养好多、怎么养怎么种都整得一清二楚。”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村民吴天华与记者聊起他感受到的精准扶贫“十子”机制时说。

“精准扶贫就是要精细、准确,要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办法,‘十子’机制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十子’机制的推行,就是要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毕节市扶贫办副主任刘敬东说。

“所谓‘十子’机制,就是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梳辫子,建分类机制;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找票子,建配置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驻村干部陈毕松指着村办公室里的一张“十子”机制示意图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示意图上的横坐标是“机制内容”,纵坐标是“精准内容”。从“瞄靶子”中的“底数精准”到“造册子”中的“责任管理精准”,具体有“35个精准”。“这就是我们精准扶贫工作的流程和工作方法。”陈毕松说。

“扶谁的贫,对象是谁,如果不挨家挨户细看细问‘瞄靶子’,还真不太知道。”海雀村村委会主任文正友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工作队的干部就下来“瞄靶子”了,市和县联合组建扶贫工作队住到村里,挨家挨户了解情况,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分布,最后确定今年全村减贫脱贫帮扶对象为70户250 人。

海雀村民吴天华说,他今年开春来“忙够掉”,因为他除在5 亩洋芋地套种红花、喂两头牛,还想在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帮得那么细,哪个好意思再穷?”

目前,在海雀,扶贫工作队和扶贫对象通过“十子机制”,积极为实现稳定脱贫,将农户、科技、合作社、教育培训、龙头企业、融资、基地、特色品牌、园区等多个发展要素链接起来,用产业链建设推动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一体运作,对接好农民与生产、技术、市场的联系,为脱贫致富铺平多条路径。

“母牛下个崽一个月可赚一千多,划算!我今年就提个劲喂至少两头‘西门达尔’牛。”海雀村贫困户王正付明白了扶贫队员解释和承诺的“十子”机制,心里渐渐有了脱贫的底气。

“十子机制十步曲,十子合一齐用力,精准扶贫拔穷根......”毕节市扶贫办主任吴学军说,“以海雀为‘样本’,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市范围推行构建‘十子’机制的做法,确保帮助既定的40万贫困人口在年内实现减贫脱贫。”

(新华网)

南城“三种模式”为残疾人脱贫装“快车轮”

江西省南城县扶贫和移民局联合县残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满足广大残疾人的需求,确定了将残疾人扶贫工作与全民创业活动相结合,通过创建适合本地残疾人实施的扶贫工作新模式,使残疾人扶贫工作与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联动推进,增强了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一是资助残疾人入股农业合作社模式。全县按照“公司+基地+残疾人”模式,吸纳残疾人到基地从事相关生产,并通过入股分红方式解决残疾人就业和增收问题。目前,全县已建立此类基地共14个,已有220 余名残疾人成为基地股东。有400 多名残疾人享受了分红,并由基地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带动100 多名残疾人在基地就业。

二是项目技术扶贫模式。对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偿再扶持,实行“普惠+优待”的政策,以整村培训、整村扶持、散户(残疾户)养殖、示范户(大户)带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发展的方式,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全县按照“一村一品”模式建立肉牛、生猪扶贫基地6个,参与其中的残疾人家庭已达300 户。600 多名残疾人参加各类种养技术培训20 多期。

三是个性化扶贫模式。徐家乡白洲村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在大棚蔬菜种植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建立残疾人生态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带动100 多户残疾人以及当地群众共发展大棚西红柿、辣椒、茄子等种植面积600 余亩,实现产值400 多万元。

(南城县扶贫和移民局)

芦溪县长丰乡扶贫工作“输血、造血、活血”三管齐下

江西省芦溪县长丰乡坚持扶贫工作“造血、输血、活血”并重,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培育富民产业,拓宽致富渠道,提升群众素质,切实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项目建设推动,实施“输血”扶贫。该乡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不便、农民增收致富难等问题,帮助各村引项目,多渠道争取资金,逐步实施和完善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危旧房改造工程和深山移民工程。目前已经完成S231 省道、羊田、浒岭村级公路改造,有效缓解出行不便问题。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监管长效机制,资金项目重点向贫困村组倾斜,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贫困村帮扶全覆盖,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二是特色产业带动,健全“造血”扶贫。该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加快果园基地、蜜蜂养殖基地、野猪养殖基地、黑山羊养殖基地等“十基地一走廊”建设,力争到2015年,每个行政村有1-2个特色产业致富带头人,每个贫困户可掌握1-2 项实用技术,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20%以上。在培育新型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实现由被动救济到主动脱贫的转换,扶贫上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三是科学技术支撑,造强“活血”扶贫。该乡把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提升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相结合。积极邀请技术专家、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大劳务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创业培训计划,支持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创业致富本领。制定“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帮扶措施,健全社会联动帮扶机制,广泛开展帮扶活动,多形式、多方面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平台。

(芦溪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猜你喜欢

残疾人精准机制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我骄傲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