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教学改革应对策略分析①

2014-12-06罗跃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大学生

罗跃平

(湖南邵阳学院 湖南邵阳 422000)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教学改革应对策略分析①

罗跃平

(湖南邵阳学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最近几年,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项共性问题,近年来,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媒体,都有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相关报道。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整体下滑趋势较为明显。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实际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解决对策。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体质健康 影响因素 体育课程改革 分析

1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项共性问题,近年来,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媒体,都有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相关报道。而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在我国表现的尤为明显,国家相关部门经过将近20年的调查研究,对各高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了摸排调查,详细分析了发展趋势,发现整体水平处于下滑的状态。该文作者选取了国家教育部在学生体质健康网最近五年的监测数据,并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要求,发现大学生除了身体形态在继续提高,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反映耐力素质测试的800m(女)、100m(男)的测试成绩下降最为明显,从2013年的数据与2003年的数据比较分析,分别下降了30"和25.1",其它测试项目都有一定的下滑。因此,充分重视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研究分析造成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进而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有效遏制这种下滑的发展态势,切实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是当今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学者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也关系到了高校体育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所以意义十分重大。

2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2.1 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比较注重治理教育而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很低,注重身体摄取营养,而忽视体育锻炼,这种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制约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尽管这种思想在中小学表现的更为明显,但是在大学这种思想由于根深蒂固,因此依然发挥着极大的负面效应,加上大学生自由时间多,束缚少,课堂上的体育教学时间十分有限,自身又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后期又因为忙于毕业论文,找工作等事宜,更是忽略的对体育的锻炼。由于这种思想由来已久,要想扭转这种意识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这种思想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更为懈怠。笔者经过调查得知:尽管大学生都知道体育锻炼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也十分明白,增强体质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然而这仅仅是出于“意念”上的思考,真正需要付诸于实践的时候却难以有效实施,很多学生都存在动机不够的问题,真正能够自发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在这种状态下,导致大学生在健身观和体育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失。

2.2 缺乏较为明确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

缺乏较为明确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指的是现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不完全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要求,有些地方甚至还有所背离。为了使党的教育理念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充分对目前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以及之前在教育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特别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中提到“单纯的注重健康的理念使得体育自身的竞技性逐渐被淡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广大的体育教学工作者以及大学生在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大部分人认为健康就是不生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更不必为此而制定锻炼计划,因此往往都陷入一种误区。”而通过解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以发现,里面所制定的标准存在明显的竞技特征,更加重视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作用,这中思想在八十年代较为普遍,因此,学生比较重视体育锻炼,所以他们的健康水平要远远高于现在。

2.3 体育教学目标比较单一

现阶段,尽管我国一直在改革大学的体育教学,然而很多情况下都是基于短期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只是对于当下所进行的一些机械教学,比如:按照教学目标所有的体育教学课程均安排的大学的一二年级,科目也较为单一,较少的考虑长远的发展,往往导致大学的前半程体育活动“热火朝天”,后半程“冷冷清清”。另一方面,缺乏对大学生健康观的引导,未进行相关兴趣、习惯的培养,这与现实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是极为不匹配的。

2.4 体育教学轻健康而重技术

大学的体育教学往往更加重视体育活动技术的应用,而忽略的体育教育的本质目的,即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没有将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大学生今后健康锻炼的思想启蒙课堂,为大学生今后进行长期有效的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和理念培养。在很多大学,集中在一二年级进行的体育教学几乎都是以完成学分为出发点的,因为学校规定,如果在体育课上完不成相应的学分就会对顺利毕业产生影响,在这种具有强制性的规定之下,大学生不得不进行体育锻炼,从表面上来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到了三四年级就不再设立体育课,学生的锻炼纯属个人意愿,缺少约束和监督机制,很多人都放松或者是放弃了体育锻炼,再加上沉迷于网游的同学也很多,更是造成了大学生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

3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教学改革方向

3.1 提高健康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大学生体质,不仅在于学生自身的自觉性,更在于周边环境所对其产生的影响作用。并且,这项工作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要需要全社会同心同力,基于充分的支持,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环境。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体育局等都应该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向大学生灌输相关的思想和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并且还要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大学校园的体育设备,为大学生活动提供更好的锻炼场所。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才能够保证体育锻炼活动走的更加长远。

3.2 体育教学注重“健康为上”的理念

高校在注重素质和能力教育,教会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将“健康为上”的思想作为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根本指导思想。除了专门任职体育课的老师之外,学校的管理层从上到下都应该对体育活动的开展基于大力的支持,事事处处将大学生的健康体质塑造作为首要任务,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校应该将体育教学纳入到学校长远发展纲要里面,提高认识的高度。从时间上,要为体育锻炼分配更加充足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3.3 加大经费投入,改革教学方式

现在国家提倡全面健身,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健身运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育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完善,使更多的人有条件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作为大学也一样,相关的部门应该将更加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比如:修建多功能体育场馆,为学校实施各种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场地,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在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既要增设课程,保证体育教学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又要加强体质测试,体质测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体质状况,并且通过预警机制对不同层次的目标群体发出信号,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青少年体质的措施提供依据,把每年的学生体质达标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与学生日常健身锻炼的运动处方相结合,发放体质健康记录卡和健身指导手册,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更要变机械的动作教学为思想引导和正确健康价值观的培养,除此之外,还可以成立一些体育协会,号召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从而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这对于保证体育锻炼的持久性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大学生步入社会能够依旧进行自我锻炼夯实了基础。

[1]李海峰.从学校体育教育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29-30.

[2]高红梅.从高校体育角度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3(11):199.

[3]韦军湘,吴国天.广西高校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分析.体育学刊,200411(15):78-80.

G807

A

2095-2813(2014)11(b)-0237-02

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湘哲社[2010]14号),“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地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大学生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