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①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改的一点思考
2014-12-06谢明
谢明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肓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大学生应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①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改的一点思考
谢明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肓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终身锻炼是一种基本趋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学生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形成终身健身习惯为主要目标。但是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这一目标实现上还存在突出的问题。该文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教改存在的问题,指出“重基础训练、轻兴趣培养”、“重学校统一安排、轻学生个体需求”、“重技能教学、轻理论传授”、“重考核性评价、轻健身能力与习惯评价”是当前普通高校教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期望可以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终身锻炼 健身手段 大学生
让大学生形成终身健身习惯,并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技能训练逐步让渡于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在部分学校甚至还以教改的名义,降低技能训练要求,这有违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根本目标。让大学生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是大学生终身健身习惯习得的物质保障。如果大学生没有掌握有关手段,终身锻炼也就无从谈起。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多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期望可以更好的推动高校体育教改,为大学生终身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持。
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来看,“四轻四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四轻”,既:轻兴趣培养、轻学生意愿、轻理论传授、轻健身能力与习惯评价。“四重”,既:重基础训练、重学校统一安排、重技能教学、重考核性评价。
1.1 重基础训练,轻兴趣培养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重基础训练、轻锻炼方法指导的倾向。旧有观念认为基础训练是大学生终身锻炼的基石。基石不牢,大学生终身锻炼也就为“无源之水”。因此,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三基”教学占比较大。相反,在锻炼方法指导方面能获得的教学课时很少。从现代观念来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专业院校体育教学在目标上存在根本的差异性。专业院校体育教学旨在为专业运动队伍储备后备人才,因此,必须要强调基础训练,打好基础。但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形成终身锻炼意识。培养专业运动人才不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更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兴趣培养,并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锻炼技能与方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基础训练依然占用了较多的课时。大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基础训练普遍缺乏兴趣,对体育的认识出现偏差,结果影响了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
1.2 重学校统一安排、轻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体育教改要求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小班化教学。从大多数普通高校体育教改实践来看,虽然认识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很多高校教学内容缺乏个性化、大班化教学依然比较突出。现代体育项目众多,而且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在理想状况下,为了让大学生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但是在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几乎就是“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两小球”(乒乓球、羽毛球)、“一拳一操”(太极拳、健美操)等课程。课程设置千篇一律、个性化不足。大部分项目(比如:三大球)由于对抗性强,并不适用于终身健身项目。高校在教学课程上千篇一律,与经费、师资等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讲,在于部分高校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认识存在偏差。由于认识偏差,一些高校大班化教学也比较突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不足,也影响了大学生掌握对健身手段的掌握。
1.3 重技能教学,轻理论传授
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两大内容。要让大学生更好的掌握终身健身手段,除了必要的技能教学外,还必须强化理论教学。尤其是从终身锻炼的角度,由于终身锻炼不同于竞技比赛,普通高校大学生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理论知识可以影响大学生对相关体育项目的认识,对改善大学生技能掌握状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强化理论传授。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体育教学在经历教改后,依然没有改变“重技能教学、轻理论传授”的局面。技能教学课时数多,理论传授不系统、随意性强,甚至“忽略”理论传授。理论知识传授弱化,让大学生普遍缺乏对相关项目的感性认识。大多数高校学子毕业后,受制于生活压力等,在学校所习得的技能会逐步遗忘,影响了终身健身。
1.4 重考核性评价,轻健身习惯与能力评价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基于教学,又反作用于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对普通高校体育教改而言,让学生掌握终身健身手段、形成终身锻炼习惯是最核心的目标。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应该注重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的评价。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评价中,过于重视运动技能等考核性评价,包括弹跳力、反应力、柔韧性、协调性等。对于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在整个评价中占比很少。由于评价对教学的反作用,评价轻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重考核性指标,直接导致了在教与学中,老师和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技能训练方面,背离了体育教改的根本目标,最终影响了大学生终身健身手段的掌握。
2 立足于终身锻炼,深入推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终身锻炼作为现代健康理念的主要观点,让大学生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继续推进下述改革。
2.1 要将兴趣培养作为教改的核心,降低基础训练比重
兴趣是学习的天然老师。无论是终身健身习惯的形成,还是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的习得,都必须以兴趣为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即使能在短时期内学得一定的技能,这项技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逐步遗忘。因此,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要将兴趣培养作为教改的核心。就兴趣培养而言,重点是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和创造。要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逐步弱化普通高校的基础训练,减少基础训练教学时数,并增加探索性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比重。在基础训练方面,则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让基础训练成为一种“游戏”而非单纯的训练。比如:篮球课中的传球训练,可以考虑引入“击鼓传花”的游戏,既改变了单纯传球训练的枯燥,又起到了训练的目的。
2.2 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丰富课程设计
如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观念、经费、师资等方面的局限,大部分高校在体育教改中,课程设计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况,影响了学生健身手段的掌握。鉴于此,除了要在思想上增强体育教改的认识外,在其他方面还可以考虑多种深化改革措施。比如:在体育教学尤其是选项课教学中,进行“订单课程”,既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有关课程;完善体育老师招聘计划,丰富专业来源;聘请社会化力量进入教学改革。总之,要尽量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与此同时,要增加部分课程的开设频率,尽量减少教学班规模;鼓励老师通过网络、电话等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沟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指导机会。
2.3 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结合,促进对体育项目的感性认识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重技能知识、轻理论知识的问题。轻理论知识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感性认识不够,从内心深处对相关项目没有兴趣,没有激情。由于对项目没有兴趣和足够的认识,毕业后大学生几乎很少进行相关项目的锻炼,背离了让大学生掌握一至二项终身健身手段的教学目标。因此,有必要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逐步增加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传授。有必要明确规定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学时比例,不能以技能知识传授代替理论知识传授。在理论知识传授中,则要围绕项目基础知识、锻炼方法、运动注意事项、项目观赏能力等进行重点讲解。在上述几大板块中,要特别注意项目观赏能力的培育。这是让大学生形成终身锻炼习惯的重要保障,也是激发大学生终身锻炼的外在动力。一般要定期安排观看专业比赛、进行点评等,以提高学生的项目观赏能力。
3 结语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锻炼技能,为大学生服务社会提供更好的身心支持。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逐步从“技能型教学”走向学生锻炼习惯培养、锻炼能力提升的路子。但是受制于观念、经费、师资等,目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还不彻底,需要各大高校进一步深入改革。由理由相信,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终身锻炼将会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掌握基本的终身锻炼技能。
[1]成钧.探析高校体育教改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10):104-105.
[2]蒋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103-104.
[3]张焕.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简要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4):91.
[4]华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7):16-17.
[5]梁斌,文建生.高校体育教改现状及发展方向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3-116.
G806
A
2095-2813(2014)12(a)-0192-02
谢明(1978—),男,湖南冷水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