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群合作体”在听评课中的运用
2014-12-06李安成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梅山第一中学210039
李安成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梅山第一中学,210039)
“项群合作体”在听评课中的运用
李安成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梅山第一中学,210039)
听评课作为校内外最常见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路径之一。为了让听评课活动更有效,笔者在此提供“项群为合作体”的听评课方式,即将不同能力、水平、特征教师集聚起来,根据各自的特长成立不同研讨团队,并保持相互合作意愿,发挥团队力量共同完成各自观察项目目标进行听评课的实际操作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组建听评课“项群合作体”的人员(见表1)
二、项群听评课合作体在实践中的操作方式与步骤
听评课作为中小学教科研常态的操作模式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特征,在实践中,借助网络便利性来组建QQ说课项群、QQ听、观、评课项群、QQ磨课项群三个合作体,提前一周由不同QQ项群群主负责召集每个项群核心成员及时研讨具体的说课与听、观、评课的具体操作流程。
1.QQ研讨会。在这个研讨会上,先让授课教师剖析教材,分析学情,说明教与学目标的制定、教与学重难点的确定、教法与学法的创新、学法反馈与评价等,然后合作体成员紧扣研讨主题、最终落实各项群的责任、明晰各自承担的角色。合理分配听课教师和学生课堂声音,观察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行为,听、观专家学者及其他教师评价授课教师的语言。明晰角色在于定人、定岗、定职,确定听观课记录本、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观察量表等观察工具的筹备工作(见表2)(注:为了便于表述,本文分别用A、B……I来表示不同角色分配)。
2.确定收集信息的内容。根据QQ研讨会一体化分工结果,所有的听课项群、观课项群合作性成员各自携带观察工具、明确各自观察内容和任务走入课堂,相互成散点覆盖到课堂每一个角落。对授课教师课前布置场地器材、师生课前预热交流、正式上课时的每一个教学用“压肩”、“托腰”等协作小游戏,让学生合作学习,体会充分起跳的动作要领,并利用学生喜爱的“扣篮”活动转嫁为立定跳远的起跳练习,提高蹬摆效果,增加起跳高度,改善起跳角度,激发学生练习兴趣,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执教教师这节课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认知与情感和谐,生成主动参与的学习状态。但也有个别学生东张西望,练习不专注,积极性不高(见表2)。
三、利用观察量表,做好课后评课
(一)观察视域说明。本节课确立观察视域为“学生学习状态”。观察视角分为:1.学生学习准备;2.学生学习投入;3.学生心理发展(见表2)。
(二)观察结果、分析与建议(见表3)。
(三)自我反思。通过这次听评课活动,笔者认识到:教授部分体育技术性的项目,可以采用一些符合项目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辅助性小游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同时过渡到教学内容的学习,达到有效地诱导练习—正迁移,使其掌握一定技术,提高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1]赵超君.体育课堂观察的视域、视角和视点[J].中国学校体育.2012,2.
[2]董富秋.李玲.水平四立定跳远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3,5.流程都进行数据采集。同时,要求在观察进程中,合作性成员在互不干扰课堂教学的情形下,尽可能地接近课堂测试与询问学生,以便更真实、客观、精确地收集到的课堂教与学的课堂信息(见表3)。
3.现场合议会。现场合议会的重要目的是把听、观项群所有成员快速召集起来,针对课堂教与学实际记载数据进行实效性剖析、归纳、提精,并当场整理出一份有图像、有声音、有数据、有分析、有文字的实录报告(见表4)。
4.参与评课会。参与评课会的主要目的是再一次听观授课人课后陈述、听观课专家、学者们评述、一线教师评课以及这个合作体群主的评论,并将评课会的全部信息进行2次收集记录、录音摄像,然后再召开1次QQ追课会,再让听课、观课和评课项群合作体成员分别思一思、谈一谈、议一议,然后把这些终结性评课资料补充到我们听观课项群合作体的观察报告中,使之听观评课整个流程更完整、更有价值、更专业,最终以档案的形式进行保存(见表5)。
经过组建听评课项群合作体的基本思路、项群听评课合作体在实践中操作流程的表达可以发现“以项群合作体”为听评课操作模式能多层面、多视角触摸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聆听到课堂上每一种声音,这种不同项群体划分、分工、合作,能够全面细致地透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瞬间,彻底打破传统式看课不听课、观课不评课、评课不真实的低效操作模式。通过实践论证,无论是听评课的专家学者,还是授课教师、参与听评课的一线教师以及这个项群合作体成员都认为这种操作模式更高效、更客观、更专业,更能引领一线教师共同走向有效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