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问题学生行为的有效策略

2014-12-06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4期
关键词:下课后笔者测试

林 俐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江苏 南京 210012)

从接这个班开始,一位名叫小成的同学就是个令老师伤透脑筋的学生。和他相处有2年了,笔者时常会恨铁不成钢地想:你要是我家孩子还不揍扁你!所有的教育招数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一开始,笔者感到很苦恼,刚工作怎么就遇到了这样的学生。笔者决定想个好办法,和他过过招。

1 第一回合

这是一节快速跑的常规课,笔者照常带学生去操场。在整个班级齐步走向操场时,他总是自顾自地走,立定时,他故意撞倒前后的同学,把好端端的队伍弄得“人仰马翻”。笔者一气之下,请他出列,让他站到队伍第一个,并告诉他:“你要是再这样,以后队伍里就不给你留位置,你就站在我旁边,我看着你上课。”他漫不经心地回老师一句:“我不要。”“那得看你表现。我再给你一次机会,请你回队。”回去后,他站得很好,好像在积极表现给我看。可好景不长,没一会,他又忍不住了。在组织大家进行30米快速跑练习时,同学们分好了4人一组同时进行,到小成同学了,和他一组的是班里跑得最快的一名男生。听到哨音后,大家以最快速度冲过去,小成也不甘示弱,可是他终归没跑过其他人,一屁股坐在了跑道上。笔者以为他受伤了赶紧跑过去了解情况,小成气呼呼地指着旁边的同学说:“老师,他抢跑。”在笔者仔细了解情况后,才明白是他跑不过别人,耍赖皮。笔者把他拉起来鼓励他:“老师看得很清楚,他没有抢跑,老师也看到你跑步了,速度非常快,如果刚才你坚持跑完,不一定会输给他。”他激动得回队说要再来一次。这一次,他卯足了劲,冲过了终点,可他的对手太强,还是没能超越。他生气了,站在跑道中间不肯离开,只要是跑得快的同学冲过来,他就故意拦截,抱着别人,不让跑得快的同学有机会展示自己。笔者生气地把他拉到旁边,“你这样很危险知不知道,我本来想表扬你的进步,可是你却做出这样的举动,让我很失望,你自己反省一下。”下课后,笔者留下他,问他知道错了没有,他气呼呼地说:“他本来就跑不过我。”“老师很敬佩你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可是你后来的举动一点也不像个男子汉,你拦截了其他人,你就能跑得更快些了吗?你这样恶意的行为只会让其他同学讨厌你。如果你想比别人优秀,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老师愿意帮助你提高,就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决心。”说完,他的情绪平静了很多,他向笔者保证他下次不会这样了,但他仍然坚持还要和超越他的同学比。

2 第二回合

这天的体育课下起了大雨,只能改上室内课。室内课上,笔者放了一段集体舞视频,要求大家认真观看,仔细学动作。谁知,没过多久,一个熟悉的声音说:“老师,你为什么不做示范给我们看,是不是没视频里做得好看啊?”不用想,又是他。全班引起一阵哄笑声,大家的眼睛盯着老师看,他在座位上兴奋地摇头摆尾,好像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样得意。笔者故作镇定,按下暂停键,脑中拼命搜索着最佳解决方案,笔者灵机一动,对着全班同学说:“你说得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出现在视频里,只有跳得最好的人才能出现在视频中。但是,我又跳得比你们好,所以我站在讲台上,老师希望你们学会以后,能跳得比我好,站在视频里面,让所有同学以你为榜样。”说完,全班同学用一种坚定的眼神看着笔者,笔者借机瞟了一眼他,他乖乖地低下了头,好像知道自己的“坏主意”没得逞,有点小失落。

从笔者和他的班主任沟通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他虽然嘴巴常常不饶人,坏习惯小毛病一大堆,但是他也有非常专注的时候。如他的家庭作业总能完成得又快又好,从不拖拉,他很在乎老师对他付出努力后的评价,即便是小小的努力,他都渴望得到表扬。

3 第三回合

这天的课上,笔者想了个办法,在他没“发飙”之前,“先下手为强”。借着最近课上要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为了不让他干扰其他学生练习、测试,笔者在全班面前说:“今天我们要测量身高,这项测试看似很简单,但问题往往出现在记录员身上,若记录员记错,会给大家造成很大麻烦,老师有时候也会出错,所以今天我想请一个能干的同学来协助我记录。”大家一听,兴致来了,纷纷举手想担此重任以证明自己的能力。笔者看到小成同学的目光被我吸引,他的手举得比任何一个人都高。笔者暗自高兴,接着说:“能承担重任的人选我特地和语文、数学老师商量一下,想找一个做事态度认真、写字整洁的同学,语文老师和我推荐了小成同学,今天这个机会,我就交给小成同学了,希望你能完成得很出色。”听了笔者的话大家伙表现得很吃惊,很显然同学们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小成同学突然站起来对大家说:“我可以的。”“好,那下面我们就开始,小成,大家都很期待你的表现,不要让我失望。”他的表现果然不负众望,从点名到记录到核对,小成同学一点也不马虎,往日的捣蛋劲也没了,一整节课都表现得很优异。下课后,笔者找到他,告诉他:“你今天干得非常好,老师要奖励你一颗星,接下来还有记录工作,你想不想接着干?”他抬头望着笔者狠狠点点头。接下来的测试中,小成同学主动承担登记任务,并积极保证自己能完成的很出色。通过这件事情,笔者和他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开始有了互相信任,课上他也不再有那么多奇怪的“招数”了。

4 结 语

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通过和这个孩子相处,笔者知道了教育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种斗智斗勇的持久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付这样一个上课捣乱,严重影响他人,还挑衅老师的学生,既不能听之任之,助长他的自由散漫,也不能强行制止,造成他的逆反心理,而是应该镇定从容,抓住他的闪光点,放大他的优点,来个“见招拆招”,解决问题的源头。

猜你喜欢

下课后笔者测试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活动设计
幽默大测试
班主任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哪里牛了?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