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培养方式的研究①

2014-12-06仇晨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人文素养

仇晨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 211116)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不但要培养大学生全面的文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提升现代的科学素养,又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育。体育人文素养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因此,培养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为其进一步深造和融入社会,循序渐进地养成健康的、朝气蓬勃的生活方式意义重大。

1 体育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体育人文素养标志着人对自身通过各种运动不断影响身心发展水平。孕育和丰富当代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为其提供丰沛的精神力量,帮助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促进学业发展和感受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体育人文精神的实际意义在于体育运动将以实现以学生为本,长远关注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满足大学生的健身需要。大学体育教学中注重人文素养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得全面开展体育素质教育和实现大学体育工作早日完成现代化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体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重要表现

2.1 体育欣赏能力

体育欣赏能力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观摩和观赏体育运动项目时,大学生个体所要拥有的最为基本的知识与文化基础和一定的心理倾向标准,通过在各式各样的体育环境影响中,综合反映体育人文素,例如调控心理情绪、增强判断力、扩大观察视野、改观体育审美意识、运动观察视野、运动技能水平等,诸多情形影响着大学生体育欣赏,使得在大学生个体欣赏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运动知识,满足视觉和身心[2]。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大学生群体拥有不同样式的体育文化、运动技能和伦理道德素养,这种能力在体育欣赏中具有基础地位,它决定着欣赏的方向(项目和内容)和欣赏能力的大小。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练从不同角度欣赏运动员素质,观看和评价运动技术和战术,比较和分析运动服装,客观对待运动环境,有效帮助大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体育欣赏科学理论,实现体育理论与体育运动实践融合,提升体育修养。

2.2 体育认知行为

将大学生体育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体育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未必体育行为呈现积极状态。虽然其内心的体育活动的倾向性较强烈,但是容易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显露出的体育行为鲜有内生的动力,更有可能表现为消极的反向发展状态。当然,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有限,表现出的体育行为有内生主动性。但是,大学生个体的体育行为和体育活动呈现和个体体育认知理解的水平有比较高的关联性。大学生日常参加的体育活动和运动实践多为带有主观性的选择和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是有主观意识的。所以,体育教师要认真和积极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增进大学生自主性地参加体育活动和释放主观能动的体育行为。

2.3 健康的体育人际交往

健康的体育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孔子有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加强和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实践中的人际交往,让其自我帮助、自我剖析,最终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同时,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交流体育信息、获取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应该增强各行为主体间的学习与交往的频率,最终确立具有发展性、融合性、合作性、多元性的运动学习与运动认识方式,融洽行为主体间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意识,促进学生间合作、师生间交往。

2.4 适应和融入社会能力

社会适应主要表现为学生个体通过积极地调整自身的社会实践和行为活动,最终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过程。它与自我生物性的调整,即通过客观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而产生的生物性适应有很大的区别[3]。实现人的社会化,通过自身转变来适应社会生活变化,一步一步地适应社会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大学生必须要能在运动学习实践中更新自身观念、承受挫折、协调人际关系、乐观生活,让自身行为最终被社会认同与接受。持续发展变化的运动实践过程也是向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和运动场合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4]。通过在体育运动学习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社会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能够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角色要与大学生的社会特征相符合的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2.5 体育实践能力

体育实践能力是体育社会化和终身化的基础。尽管大学生经历了多年的体育教育,但是他们的能力突出表现为认识与体育实践的脱节,缺乏实践能力。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是束缚体育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传统的体育教育和教学主要传授技术,缺少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新课标中明确地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做出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5]。”所以,高等院校应结合大学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积极地、细致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运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掌握多种运动技术与技能。

3 培养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措施

3.1 加强体育理论学习

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探析和深化体育理论学习是培养和提升体育人文素养的关键举措。探究性学习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求是、探索、创新和创造的科学态度,增强其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研究体育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隐藏于体育活动现象的本质[6]。大学生要通过掌握和研究体育内部的规律和相互关系,用学习和运用的方式,不断提高自我的体育人文素养。在大学生体育理论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加强指导,大学生要融合文史哲、经社法、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认识和各学科理论联系,最终实现自身的理论积累、充实与提升。在体育活动中运用和总结体育理论知识,在学校体育理论知识中理解体育活动,通过理论实践融合,深刻揭示体育规律,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

3.2 关注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样式的具有娱乐性质和休闲功能的体育运动和健康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行为和文化体育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精神状态[7]。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休闲已成为社会生活方式。休闲体育突出表现为充满体力情趣、精神活力和感受愉悦心情的体育文化状态,通过充分利用琐碎的闲暇时间,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能够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加深生活内容与活动情趣,循序渐进地丰富自身运动实践活动。通过休闲体育这种方式,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预防生活中的现代文明病,同时提升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丰富生活内容,促进个性发展与特色成长,最终现实社会作用。

3.3 培养自我体育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主要是运用运动学习的方式实现自我塑造和锻炼,最终达到自我跨越。体育教师需要教育和深化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充满竞争,通过体育运动锻炼和鼓励大学生勇于追求胜利,大胆克服困难和承受失败,能够承受失败经历的人生历程最具实际价值[8]。大学体育教学中应把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搁置在突出位置,运用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支配和调节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行为过程,促进大学生体育发展。

4 结语

研究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丰富内涵和恰当准确地养成良好的培养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能够帮助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体育教育和体育课堂课外运动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能够帮助最大化地发挥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入推进和扩大对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研究,促进大学生体育运动热情,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和提升体育文化素养。

[2]刘秋玲.论中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构成与特点[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2):116-117.

[3]佟德,付秋玲.关于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分析与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4):21-22.

[4]胡涤花.对当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几点分析与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研究,2008(19):174.

[5]陈海波.我国体育理论研究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25-29.

[6]夏思永.对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188-190.

[7]范保国.谈休闲体育及其对中学生的积极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6(24):119-120.

[8]李香梅.现代体育发展与中学体育思想更新的思考[J].浙江师中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1):14-16.

[9]孙建立.大学体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关系探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3):270.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人文素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体育运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