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4-12-06樊玉杰
樊玉杰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樊玉杰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之母,是一项基础性运动,是进行其他运动锻炼的基础,对锻炼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大学生都是90后,个性独特,喜欢追求新奇的事物,田径教学如果不进行改革,就很难再吸引学生参与锻炼。为了充分发挥田径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就要找出并解决当前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锻炼中来。
高校 田径教学 学生 问题与对策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之母,是一项基础性运动,是进行其他运动锻炼的基础。田径运动主要是锻炼人的身体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以及四肢的协调能力,对锻炼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经常进行田径锻炼,有利于提高锻炼者的心肺功能和新陈代谢的能力,提高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并且有利于不良情绪的释放,有利于锻炼者放松身心,戒骄戒躁,促进良好情绪的产生,从而提高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大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被引进了学校,并在学校中流行,比如网球、轮滑和跆拳道等运动项目。相对于这些新兴运动项目来说,田径运动相对较枯燥,且教学模式和内容也不能够吸引学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不利于田径运动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当前大学生都是90后,个性独特,喜欢追求新奇的事物,田径教学如果不进行改革,就很难再吸引学生参与锻炼。为了充分发挥田径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就要找出并解决当前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锻炼中来。
1 田径训练中存在问题
1.1 教学主体不明确
田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应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围绕学生展开。然而,据调查,高校的田径课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讲解动作技巧,学生模仿接受。这样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教学方法枯燥无趣,容易使学生丧失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学生对田径运动不感兴趣就不会主动参与锻炼,也就达不到增强身心健康,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1.2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据了解,当前高校田径课教学的内容大多与中小学田径教学内容是重复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大学生的需求,课程安排也不合理。重复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田径运动失去了兴趣,也浪费了大学生的时间。另外,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了对学生竞技动作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当前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
1.3 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目前国内高校田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忽视了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过于定量化,主要是以运动成绩、达标率和及格率作为标准,反映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只是单纯通过一些直接测量的数据如时间、高度、远度等指标来进行。这样就导致身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考核,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进行锻炼,而那些身体素质较低的学生则不容易通过,从而对田径运动锻炼气馁。这种定量化的考核评价模式过于片面,不能客观的反映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由于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受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身体素质影响较大,所以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成绩,从而使普通大学生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而失去兴趣。
1.4 学生对田径运动文化认识不足
由于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就使得学生对田径运动文化和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田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和对提高其他运动项目的益处。学生不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不知道如何欣赏田径比赛,也不懂得田径的魅力所在,就不容易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不乐于主动参与锻炼。同时,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不愿意吃苦受累,而田径教学与训练的场地条件较为艰苦,再加上学生对田径运动文化认识的不足,更打击了学生参加田径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发展对策
2.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教学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这样就导致了教师不能按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在课堂上体现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建议调整教学内容,注重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注意观察学生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反映,以便及时作出调整,保证田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组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逐步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田径课上有所收获。
2.2 科学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要转变以往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注重运动技能与理论教育相结合,改变教学内容。让教学方法和内容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高校田径教学应该在对学生运动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要让大学生在田径教学中掌握一种运动技巧,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终身体育意识。针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指定教学计划,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田径锻炼当中。此外大学田径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大学生身体发展的生理特点和规律,要适合发展大学生的力量、柔韧和心肺功能等身体素质。还要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3 进一步完善田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要建立全面实用的考核评价方式。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各有不同,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田径教学中取得进步,就要进一步完善田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的内容要全面,采用合理的方法定量,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教学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建立过程化评价,要根据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和个体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此外还要在田径知识、田径技能和学习情感形成过程这些方面进行评价。考核评价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应只重视学生体育成绩,还要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等。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2.4 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文化的认识
学校要利用广播、宣传栏及知识竞赛等途径来加大对田径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文化的认识。体育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努力提高自己,扩大知识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体育教师要系统完整地向学生讲述田径运动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到田径运动的魅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田径运动比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体育教师还要从生理的角度向学生传授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让学生清楚田径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作用和协调能力,以及对提高学生其他运动项目的益处,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田径运动。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锻炼,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5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在整个高校教师队伍中学历及职称相对较低,这就要求学校要改善这一状况,采取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田径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体育教师进行培训。
3 结论
综上所述,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注重教材的及时更新,还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实用的考核评价模式,要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文化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刘艳华.山东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田径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吴洋.激励理论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的运用[J].内江科技,2010(8):157.
[3]于飞.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科学化初探[J].价值工程,2010(29):246.
[4]易群亮.高校田径选项课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1):98-99.
G82-4
A
2095-2813(2014)12(b)-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