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以乒乓球为例

2014-12-06李霖

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裁判员裁判乒乓球

李霖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以乒乓球为例

李霖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4)

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裁判员培养现状的走访调查,发现出师资、器材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通过专家访谈和院校课程设置对比,建议增加裁判理论课程时数、通过“实践”课加深对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解、创造裁判工作机会,检验裁判实际能力,以此改善目前现状的不足,制定出更合理的培养方法为学生提供提升裁判能力的平台。

高校;体育专业;裁判能力

1 研究目的

高校体育专业基本分为参加高考的专业和自主招生专业。参加高考专业分为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等专业;自主招生专业分为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前者的文化程度较高,但运动技能较低;后者文化程度较低,但运动水平较高。两个专业的共同点在于,培养模式方面都是为学校和运动队培养教师教练为主要输送源头。

体育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较高的运动能力外,他们也是我国裁判队伍的强大的主力军。很多国家级、国际级裁判员都来自于体育专业。依托于较强的运动反应能力和熟悉的运动规律,往往在临场执裁环节凸显出优势。

作为裁判队伍的主力军,高校在体育专业学生中裁判能力的培养就目前来看是薄弱的。由于受到师资的影响,在裁判员培养方面更是十分的落后。本文以乒乓球项目为例,通过走访调查,掌握一手资料,对高校体育专业裁判员能力培养进行对策性研究,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大量乒乓球裁判技术方面的书籍,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中国期刊网的相关资料。

2.2 录像观察法

对现存近几年国内外大赛有争议判罚的电视转播录像进行观看,对比赛中出现的相关规则与裁判法进一步研究。

2.3 访问法

走访高校学生教育专家、乒乓球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相关从高校走出的优秀乒乓球裁判员,获取裁判员培养的宝贵经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裁判员需求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拥有着较高的群众基础,是高校体育课学生最为喜欢的项目之一。乒乓球运动不受天气影响,场地要求小,配套设施简单,一所高校往往拥有几十张球桌,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课程需要。随着高校扩招的影响,学生人数众多,众多学生都愿意选择乒乓球项目,但是单纯的体育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乒乓球俱乐部这一新兴载体大大弥补了体育课开课的不足。尤其是俱乐部的裁判员知识培训,更是深受学生喜爱。高校公共体育必修课,课程内容简单,难度较低,又加上需要锻炼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对于裁判知识介绍传授较少。通过近几年的俱乐部活动,俱乐部渐渐成为切磋球技、裁判晋级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乒乓球规则的研究。通过校运会乒乓球赛、校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以及一些商业比赛的参与,逐渐从陌生走向成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通过临场实践,将规则更加熟悉,一批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标准,通过进一步的考试实践,获得国家三级裁判员证书,为今后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宽度。

3.2 高校体育专业裁判培养现状

3.2.1课程设置

就目前而言,以乒乓球为例,本人走访了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体育专业学校,以及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黄河科技学院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体育学院,其乒乓球裁判教学一般涵盖在理论课中,而理论课学时安排在总学时安排中是很少的。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学习裁判知识的时间少得可怜,更谈不上实践。

3.2.2裁判实践

体育专业的学生的裁判实习往往都是在校内比赛中实践。由于裁判器材的限制,学生只能有笔和纸,甚至用查指头的方法去记比分。久而久之,在学生有机会去参与正式比赛的时候,往往不能够将比分单填写清楚,出现一些致命错误,平时的裁判教学留下了隐患。

3.3.3裁判器材

以乒乓球为例,裁判的专业器材包括记分单,翻分器,红黄白牌,量网尺,挑边器等等,在笔者走访调查的这几所学校中,拥有完整裁判器材的学校几乎没有。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翻分器,但是往往不够组织一次比赛。

3.3 乒乓球裁判能力培养模式

我国乒乓球裁判员等级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拥有国家级裁判员称号满两年可以参加国际乒联组织的国际级裁判考试。通过国际级裁判考试后,选拔优秀的国际级裁判员参加国际级蓝牌考试。拥有蓝牌资格的国际级裁判员可以执法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三大顶级赛事。

裁判员能力培养主要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组成。理论学习包括竞赛规则、裁判法、抽签编排等内容。主要通过资深国家级以上裁判员通过经典案例呈现来讲解具体规则规程,不同等级裁判员培训侧重点不一致。

3.4 高校体育专项课裁判教学改革方案

3.4.1加强裁判理论学习

制定裁判员培养大纲,写入教学培养方案,纳入四年教学体系。依据我国裁判员培养体系,将分别将三级、二级、一级培养模式贯彻至大一到大三,虽然体育专业学生晋升裁判级别达不到,但是让他们能够完全掌握三个级别的裁判知识内容,为晋升做好充分准备。

3.4.2聘请高级别裁判到高校讲学

定期聘请当地或外地资深裁判员,为体育专业学生授课,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新规则动态,了解经典案例,更生动深刻的理解规则规程。

3.4.3到更多的比赛中实践

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体育赛事,将学习理论投注于实践;总结每次裁判执裁的经验和不足;积极参与大型赛事的志愿者活动,近距离观摩高级别裁判员临场裁判执法。

4 结论与建议

4.1 增加裁判理论课程时数

制定教学大纲时,应重视对裁判理论课程的安排,应当增大所占比重,通过多媒体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裁判基本规则理论。

4.2 通过“实践”课加深对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解

以乒乓球为例,乒乓球比赛中除了发球或者接发球直接产生得分外,每一分球都是不同的,旋转、速度、力量、落点诸多因素造成球的线路变化较多。俱乐部中的裁判实践课通常采用“自然比赛”与“特定比赛”两种形式。自然比赛,顾名思义就是让两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水平发挥,从第一分开始一直比赛到最后一分,然后选择两名学生进行裁判实习,其它学生做记录,记录实习同学的裁判工作的优缺点;特定比赛,是指授课教师,在学生“自然比赛”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特殊的意外情况,从而考验实习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同时其它记录的同学也参与其中,面对突发情况,自己以书面的形式完成对突发情况的判罚。最后教师赛后对实习学生判法进行纠正分析,最后再归纳讲解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及时了解裁判法和规则在比赛中的运用,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裁判法和规则。

4.3 创造裁判工作机会,检验裁判实际能力

在学生通过校内的教学比赛的锻炼后,学校应创造机会使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尽量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多参加校外的各种比赛的裁判工作,锻炼他们的裁判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裁判水平开阔视野,并能够获得一定劳动报酬,培养有劳有得、合理安排支出的生活态度,在学生阶段体会到挣钱的不易。

4.4 通过裁判综合能力的考试,进一步提高学生裁判水平

裁判员的综合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大部分,通过考试促进学生学习裁判的积极性,进一步加深对裁判法和规则的理解,提高裁判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选拔优秀的三级裁判员进入省体育局专业比赛,进行裁判工作,从而积累经验,为更高裁判员晋升考试打好坚实基础。

[1]乒乓球竞赛规则2010[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龙晶.我国重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2013.

[3]杜力平.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1).

[4]陈鹏.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学生裁判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河南师范大学,2010.

[5]李海明.黑龙江省体育院校篮球专项学生裁判员培养现状调查分析[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

[6]优秀篮球裁判员的发展要素[J].体育学刊,2007(4).

[7]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Study on the Training Method of Judging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A case study on table tennis

LI Lin

(PE institute of Huanghe college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4, Henan, China)

This article through visiting investigatio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ports professional referees, find out the and the insufficiency such as lack of teachers and equipment etc. Through expert interviews and comparison of school curriculu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feree theory course hours should be increased, through the practice course, to deepen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rules and judging law, create job opportunities of judge for students, examine the students’ actual ability of judge, thus to improve the insufficiency, develop a more reasonable training method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ability.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E professional; judging ability

*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体育专业学生文学涵养培养模式创新途径研究”阶段性研究之一,编号:132400411108。

李霖(1982-),河南开封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媒体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裁判员裁判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我国高水平女足裁判员培训现状调查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乒乓球与大铁球
乡村篮球裁判员现状与发展对策
——以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