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人口的“健康老龄化”及体育视角对策研究*

2014-12-06黎文普

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黎文普



我国人口的“健康老龄化”及体育视角对策研究*

黎文普

(长沙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长沙 410003)

由于低出生率、寿命延长及人口老龄化等现象出现,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日益消退,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解决此矛盾迫在眉睫。既要正确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摸清现状,又要清楚将来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更要找到避免不良社会后果的途径。为此,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健康老龄化”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策略,体育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延缓衰老,积极老龄化又意义重大。

“健康老龄化”;体育视角;对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寿命明显提高,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高龄化问题——21世纪中叶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可能超过1亿,是现在老龄人口的近10倍。我国经济能够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长期的人口红利,如今,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很多企业面临“用工荒”就是一种警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如何理清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如何借助体育解决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家庭、个人各个领域带来的问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所有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原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降低。按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当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或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则表明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4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的峰值,占届时总人口的31%左右。即使从现在开始实行普遍的二胎政策,也只能将老年人口在峰值时的占比由31%降到29%,只能稍微缓解老龄化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

2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及对实现“健康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

2.1 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规模大

我国是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用了25年,而我国仅用了18年时间[2]。另外,据全国老龄委统计,至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达到了2.02亿,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的总体特点。

2.2 在经济欠发达情况下快速进入老龄化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是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当这些国家步入老龄化时代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0000美元以上,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有足够时间应对,法国、瑞典、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NP已达到1―3万美元。中国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面临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亿万老年人福祉的双重压力,而我国在200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只有900多美元[3]。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已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2.3 老龄人口分布不均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东部和大中城市明显好于西部,因而,东部老龄化进程较快,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生育率下降较慢,人口密度较低。另外,农村因中青年人大量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多,农村老龄人口比例大大高于城镇。根据笔者实地走访湖南、贵州一些边远山区,发现有些农村全部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

3 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体育视角对策研究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要依托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中国现在实行的“六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实际上就是正在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今天的青年人就是明天的老年人,从长远考虑,实现“健康老龄化”不仅仅局限老年人,因为人的一生就象一个链条把各个年龄段一环环串联起来了,老年不过是青少年的延续。因此,实现“健康老龄化”始终把开展全民健身,并从出生期健康教育做起,当成一项重要工作去做。现在学校体育也在为“健康老龄化”方向而作出改革,体育课不单纯叫体育,而改名为“体育与健康”,国务院、教育部也大力倡导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因此,要实现“健康老龄化”这项系统工程,从体育视角来看,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国家政策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障

老龄化事业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龄人口的健康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重要窗口。“健康老龄化”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同样也要使大部分老龄人口达到健康状况,从质与量两个方面来衡量老龄事业的成败。所以,要实现质与量的同步提高,政府要重视老龄化事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保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权利,体育活动场所神圣不可侵犯,倡导体育休闲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扶持休闲体育产业,从而引导全国人民进行全民健身,形成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的,不只是为现在的老年人着想,也是为未来的老年人着想。因此,“健康老龄化”的工作应当从幼儿、青少年时期开始抓起。

3.2 街道、社区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开展体育事业的重要舞台

通过街道、社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龄人口普查工作。摸清全国老年人口人员分布、数量、男女比例、是否空巢、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健康状况、家庭生活情况等,全面掌握老龄人口现状,为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途径提供详实依据,做到有的放矢地谋划下步工作。

目前国家已明确了社区建设主要任务:“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同时也明确了“社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4]。既然政府明令加强对老弱病残的社会救助与福利服务,体育法又规定了体育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体育具有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功效。所以,街道与社区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改善老弱病残现状,以及预防老弱病残的后续发生,把体育当作一项重要的福利来服务老年人,让社区的老年人通过各种各样合适的体育娱乐活动强健身体,消遣孤独,愉悦心情,最终实现“六个老有”。

社区体育要真正落到实处,首先,在社区里面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社区工作人员懂得如何运用体育服务老年人。其次,将社区体育工作与其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主动组织各种各样社区体育活动来服务老年人。在具体操作方面,加大体育宣传,添置运动器械,修建体育设施场地,开展创建“文明街道、康体居委、健身家庭、体育个人”活动,逐步把居民楼组变成康乐的“体育大家庭”,在社区体育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中,可采取街居共建、街校共建、居企合作、连片协作等多种途径发展模式,以推动社区体育服务有效持续的发展[5]。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健康老龄化”。

3.3 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桥梁

学校体育是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桥梁,也是终身体育实施好坏的关键环节。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学校体育直接影响老年体育的开展和“健康老龄化”的实现。从终身体育看,学校体育不仅要解决青少年掌握体育技能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今后老年时期体育意识习惯坚持的问题。学校体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掌握科学体育健身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另外,《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学生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目标导向,即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习惯,形成系统、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所以,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要加强改革,学校体育课程真正贯彻好“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剔除竞技性强的运动项目,增加更多大众性项目,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培养学生走入社会后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这样才能为“健康老龄化”夯实基础。

我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传统模式,一般都是以自然班为单位,体育科组、系部老师传授较少的运动项目技能。而一个自然班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基础肯定不同。所以,少数学校针对传统授课的各种弊端,开始创新教学模式,全校范围内开展体育俱乐部,增加授课内容,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运动基础选择上课内容、上课老师、上课时间、甚至上课地点。这样就更大程度保障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了体育课的效率,让学生更好的能够在校期间掌握2—3门运动技能,也更好的培育了学生的体育习惯,让这种体育习惯延续至老年时代,服务于社会及本身的“健康老龄化”。

3.4 家庭健康生活方式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环节

“健康老龄化”的实现,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和社会投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家和万事兴,如果一个国家、社会,大多数家庭不和谐,家庭成员身体不健康,整个社会大局面也一定不和谐。所以,在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下,社会积极倡导实施老龄体育事业下,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督促参加体育锻炼,改变以玩麻将、扑克、电游、看电视长时间占据闲暇生活的不良生活方式,形成一种家庭体育消费、家庭体育娱乐的健康家庭氛围,从而实现生活健康化,家庭健康化。

3.5 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个体作用

中国向来重视家庭养老,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老人长期卧床,对家庭成员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是一种较大折磨。中国有一句古话:“家有一老,是一宝”,如果人们以一个健康的身体、心理步入老年,无论对家庭还是自己个人都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事,然后坚持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身体衰老是人的生命历程的必经之路,老年人要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保持积极向上、科学锻炼的生活方式。老年人应该进行积极的思想革命和观念更新,充分认识体育价值的多元化,不仅能够益身、益心,还能益家、益国。人变老的自然规律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人口老龄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年人不健康。如何通过外因体育锻炼推迟和延缓人们的衰老,保持老年健康,尽量达到无疾而终,最终实现“健康老龄化”。在公元一世纪,罗马学者科尔涅利•采利斯就建议:“一个人应当过各种各样的生活,城乡交替居住,常接触大自然,但要尽可能地多从事体力活动,因为游手好闲会使身体变弱……”。美国医学结果表明:70岁的人如果每周锻炼时间达3小时,便会感到自己格外年轻[6]。老年人主动参与适度体育活动,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寂,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理想途径。

4 结语

“健康老龄化”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国家政策焦点。体育、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法制、伦理等都是“健康老龄化”这一社会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对于“健康老龄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体健康上,同时也体现在全民整体的社会生活健康上,诸如净化社会风气,降低犯罪率,优化邻里社区关系,促进社会文明。在“健康老龄化”的指引下,上至国家各级政府、各关工委、工会、街道、社区、学校,下至家庭、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性,切合实际的实施各种体育方法和手段,推进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的发展,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稳定地发展献计献策。

[1] 黑龙江省统计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伊春市养老服务业的建议[EB/OL].http://news.hexun.com/2013-12-11/160486164.html.

[2] 田雪源.跨世纪人口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 杨俊全.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 裴立新.我国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老年体育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22(3):23-27.

[5] 张怀波.老年人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59-61.

[6] 汪文奇.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中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25-27.

Research on "Healthy Aging" of Popul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 of Sports Perspective in China

LI Wen-pu

(PE Department of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3, Hunan, China)

Because of the emergence of low birth rates, longevity, and population ag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t is imminent to resolve this conflict. At pres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should be mastered, and also a clear social consequences that might arise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find a way to avoid adverse social consequences. In this paper,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was detail studied. It is suggested that: healthy aging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deal with an aging society; sports is significa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healthy aging", delaying aging and active aging.

healthy aging; sports perspective; countermeasures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促进湖南省“健康老龄化”实现的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TW00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健康老龄化”的体育干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YBB019。

黎文普(1976-),湖南宁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学。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老龄事业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