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掺和”儿女的婚姻
2014-12-05
马老师:你好!
最近我的老友可发愁了,她的外孙女小娟离婚了。老友年逾古稀,阅历丰富、洞察世事,当年外孙女曾经请她把关选择女婿。
这两个年轻人可谓电视剧《新结婚时代》和《双面胶》中“孔雀女”与“凤凰男”的结合。男方来自贫困山区,是家中长子,某著名军事院校在读博士。小娟从小生活在大城市,家中独女,职业是一名白衣天使。
见过几面后,我的老友认为男方是个努力上进的年轻人,还非常孝顺,大学毕业参军后工资全部寄回老家,同时供养读硕士的弟弟。老友当即表态愿意腾出房子给外孙女当婚房,两个年轻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很快,生活给小两口出了不少难题。男方家人不断提出金钱要求,不但要男方一次性付清父母“晚年生活费”,还要长兄长嫂负担男方弟弟的婚房。为钱财的事情,小夫妻俩一直磕磕碰碰。不久小娟生了一个男孩,可是公婆竟然一点表示也没有,甚至没说一句暖心窝的话。小娟心里感到非常悲凉失望,加之看到丈夫对婆婆唯唯诺诺,联想到之前与婆婆的种种不和,决定离婚。小娟的父母也觉得女儿受了委屈,自然支持她离婚。
虽然摆脱了如同无底洞般“啃小”的亲家,可是看到牙牙学语的孩子,一家老少并无欢颜。老友也为自己识人不清茫然无措。她不明白,她年轻时能摆脱家庭的干扰,大胆地追求幸福的爱情,60年过去了,一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却在婚姻问题上摆脱不了父母和家庭的影响?这到底是谁的错,这个时代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读者:克敏
克敏女士:你好!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伪装的,但只有婚姻是伪装不了的。平时我们看着很好的一对夫妻,时间不长就离婚了。这就是因为在婚姻和家庭里每个人都不想再伪装自己,都表现出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社会上有压力,如果在家里还不放松就太累了。但是如果两个人都强调自己的个性,都像个小孩子一样互相不包容,就会导致婚姻的破裂。虽然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婚姻却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所有不适合婚姻的东西都会暴露出来。现在有些年轻人,不懂得甚至是不屑于去包容,合就合,不合就分手。这导致了年轻人离婚率不断上升。
虽然说离婚不见得是坏事,人们都在追求婚姻幸福,不愿委曲求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家庭不断地裂变,整个社会也会风雨飘摇。对个人来讲,不管你是什么理由离婚,离婚都会给双方造成程度不同的伤害,这种创伤的治愈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可能是一生。
过分疼爱儿女是一种破坏
结婚,是两个家族的事情,所以,父母在儿女婚姻中的角色就变得尤为重要。明事理的父母,是儿女婚姻的润滑剂,瞎掺和的父母,则是儿女婚姻的“搅屎棍”。但是,面对自己一手抚养成人的子女,真正理智的父母少之又少。对于子女的婚姻,他们觉得自己是“过来人”,本着“为你好”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喜欢指指点点,这样的父母其实不在少数。
如今,父母事事插手是75后、80后婚姻解体的原因之一。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结婚是子女羽翼丰满、独立生活的开端,而是继续包办、干预小家庭的生活。甚至出现了儿子新婚之夜,婆婆进洞房为新人盖被子;第二天早上,婆婆又进房间拉窗帘、叫起床的事情,导致新婚生活从第一天起就布满了乌云。遗憾的是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的丈母娘或婆婆有孩子小家庭的钥匙,经常不打招呼就开门为他们打扫卧室,引起媳妇或女婿的极大不满,认为这是对隐私的侵犯,从而在婚姻中埋下了“地雷”。
此外,外遇危机、家庭暴力、财产纠纷、孩子抚养矛盾也是婚姻家庭咨询的热点。让人感到可惜的是,许多当事人看不清婚姻危机的真实状况。其实,往往不是外遇或者财产纠纷导致婚姻裂痕,而是婚姻先有了裂缝再出现矛盾,如果当事人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80%的情况下可以化解危机。还有,许多当事人婚姻亮起红灯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努力挽救,而是想方设法保全财产,甚至父母也帮着子女一起转移或隐藏财产,以便在离婚时争取更多的物质利益。这些错误认知让婚姻变得更加脆弱。
只有真正理智的父母才会用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子女的婚姻。一开始以保护婚姻为主。在子女有了纠纷的时候,能够客观地分析处理,甚至运用技巧,即使错不在自己的孩子,也先从批评自己的子女入手,以便更好地解决矛盾。遇到实在不能调和的矛盾,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子女的婚姻还有没有可能维持,在不能保护的情况下,只是提出建议,并不过多干涉,表示尊重双方的意见。婚姻解体后,仍然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子女在婚姻中的对与错,不骄不纵。任何时候,都有一种长者风范,对待自己的前女婿和儿媳,能够用平静的态度相待。
我觉得,父母要学会摆正自己在子女婚姻中的位置。无论对于家庭的和谐,还是对于纠纷后的处理,父母的态度都至关重要。父母对子女,倘若做到关心、不溺爱,建议、不干涉,给子女一片澄净的天空,子女自然自己会去描绘生活的蓝图,即使涂了重画,也保有自己的特色,父母代握画笔,终归不是自己的生活。
给子女驾驭幸福的能力
曾经有一位经济大师说过,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已不仅仅只是衡量这个国家的经济指数,更重要的是评价这个国家的国民总体幸福指数。在把幸福指数当成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有前途的今天,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双父母、每一个孩子都会把是否会获得幸福当成衡量自己人生是否有价值的标准。
现在的家庭教育可能给了子女很好的参与生存竞争的技能,但却欠缺了让他或她能够成为一个好丈夫或者好妻子的智慧,现代社会的父母可能给自己的子女提供了尽可能好的物质条件,但却从来没有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珍视,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最重要品质。
你的老友要教给自己的外孙女驾驭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给予,更无法继承的。想要子女得到幸福,你一定要懂得给子女一种可以获得幸福的教育,这将是家庭和长辈所给予孩子的最大贡献。一旦子女掌握这种能力,无论是复婚,还是再婚,一定能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会善待生活善待婚姻,成为拥有健全心理素质、成熟人格的人。
马志国
(责编:孙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