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剃头匠,告别手中“家伙什儿”
2014-12-05丰鸣
丰鸣
虽然是一副消瘦的面庞,但那精神永远是矍铄的。他身体一向挺好,8年前拍过电影《剃头匠》。随后,影片获得第5届印度浦那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上海电影节新闻传媒大奖、第37届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孔雀奖”等国内外大奖,而以93岁高龄出演影片中主角“敬大爷”的他,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年长的主演。
90多岁时,他还坚持上门为老主顾理发;就在去年,老爷子还给国外远道来的朋友剃过头。
然而,10月20日,靖奎因肺炎住院,第二天经抢救无效去世。
他,享年101岁,从业80余年,曾为梅兰芳、傅作义等人剃头。他被人称为“京城最老剃头匠”。
对他而言, 17岁开始学剃头手艺,一直做到95岁左右,这么干为的并不是钱,而是因为“他看重的是自己价值的体现” 。据他二女儿说,以前靖奎经常骑着三轮车上门给附近的老主顾剃头刮脸,剃头费最高也就5块钱。在他外孙李根印象中,姥爷“不争不抢”,性格随和,待人热情,善交朋友。“姥爷最常告诉我们晚辈的是,不要做坏事。”
他一生从不为输赢计较,心里宽敞——这也许就是他长寿的原因吧。
采访过他的媒体记者说,靖老爷子生前就住一间9平方米小屋,两张床,一台电视机,一台冰箱,一张圆桌,一个老式立柜,还有墙上的照片和画像,这是他的全部家当。家里订了一份《北京晚报》,他每天都拿着放大镜从头到尾看一遍,看完报纸后再看书,虽然挺费劲地举着放大镜,但靖老爷子乐在其中——因为他喜欢看报纸,对外面的什么事情都知道,一点不糊涂。他还常常劝年轻人:“你们年轻人千万得记着,遇上事情,别斗气,心要放宽些”,“现在的人跟过去不一样,都火气大,所以遇上事儿了,别较劲。比着我的岁数活,看你们做得到不。”
从17岁他来到北京市区做剃头学徒工,到20岁出师,后来他开始自己经营理发店。此后,在地安门和清华园开了两个理发店,剃头、刮脸、按摩等传统技术活儿样样都有,顾客盈门。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靖老爷子把两家理发店上交国家,从那时起他每日骑着一辆26自行车,开始了走街串巷给人理发的生活。而这一干就是50多年,后来自行车也换三轮了。因为他后来一直居住在景山西街的高卧胡同,所以什刹海附近的街坊对他都很熟,在什刹海吆喝一声“靖老爷子”,无人不知。这么多年来,常有熟客专门去老人家找他理发。
靖老爷子有6个子女,3男3女,生前他与长子和大女儿同住。生性平和的他也有自己的念想,就是不愿放下剃头手艺。他常说,只要自己还做得动,就不会“挂刀”。但岁月毕竟不饶人,今年9月,靖老爷子叫来关门弟子张德禄,将装有两把剃头刀一块磨刀石的工具袋放至张德禄手中,郑重地说:“一定要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现在,张德禄回忆起来,靖老爷子让人敬重的不光是手艺,还有做人的准则:“不管剃刀下那人的贫富贵贱,手法不变,劲道不变。”
“谢谢啦,我这一年过得挺好的。”这是今年3月北京电视台采访靖老爷子时,他说的话。然而,现在靖老爷子终于彻底告别了手中的“家伙什儿”,平静地走完自己传奇的一生。
(责编:萧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