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色引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研究
2014-12-05吴婷
吴婷
摘要:由于高校网络的高度普及和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自由表达言论观点的强烈意识,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常态化工作。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舆情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能力与技术的同时,应该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与思政教育引导机制,以求有效化解齐发性、多发性、复发性的舆情危机,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网络氛围。
关键词:网络舆情;角色参与;舆情治理;角色引导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空间中的个人、组织及群体间的互动不仅仅只是在虚拟世界中激起涟漪。高校网络,作为高校师生表达意见、抒发情感、交流观点、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其对高校的整体氛围、社会形象、治安稳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当前层出不穷的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的多发性、复发性特点提醒我们,单一针对某一事件进行的网络舆情监控及事件处理已经不能有效杜绝和防范不良情形的重复发生,需要从网络舆情参与者的角度入手,分析构建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中的角色分类
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个体参与公共事件和热点事件的观点、态度、情绪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角色参与。
1.根据角色主体参与的网络舆情的阶段不同,可分为舆情的发动者、舆情的传播者和舆情的干预者。[1]其中,舆情的发动者在舆情发生阶段通过信息发布制造了事件,传播者通过浏览信息、发表意见评论、转发传播等方式将舆论范围扩大,干预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说明、解释和处理就舆情的发展及走向进行干预。
2.根据角色参与对舆情发展影响的强弱不同,可分为主导型的参与者、跟随型的参与者、围观型的参与者。其中,主导型的参与者指的是通过创设或发表议题,主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左右并引导舆情发展的舆情主体,主要包括意见领袖和网络推手。跟随型的参与者主要是被动接受主导型参与者意见的参与主体,包括事件的评论者、跟帖者。围观型的参与者包括事件新闻的浏览者、关注者。
3.根据对角色参与的干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角色赋予、角色引导和角色再造。其中,角色赋予指的是通过一定行为,赋予网络舆情参与者特定角色特征的干预方式;角色引导是通过对网络舆情的跟踪分析,对参与者的认知和判断进行引导的干预方式;角色再造是通过教育途径,改变或加深角色参与者对自身的认知的干预方式。
表1网络舆情中的角色种类
划分依据角色分类特征表述参与阶段舆情发动者信息发布制造事件舆情传播者扩大舆论影响范围舆情干预者影响舆情发展走向影响强度主导型参与者意见领袖、网络推手跟随型参与者评论者、跟帖者围观型参与者浏览者、关注者(续表1)划分依据角色分类特征表述干预方式角色赋予赋予特定角色特征角色引导对认知和判断进行引导角色再造通过教育途径进行干预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辨别与现状剖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征
针对网络舆情的概念,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 。“网络舆情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对其关心的公共事务尤其是社会热点话题所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2]。也有类似的观点:“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在此概念基础上提出的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内,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4],主要指“高校内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紧密相连的一些网络载体上所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意见、情绪和言论等”[5]。
综合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手机终端和新媒体,本文认为,网络舆情是网民在网络空间、新媒体终端中就公共事件和热点事件形成、表达及传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高校网络舆情,就是大学生群体在与校园相关的网站以及受大学生群体关注较多的网络空间、新媒体终端中所表达、传播的情绪、态度和观点。
作为和谐校园的“晴雨表”,高校网络舆情由于参与主体的年轻化、新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技巧的高水平化、对新思潮新文化的高接受度、受众面参与性的集中化,较之一般公众更容易形成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即时性。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媒体舆情,公共事件一旦出现,网民就可以借用网络空间和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开放性,进行转载和传播,发表各种相关信息,表达言论、情绪和态度,继而迅速产生有关事件的网络舆情。[6]
2.匿名性。虚拟的网络社会可以使网民在无需表露身份的情况下表达观点和态度,这种低成本性、随意性和扩散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激发网络舆情的重要动力源。当然,网络舆情的匿名性是相对的,在网络技术的甄别下,任何匿名的网络舆情实际上都是可以追踪溯源的。[7]
3.迅速性。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和新媒体的高接受度、高应用性和高集中性,使得一旦有能引起这一群体关注度和兴奋点的新闻信息,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传播。
4.互动性。网络舆情一旦产生,就会引发网民与网民之间、网民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还可以作用于现实社会,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促进现实事件的有效化解,还可以实现与纸质等传统媒体的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事件信息的扩散和累积。
5.情绪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突发性事件,人们会出现情绪冲动。网民同样如此,在公共事件发生后,他也可能会将网络视作排解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渠道,因而在网络上经常会出现多种非理性的情绪、态度和意见。[8]
6.极化性。公共事件发生后,网民之所以能聚集在一起,除了满足信息知晓欲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事件有相似的观点,并在不断的讨论和交流中逐渐得到强化,进而使网民对其认同的观点深信不疑。这就是群体极化。endprint
·教师与学生·基于角色引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研究(二) 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影响
1.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多元文化冲击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导致青少年对不同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大学阶段恰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中形形色色的负面思潮和观念充斥其间,极易动摇和破坏大学生经过前期教育而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网上交往中多元文化价值的共存以及网上生活对技术价值的极度崇拜,容易动摇现实社会主导价值在大学生心理上的权威地位,就会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年陷入价值选择的困惑,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错位。
2.空间主体的人格缺失、自由行为和自律危机对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网络社会在人际沟通上的虚拟性很容易使大学生从中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对其产生依赖性,未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这样就容易使之趋向于社会分隔化与人格孤立化。网络的自主性特点,使网络主体的行为得到充分自由的实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即时发布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人们可以自由集结和组合,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有效的网络行动。与此同时,虚拟的网络主体,由于不受传统社会中诸如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的约束和控制,其自由的行为很容易滑向绝对自由的陷阱,导致网络主体行为失控。
3.道德失范、文化危机和行为失控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网络空间中,由于剥离了一系列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无法被传统的社会舆论监督和评价的,不具有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所具有的完整性和充分性的,虚拟的、间接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道德主体的淡化导致了网络道德观念的虚无和淡化,网络道德出现失范的现象。与现今网络盛行所对应的是并未确立起一套公认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网络空间亚文化盛行和社会失范皆由此而生。由于大学生对这种虚拟性存在误解,把虚拟性混同于虚幻性,因此对“虚幻空间”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现实空间,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生态文明危机问题的不同态度。上网的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丑与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态下得到宣泄。
(三)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由于高校网络的高度普及和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自由表达言论观点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常态化工作。校园网络的监测管理、网上信息的公开透明、舆情事件发生后的积极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和技术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把握了校园舆情动态,第一时间捕捉到舆情苗头,及时、妥善处理了一系列舆情热点和突发事件,塑造了良好的舆论形象。
然而,在高校网络舆情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监管的同时,一系列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在各大高校呈现出齐发性、多发性、复发性特征。这类事件提醒我们,应该正视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针对短板寻求有效、长效的监管机制。
1.网络舆情的监管对象仍主要集中于校园网络平台。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广泛,除了一般的校园网络平台(校园网、校园新闻网、团学组织网站、BBS等校园网络媒介),还包括其他深受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社会BBS、博客、社交平台、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手机等新媒体终端。较之传统的校园网络平台,在高校舆情传播中手机终端、新媒体等网络媒介的采用越来越多,这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信息采集、信息识别及处理的能力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思政教育者在网络舆情的角色引导中往往处于被动。网络舆情的周期一般经历“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9]或称“发生、传播、干预、平息”[10]四个阶段,本文从主体角色参与的角度将之整理为“形成、传播、干预、平息”。当前高校针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介入,往往处于传播的中后期阶段,在信息处理中,也主要是被动地就舆情事件进行解释处理。在舆情治理过程中缺乏有力的“舆论领袖”,没能占据控制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3.网络舆情在监管之余缺乏有效的引导教育后续措施。虚拟社会的群体伦理是按照“初始共识→社群原始规则→特定冲突→新共识→新伦理规则”的规律构建的[11],因而在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过程中,参与者个体的角色意识及角色参与对于舆情的形成和转变有着关键的导向性作用。当前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关注点多数集中于针对热点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处理、防范疏导上,缺乏对隐形类似事件“隐患”可能再次“复发”的根本性治理,仅仅依靠网络空间的单线治理,缺乏在线下就相关群体做好类似事件的角色引导和思政互动教育。
网络舆情的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的构建规律告诉我们,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应该与线下教育结合起来,依托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系统和思政德育教育平台,硬软件配备,线上线下互动,前期监控与后续辅导相结合,及时更新网络舆情的发展媒介,紧密捕捉网络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角色参与特征,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一)构建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
基于上述分析和认识,本文认为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和管理,需要在把握网络舆情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构建规律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见图1),结合舆情信息系统的硬件技术和思政德育引导的软件手段,既注重对网络舆情事件本身的实时监控及有效处理,又能通过对类似事件引发的伦理规则构建路径的整理分析,对相关群体和大学生开展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图1网络舆情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构建规律的内在逻辑匹配
为此,高校需要集中一定的物质资源和优质团队,打造“舆情信息系统”和“舆情德育平台”两大平台,通过“线上信息处理”与“线下德育辅导”这一“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结合(见图2),解决单独依靠网络这一“单线”治理手段可能造成的短视及弊端,通过虚拟和现实的二维空间相结合、舆情发展的周期环节与群体角色参与的干预手段相匹配,实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标本兼治”,切实占领网络教育的主阵地和制高点。endprint
1.舆情甄别与角色赋予
在舆情形成和传播的初期阶段,在利用“舆情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手段有效捕捉、甄别舆情动态的同时,积极培养“意见领袖”参与舆情发展,有意识地在舆情形成和传播的初期赋予正向的角色参与,参与网络伦理的冲突,制造积极的正向影响,减少负面影响。
2.舆情分析与角色引导
在舆情传播阶段通过“舆情信息系统”跟踪收集信息,并将舆情事件的情况与舆情德育平台进行共享,进行舆情信息的有效分析,并将舆情分析的结果通过“舆情德育平台”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舆情参与者进行积极的角色引导,促进正向的新共识的达成,从而干预舆情发展的进程。
3.舆情反馈与角色再造
在就舆情进行干预后直至舆情事件的有效解决,即在舆情平息阶段,应将舆情事件加以总结和汇总,充实信息系统的关键内存。同时,提炼事件中的伦理冲突,强化达成的新共识,通过舆情的反馈和后续德育教育,实现角色再造,构建舆情参与群体针对类似事件的新伦理共识,即成为对之后可能产生
图2基于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
的类似事件影响的潜在“意见领袖”,对处理类似事件的角色赋予形成反哺机制。
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实质是强调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时刻掌握主动权,依托虚拟的网络空间与现实的教育平台相结合,通过在舆情形成、传播、干预、平息各个阶段的有效监控和积极参与,通过对一个事件的处理梳理类似舆情事件的干预方式,覆盖一类群体的思政教育,达到一个高校网络空间的自主净化和良性互动。
(二)实施策略及保障机制
1.提升学生群体在网络实践过程中的主体自觉意识。
网络教育要疏堵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注重大学生作为思政工作主体的“内化机制”,将主动权赋予学生自身,强调自觉和自律,发展他们对信息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并加之适当的引导和监督,使得他们在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和多元文化时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选择。
2.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资源拓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阵地建设。
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来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才有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思政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因此,应构建思政网络体系,开辟思政工作的虚拟阵地,主动占领德育教育的虚拟阵地。
3.加强网络空间的引导,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
实施网络空间下大学生精神治理和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包括专职教师队伍、学生骨干、学生党团员和班级导师队伍。他们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时他们能熟练地使用网络,及时通过网络途径发现学生思政工作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4.健全对网络和新媒体终端舆情监督预警的管理机制和处置措施。
高校通过对校园互联网、移动互联终端、网络新媒体监管的硬件技术和软件能力的升级,扩展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覆盖面,加强网络舆情监督预警水平,加强高校思政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将校园网络空间的净化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保证网络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小结
在新的形势下,在网络日益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及机遇。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缩短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时间,并为他们创造了个性化和社会化学习的条件,提供了认识社会和扮演社会角色的便利,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机会,从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角色扮演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网络交往导致大学生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引发大学生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芜杂和文化导向的缺失容易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导致高校大学生对不同文化与价值选择的困惑,反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带来消极影响。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中,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能忽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大学生网络空间的精神治理与思政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学校网络文化氛围,开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傅亚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化逻辑及有效监管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
[3][4][6][8][11]李尚旗.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其管理[J].学术论坛,2011(2):183.
[5][7]胡玉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32).
[9]宋海龙,巨乃岐,张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16.
[10]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0(11):7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