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路径
2014-12-05李辉
李辉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和美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聚同化异,其共识共为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美国大学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显性表现,隐性地诠释着当今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应有的理念、模式和路径。教材是人才培养中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教材建设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以教学资源建设这一事物的内部核心因素推动、呈现、实践着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及教学行为。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教材建设;美国大学;启示;路径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人才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1] 教材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最基础、最具体的要素和资源,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建设内容。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今天,对内涵式发展中教材建设的理念、模式和实践途径进行研究,是高等教育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教材对内涵式发展的作用
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诠释着一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如何保障人的培养”的命题。教材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内涵式发展的建设内容,其在推动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同样也诠释、支撑着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
其一,密西根大学认为:“大学是知识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载体;大学的功用既包括知识的传承、创造和应用,也包括个性的人(既可能成为领袖,也可能只是公民)的培养。”[2]这一理念体现了密西根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1984年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发表的《重建遗产》报告中指出:“谁也不能确切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为未来所做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狭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任何一所大学在实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选择通识教育,其教材建设就应从培养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角度,依据教学需求,树立全面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建设的教材建设观,使教材建设确保每一名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专业知识教育等方面接受优质资源的教育并打下宽厚的基础。
从“培养什么样的人” 视角审视内涵式发展下的教材建设,教材建设的理念应对学生在价值观念、历史视野和认知风格方面均有培养,支撑实现真正的通识教育。[3]教材内容的建设核心是能够培养学生四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应该能提供一种从定性和定量上分析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认识概念的能力;其次,应该提高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积极学习和解决新的问题;第三,应该能够鼓励和帮助提供一种个人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广阔教育,使学生更好地联系并理解他们的社会、他们的世界和他们的过去;第四,应该能提供一个基础,保证他们能够得到自身的完善和实现个人的最高价值。[4]
其二,麻省理工学院首任校长威廉·罗杰斯,在解释“如何培养人”这一命题时认为:最完善实用的教育,应该以自然科学定律和定理为基础,并且应该与细致的观察、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广泛的通识教育联系在一起。[5]可见,大学的教材建设需要构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培养相互融通,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融通,教学与科研相互融通的“三融通”知识传授体系。同时,教材建设还应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挑战当下和充实未来的领袖或公民”。
从“如何培养人”的视角审视内涵式发展下的教材建设,在教材质量的科学水平方面,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体现其先进性;能完整地表达本课程应包含的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结构严谨,体现其系统性;能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概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阐述理论,对实践具指导作用,体现其理论性。在教材质量的教学水平方面,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适中、举例应用恰当丰富,呈现其教学适应性;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便于进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支持对学习对象创新能力的培养,呈现其认识规律性。
·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路径其三,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是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典型代表。1943年发布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宣示,通识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此种人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能清晰地沟通思想的能力、能做适切明确判断的能力,以及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哈佛大学的培养理念主要通过课程设置来具体体现,通过实施学分制进行具体教学组织,作为支持通识教育的制度,解决了“如何保障人的培养”的问题。
教材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从支撑通识教育、解决“如何保障人的培养”的视角审视内涵式发展下的教材建设,其教材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巩固教学规律、规范教学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呈现,反映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做到任务明确,依据知识的先修后续关系,有序组织安排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其次为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教改趋势——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及反映通识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内容,在现代大学教育的教材建设中均应有集中的体现,也是实施学分制下教学内容的具体落脚点。第三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培养质量——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单元和体系的具体集成,也可理解为是教与学过程的具体标准和检验依据。标准科学,结构优化,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遵循与实施无疑会确保效果,提高质量。
二、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路径endprint
美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共识共为对我们的启示,我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以及教材的固有属性告知我们: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加强教材建设其视界、路径可聚焦在以下方面。
1.树立科学的教材建设理念,突出教材的人才培养功能
教材建设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先进的教学观,体现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贯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贯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贯通,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育人功能需求。教材建设以新的专业目录为依据,适应培养需要,保障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身条件、发展需要,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选择学习课程、学习方法,以及可以跨学院选择修读专业。保障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教材建设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最终能够确保每一名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受到优质的教育和打下宽厚的基础。
实践证明,教材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导向作用。纵观世界著名大学,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所以成名,极为重要的标志是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并拥有用于培养人才的大量的优秀教材和科学著作。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部教授雨宫好文认为:“为了提高学生质量,培养思考能力,其核心就在于教科书的编写上。”[6]
2.把高素质的教材编写队伍作为教材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材的编写队伍是教材质量的关键,编者团队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材质量的优劣,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传帮带的教材编写队伍是教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梯队特征应是,以理念先进、学术造诣深的老教师为基础;以基础知识扎实、科研水平优秀、教学业务过硬的中年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为补充的三层次教材编写师资梯队。教材编写队伍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1)在政治思想方面,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政治立场坚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能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2)在业务方面,对国内外教材建设理论研究成果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对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有与时俱进的把握,对学生通过教材掌握知识的认知规律有较好的掌握,能够驾驭编写教材的先进性、系统性、理论性以及教学适应性等。同时,对同类教材的优缺点有深刻认识。(3)在学术方面,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能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能预测学科发展的趋势,有自己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并掌握学科最新的前沿成果,具有创新内涵的精神和思维方法。(4)在实践方面,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更要具有指导学生实验、实习、工程实践、科研训练的实践教学经历。善于把教学、科研和专业实践的成果整合到教材中来,且文字表达能力较强。
3.以分类建设为策略,突出教材的特色发展
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强调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实践。不同类型高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其相适应,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教材就是典型代表。就教材建设而言,在实现不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需求的推动下,在实践对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传授三方面培养功能的过程中,突出教材的特色发展。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其知识结构力图实现知识的精深、广博,知识内容的学科融合交叉,体现通识教育;教材的内容在呈现课程相应主体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应反映相关学科教学内容所需的交叉融合,突出知识结构的繁殖力和迁移力;先进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得到应有的展示;前沿性的教学、科研成果得到应有的显现。同时,从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视角,提倡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术争鸣,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批判性学习等。
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以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为特色,其知识结构易宽不易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兼顾。据此,教学型高校的教材建设更应遵循教育的实践属性,在对理论内容进行叙述的同时,尽量多地说明该理论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更应突出传统纸质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建立信息化资源素材库等形式建设和呈现教材,学生在学习主教材,利用辅助教材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掌握理论知识,体会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
工程技能型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具有较为具体的专业理论知识,密切结合理论所对应的专业技能和岗位业务知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针对其知识结构突出技能性和实用性,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材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教材建设尤其应反映工程实践性、技术应用性。适应情景教学形式的案例教材建设是其特色所在,教学所需。
4.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才作为教材建设机制创新的动力源泉
在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进程中,教材在实现“保障人的培养”的功能过程中,创新教材建设的模式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建设。首先是教材的内容建设创新,应着力支撑“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内涵式发展鲜明的提出,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一客观诉求加之教材应具有的教学适应性,从组织教材理论知识的角度审视教材的内容建设,应从生产一线工程实践现象中阐述其理论原理及相关知识体系和知识点;教材内容建设的素材应来源于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工程问题,工程问题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的形式作为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呈现;同时,教材的建设内容通过吸收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反映最新的教学改革成就、引发学术争鸣、显示批判思维等方面,体现新知识、新思维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展现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其次是教材建设成果的呈现形式创新。当今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再是教材呈现的唯一经典形式,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材、教学资源库等立体化教材,以及MOOC课程教学下的教材形式,均是现代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形式的聚焦和热点,其教材形式日新月异,快速更新,目标是使学生在利用喜闻乐见形式的教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应有的课程教学效果。endprint
5.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教材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
现代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综合为主的态势,学科之间的发展也是交叉纵横、相得益彰。这种学科间知识体系必要的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正如“人工智能之父”和框架理论的创立者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所述:“如果只用一种方式了解某样事物,你就不会真正了解它。了解事物真正含义的秘密取决于如何将其与我们所了解的其他事物相联系。通过联系,你可将想法内化于心,从各种角度看问题,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才是思考的真谛!”因此,教材建设应突破单一学科体系的限制,以综合性跨学科的视角,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教材体系,拓展学生了解、掌握不同学科知识内容的视野,培养学生用跨学科的思维、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材建设在教学实践中的目标就是为学生根据兴趣跨课程类型、跨学科(专业)自主修读课程,实现学科交叉、复合培养,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同时可为多学科背景下的协同创新提供保障。这样的教材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威廉·罗杰斯校长所认为:“MIT应该向学生传授所有为工艺提供基础和解释的科学原理,而不是传授能在工场学到的技能的运作和细节。”[7]
6.教材建设的产学研结合是校企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教材建设的产学研结合是高校培养人才,企业提升员工业务理论水平、工程创新能力的理性共为。产学研拥有优势资源的主体间,以满足彼此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教学资源的深度共建与共享,是聚同化异的结合点、是育人文化的维系处。
香港理工大学的专业规划,首先需经过学系的咨询委员会充分讨论,提出新课程建议,以得到工商界及政府代表关于“新课程是否针对社会的需要”的意见。主要看新课程是否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大学的角色、发展方向、使命?课程需要的资源是否合理?大学是否可负担?大学是否有足够的专家支持新课程?若要向外招聘专家是否容易?等等。其成功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启示我们:教材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产学研结合不仅是方向,更应该是人的认知规律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对教材建设的客观要求。
不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还是工商企业界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的需要,就理论课教材和实践(实验)类教材而言,在组织理论课教材内容时,正确处理“教与学”、“学与用”、“用与研”的关系,使教材内容既保持基本理论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又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生产适用性。实践类教材要以基于问题的实践训练为主线,系统构建知识学习、思维训练向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迁移的模式。首先,围绕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素质要求设置问题情境和实际工程应用场景,在问题背景和工程需求的牵引下,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力求达到解释、解决生产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效果。其次,将工程应用案例融入教材,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实际案例,化抽象于形象,变枯燥于生动,使复杂变简单。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3(1).
[2]邬大光.世界一流大学解读——以美国密西根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3][4][5][7]朱燕飞,石云里,陈长荣.从MIT看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6]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