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SO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向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4-12-05杨振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意向特质态度

杨振华

(湖州师范学院 商学院,浙江 湖州313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知识资本化时代的到来,创业孕育而生。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各职能部门不仅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还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出路。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也在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自谋出路来缓解其就业压力。相关研究表明,虽然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对创业持有积极的赞成态度,但只有很少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在毕业三年内进行创业,也就是说,有积极创业态度的大学生不一定具有明确的创业意向,创业态度与创业意向不是等同概念。本文对个体背景变量在大学生创业意向上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验证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及模型的拟合度。

一、模型构建

国内外学者构建了许多研究模型来探讨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如创业事件模型和行为计划模型。创业事件模型由Shapero和Sokol共同提出,他们认为创业意向受到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等因素的影响[1];Ajzen提出的行为计划模型(TPB)中指出,决定行为意向的3个主要变量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2]。Bird认为创业意向主要受到个体本身和社会背景的影响[3]。Krueger等提出的创业意向模型中指出,价值期望、规范信念和自我效能感等3个变量是影响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4]。钱永红等不少学者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钱永红指出,在中国背景下,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可划分为两层次(个体特质水平和个体资源水平)六维度(成就动机、风险承担、自主性、创业回馈、资源获得和未来就业)[5]。向辉、雷家骕研究在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建立了ISO(创业意向-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模型,将已有研究的有关变量都统一到一个规范模型中,将影响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部分[6]。本文以ISO模型为基础,在其客观因素中引入创业环境影响因素,在主观因素中突出个人特质因素,可以看作是对ISO模型的再检验和扩充研究。

(一)概念模型

大学生创业意向指的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三年内创业的可能性,是对大学生未来是否会选择创业的一个主观判断。目前国内较为规范的ISO 创业模型的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变量主要包括个体特质和广义创业态度,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社会背景和创业教育。本文对ISO模型整体上持认可态度,但创业环境作为对创业活动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及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其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重要变量,应该作为一个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创业环境变量作为客观因素引入ISO模型,并对ISO模型中提到的其他影响因素采用了不同的量表进行检验。

与ISO模型相比较,本研究也认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但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特质和创业态度,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背景和创业环境,具体参见概念模型图(图1)。

图1 大学生创业意向概念模型

创业态度、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个体背景这4个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存在直接影响,相应的研究假设如下。H1:大学生的创业态度正向影响其创业意向;H2:大学生的个人特质正向影响其创业意向;H3:创业环境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H4:大学生的个体背景正向影响其创业意向。

创业态度与创业意向不是等同概念。创业环境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这一点已经得到不少研究的证实,但持积极创业态度的大学生不一定会选择自主创业,也不一定具备明确的创业意向。在创业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个体也会持有完全不同的创业态度,这期间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大学生的个人特质。本文主要从个人特质、创业环境这2个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基于以上分析,给出如下假设。H5:创业环境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H6:大学生的个人特质正向影响其创业态度。本文所采用的检验方法与ISO模型有所区别,ISO模型首先对主观因素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然后对客观因素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本文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主客观因素进行整体检验。

(二)创业意向客观因素测量设计

个体背景变量涵盖的范围很广,如大学生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等人口特征方面的因素均属于个体背景范畴。从个体背景研究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文献很多,但Reynold(1997)分析了PSED 1968-1987年间共150275个样本中的数据,结果发现,有些人之所以能成为创业者的原因中,99.7%的部分不能用创业者的人口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解释[7]。随着时代的变迁,以上结论是否符合当今大学生的实际值得探讨。本研究不仅以性别、学历、专业等因素作为个体背景变量,同时也将工作经历、创业经历和创业培训作为个体背景变量进行研究。创业环境是指在创业者创立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及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8]。创业环境包括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指的是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与相关的服务及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创业的影响等;微观环境包括校园因素、家庭因素及个人的社会网络、网络支持等。本文主要从家庭、高校、区域和政府等4个维度探讨创业环境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三)创业意向主观因素测量设计

个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是其内部的和外部的可以测量的特质。参照蒋雁(2008)的研究从风险承受性、积极性、内部控制点和创新性等4个维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个人特质这一变量[9]。每位创业者必然要应对和接受风险;一个创业者要进入一个行业,必然要与已存在的对手进行竞争,要具有面对竞争的积极性;控制点理论是由Rotter(1966)提出的,其认为人对有些事情的“控制”可以影响其结果[10];现实中,创新性也是衡量一个创业者是否具备创业特质的标尺。

创业态度在解释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根据文献法的研究发现,创业态度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外生态度,即金钱与股份对创业者创业意向的影响;二是内生态度,即通过创业满足个体的内部成就等需要[3]。本文从自我想法、个人愿望和个体高层次需求等3个维度分析大学生的创业态度这一变量。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方法

为了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模型,笔者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及数据收集。与传统调查相比,网络调查具有成本低廉、速度快、跨越时空、弹性较大、精确性高、固定样本等优点[11]。调查时间为2013年8月1日到2013年12月30日。问卷采用Likert七点量表测量法,1表示非常不符合,2表示不符合,3表示有点不符合,4表示不确定,5表示有点符合,6表示符合,7表示非常符合。

(二)研究数据

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其中男生128位,占42.7%,女生172位,占57.3%;年龄在18-22之间的占68%,在23-28之间的占32%;调查样本以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居多,占69%,理工类专业学生占12%,人文类和医学类各占5%,其他类占8%。调查对象主要为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根据样本IP地址显示,调查样本主要来自浙江、江苏、上海等地。

(三)信效度检验

研究采用Cronbach’sα作为测试信度的标准,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2,5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70以上,如表1所示,因此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表1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研究采用KMO 值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检验建构效度,如表1所示。创业环境、个人特质、创业态度这3项的KMO 值均超过0.7,个体背景和创业意向这2项的KMO 值略低。除个体背景外,其他各项的Bartlett’s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因此,拒绝Bartlett’s球形检验零假设,可以认为本量表及各组成部分建构效度良好。

三、显著差异与相关分析

(一)T检验与方差分析

一是,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了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4.982,P=0.026(<0.05))。在关于创业意向的三个维度中,男生较女生具有更大的创业可能、更为具体的创业规划和更为详细的创业流程,这与男性在社会上承担的角色有关。

二是,不同学历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对学历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历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407,P=0.018)。专科学生较本科学生具有更强的创业意向,研究生的创业意向相对偏低,这与以往的不少研究结果相符。究其原因与目前我国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有关。高等专科学校多以面向社会实际的应用型学科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意向。

三是,不同专业大学生在个人特质、创业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对专业与大学生个人特质、创业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专业大学生在个人特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086,P=0.016),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创业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359,P=0.010)。结果显示,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具备更适合创业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创业态度,其次是经管类专业学生。

(二)相关分析

一是,创业态度、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个体背景均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在研究假设中将创业态度、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个体背景这4个变量作为创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假设合理。由相关系数可知,具有主动积极、富于创新、自信独立、喜爱冒险、具有较强内部控制力的个人特质的大学生具备更为积极的创业意向,有过工作经历、创业经历或参加过创业类相关课程或培训的大学生与没有以上经历的大学生相比,具有更为积极的创业意向。由平均数可知,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工作经历、创业经历及创业教育均比较缺乏;尽管大部分大学生的创业态度较为积极,但创业意向普遍较低;大学生的个人特质中与创业相关的因素表现也不是非常理想;关于创业环境的调查结果表明,不管是家庭、校园层面还是所在区域、社会层面,都在创设较好的创业环境,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详见表2)。

表2 个体背景、创业环境、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均与创业意向相关性

二是,创业环境、个人特质与创业态度呈正相关。创业环境涵盖的要素较为广泛,本文主要从家庭影响、校园环境、所在区域及各级政府对创业的支持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影响最大,也就是说父母、亲戚的创业经历及其对大学生的创业帮助与鼓励能够培养大学生具备更为积极的创业态度;其次,当地文化、当地风险投资的积极参与也对大学生个人特质的形成、创业态度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校园创业文化、创业园的设立及政府的配套服务均对大学生创业态度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创业者的个人特质是影响其创业过程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也直接影响着创业态度。从创新性、积极性、内部控制点、风险承受力四个维度来衡量大学生的个人特质,虽不够全面,但具备一定的代表性。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质与创业态度呈正相关。由相关系数得知,风险承受力、创新性与大学生的创业态度的相关度最高。也就是说,喜爱冒险、自信独立、富于创新的大学生更易具备积极的创业态度;积极性和内部控制点对大学生创业态度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主动、富有亲和力、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的大学生具备更为积极的创业态度。

四、模型检验

(一)模型检验

采用Amos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模型进行整体拟合检验,参照国际通行评价标准,以卡方值(p)、卡方自由度比(CMIN/DF)、模型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标准拟合指数(NFI)、修正拟合指数(IFI)、Tucker-Lewis指数(TLI)、比较拟合指数(CFI)、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9个测量指标验证模型。表3为假设模型A、修正模型B1和修正模型B2的拟合结果。由表3可知,修正模型B2为可接受的、较优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模型。

表3 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拟合指标

(二)模型修正

假设模型A 是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概念模型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大部分拟合指标不符合要求,于是采用“释放”原则和模型探索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首先,根据“增加变量间的具有合理解释的相关关系”这一修正原则对假设模型进行修正。采用“释放”原则\[12\],即原来在误差项之间没有关系或误差项之间关系固定为0的,现在“释放”这个限制,变成有关系[13]。为此,为e1和e2,e8和e9,e14和e13等误差之间建立联系,得到修正模型B1,拟合结果明显优于假设模型A,绝大部分指标都已经不在拒绝区域之内,而且所有指标值都有明显提升。模型B2对B1采用模型探索方法进行修正,将原假设中的H5、H6的创业环境、个人特质对创业态度的单向影响改为了相互影响,模型各拟合参数值出现了微调,略优于模型B1。

(三)模型分析

结果表明,由于卡方统计量容易受到样本大小影响,除卡方值p不符合检验要求外,其他指标均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修正模型B2拟合结果良好,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基本正确。

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及修正得到各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除个体背景与创业环境路径外,其余7个标准化路径系数均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从而验证了本文的6个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创业意向的关键因素依次为创业态度、创业环境、个人特质和个体背景;创业态度与个人特质相互影响,创业态度与创业环境相互影响;个体背景对个人特质的影响不大。总体上来说,创业意向模型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图2 创业意向模型的变量标准化负载示意图

五、结论与讨论

在向辉、雷家骕建立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ISO(创业意向-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模型基础上,将创业环境变量作为影响创业意向的客观因素引入模型,进一步分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有关变量。通过对300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的样本调研,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观因素包括个人特质、创业态度两个子变量,客观因素包括个体背景、创业环境两个子变量。根据调研数据,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验证了ISO模型是有效的,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充。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大学生在个人特质、创业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个体背景均与其创业意向呈正相关;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与大学生的创业态度相互作用。

该研究的启示:1)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作用的综合过程;2)男生的创业意向高于女生的创业意向,专科类大学生的创业意向高于本科类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态度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态度,这些都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如创业小组的设立过程中,应该合理配置男女生的比例、不同专业学生的比例等,使得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可以在同一创业小组中发挥各自所长,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3)高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开展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创设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平台与氛围,如开设创业园,设立创业基金,培育创业团队等。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加强对大学生个人特质方面的培养,进而从内涵上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与能力;4)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的培育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不管是从家庭、高校还是所在区域及政府层面,都在努力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区位优势与政府服务也是推动大学生创业的积极因素,需要持续关注和完善。

[1]Shapero A,Sokol L.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ship[A].Encyclopedia of Entrepreneurship,1982.

[2]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2).

[3]Bird B.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The Case for Inten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3).

[4]Krueger N,Reilly M&Carsrud A.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A competing models approach[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5/6).

[5]钱永红.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

[6]向辉,雷家骕.基于ISO模型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意向[J].清华大学学报,2013(1).

[7]Reynolds P D.Who starts new firms?—Preliminary explorations of firms-in-gestation[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7,9(5).

[8]樊一阳等.创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

[9]蒋雁.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构建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10]Rotter J B.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J].Psychological Monographs,1966(1).

[11]荣泰生.AMOS与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2]Gollwitzer PM,Brandstatter V.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and effective goal pursui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1).

[13]Luthje C,Franke N.the‘making’of an entrepreneur:testing a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 among engineering students at MIT[J].R&D Management,2003(2).

猜你喜欢

意向特质态度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态度决定一切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