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集中式存储模式的区域PACS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14-12-05胡顺东李斌王龙辰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报告社区区域

【作 者】胡顺东,李斌,王龙辰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市,200233

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学装备处,上海市,200233

目前,PACS系统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然而,单独的诊断无法给患者提供及时诊疗,整合区域内几家医院影像室的资源建立区域PACS共享平台,社区居民可以在社区医院进行影像检查,然后社区医院将影像提交影像诊断中心,由影像诊断中心为影像提供诊断服务,影像诊断报告仍由社区医院打印并交付患者,从而可以更快的给患者带来更准确的诊疗结果[2]。

1 设计和方法

1.1 业务总体分析

据医学影像系统的业务流程,我们将系统大致划分为检查预约、检查登记、病人分诊、报告输入、报告处理、报告查询、系统管理几个部分。以上划分是根据流程上的划分,对于功能模块的设计可将以上的某个部分的具体功能再进行划分(需求分析时进行划分),从而形成每个功能的界面模块。

1.2 系统架构设计

图1 系统架构图Fig.1 System architecture diagram

其中,公共模块(Common.dll)向外提供服务,包括:ADO的数据库连接和常用的公用函数。系统主框架(TechMain.exe)为MIIS系统的主程序,它完成常用功能,如登录、权限控制、菜单显示控制、邮件功能等。它能够动态的挂接不同的功能页面,显示风格与IE非常相似,能完成页面间的跳转(如在Common.dll中提供跳转函数LinkToPage(‘功能页面.dll’,‘参数’)),又能实现浏览器的功能,如键入http://www.firsthospital.com系统将自动链接到该网站。功能页面模块实现页面的创建与显示,必须包含两个函数Procedure InitTechPage(var nPage:Int;sParam: String)、Procedure FreeTechPage。它的模块数量是随着系统功能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加的。多影像科室系统的设计利用框架技术与二次定制技术,保证各科室子系统代码统一,同时又保证各科室子系统的独有的特性,例如自行定制出超声手术治疗记录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统一架构及存贮结构下可自行定制数据处理界面Fig.2 Customizable data processing interface under unifi ed architecture and storage structure

1.3 数据存储设计

系统采用了集中式存储方案,所有影像都存储在卫生信息平台服务器,对区域PACS影像信息进行集中存储,提供医学影像处理服务、RIS报告编写服务、信息查询调阅服务以及流程控制与管理服务,也作为医疗联合体的数据中心[3-4],如图3所示。

在三级医院建立社区影像诊断中心,完成影像检查的报告书写,审核,并将报告结果回传卫生信息平台。社区医院的影像检查包括登记病人信息和影像,全部上传至卫生信息平台,完成报告打印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并将报告发布给病人。

图3 数据存储结构Fig.3 Data storage structure

1.4 患者影像标识唯一性管理

由于影像中心需要汇集区内所有病人的影像资料,因此病患影像ID一旦发生重复将导致严重的问题。区域PACS数据来源于各院内HIS,RIS接受到HIS的病人标识后,添加医疗结构代码作为前缀。这样中心PACS即可保证病人标识唯一性。

1.5 报告模式设计

患者在社区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拍片、超声检查等。而影像的诊断则由社区医院提交至卫生信息平台服务器,三级医院调阅卫生信息平台数据并提供诊断服务。最后影像诊断报告仍旧由社区医院打印并交付患者[5]。

具体检查报告流程如下:

(1)在社区医院,部署有区域PACS登记客户端。社区医院可使用其执行检查登记。其与本院HIS通过接口,调取病人的基本信息。

(2)影像设备执行检查。

姚琳琳却绝对称的上是个大美人,尽管如今已经年过不惑,但却依旧风韵犹存,千娇百媚。我的许多性幻想就是围着她展开联想的。哎哟,您瞧我这张嘴,咋还没了把门儿的了呢?一不小心,竟然把这事儿也扯了出来呢,这要让我老婆知道了,她还不跟我急。

(3)检查完成后,影像由影像设备自动发送到前置机上。

(4)前置机收到影像后,在本地短期在线存储上存一份;同时实时发送到信息平台PACS的存储上,接受信息平台PACS的统一管理。

(5)影像诊断中心的医院通过RIS工作列表可看到下属社区医院需要撰写报告的任务。医生可以撰写报告和核片。

(6)医生完成报告后,报告会经电子签名,随后回传至卫生信息平台。

(7)社区医院技师通过信息平台PACS在本院的报告打印客户端,在工作列表中可看到报告和胶片打印任务。

(8)社区医院技师使用报告打印客户端打印报告,通过中心PACS的影像浏览客户端(可快速调用前置机上的在线存储)打印胶片,最后分发给病人。

1.6 影像病历资料库(EHR)设计

患者影像和签名报告资料存档于卫生信息平台PACS系统中,形成影像病历资料库[6]。用户在浏览EHR的影像资料时,影像资料在EHR界面中以超链接的形式提供,用户点击超链接会弹出WebView界面,该界面会指向影像主体库中目标病患的影像资料。通过WebView可查看并操作、测量影像。卫生信息Web发布平台整合中心所有的资源,形成一个全区域PACS检查类统一发布平台。供区内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查医生调阅和使用。另外,对不同的医疗机构分配不同的权限,比如社区医院只能访问与自身有关的影像和报告资料。Web调阅平台拥有内嵌的WebView页面,可使用其访问DICOM格式影像,并进行各种有关影像处理、操作和测量。

2 应用效果

2.1 提高了社区医院影像诊断水平

由于不同的社区医院的影像都汇集至同一三级医院的医生进行影像审核及报告书写,因而要求各社区医院对检查部位的名称进行统一。另外,为了保证图像的质量,对各社区医院的影像技师进行了培训,各检查部位的拍摄与三级医院拍摄要求基本一致,从而所有社区医院的诊断水平提高至影像诊断中心的水准。

2.2 减少了患者就诊时间

通过对区域内12家社区医院进行整合,建立了社区影像诊断中心,诊断流程图如图4所示。区域PACS的建立方便了社区患者的就近就诊,减少了在三级医院排队的等候时间,同时获得了高水平的诊断服务,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另外实现了区域影像会诊,为疑难病症的诊断提供了便利。

图4 社区影像诊断中心业务流程Fig.4 Workfl ow of community imaging center

2.3 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目前患者为了获得更好的诊断,通常都去三级医院诊断,造成了三级医院排队等候时间很长,而社区医院设备利用不足。区域PACS建立后,患者在社区医院检查后也能获得较高的诊疗服务,从而提高了患者在社区医院检查的意愿。另外,在三级医院患者等候时间过长时,医生会引导患者去社区医院进行影像拍摄。这样,提高了社区医院设备的利用率,节约了医疗资源,并且随着患者的增多,对社区医院设备配置不断进行提高,又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4 提升了区域的医学影像管理水平

通过区域检查数据中心平台,实现了区域内检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及时有效地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对质量控制的管理,实现区域内检查结果的互认,为区域医疗提供临床影像室信息服务。建立了全区医疗机构影像室统一的资料信息库,实现计算机管理,提高影像室的管理水平。

3 讨论

与分布式存储架构相比较,集中式存储架构的优点为在建设上可进行同一部署,难度较小。另外为未来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提供影像数据方面的有力支撑,同时可通过中心端与上一级PACS系统融合进一步扩大区域PACS范围。缺点是对中心端存储容量要求较高,硬件投入相对较大。另外由于进行集中式调阅,对中心端网络要求较高[7-8]。今后区域性PACS组建过程可根据各自特定的情况采用混合模式,即上述两种模式的融合,比如二级医院现有一定规模的PACS系统需要保留,这样的话,可将社区医院采用集中存储方式接入卫生信息平台PACS,而二级医院保留原有PACS系统以分布式方式接入平台PACS系统。二级医院服务器可以作为二级服务器缓解中心服务器压力,二级医院存储设备也可以承担一部分备份存储,整个二级系统还可以作为中心系统的备份系统,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

4 结论

区域PACS的建立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医院的医学影像诊断水平,减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和区域影像的管理水平,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医疗集团的不断发展,区域PACS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1]胡顺东,王龙辰,李斌.基于PACS的DR拍摄流程优化改进[J].中国数字医学,2012,7(2): 109-111.

[2]张美峰,夏新,于广军,等.区域PACS建设经验和体会[J].中国数字医学,2010,5(1): 71-73.

[3]刘谦.基于大集中模式的区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 54-58.

[4]龚海,钱大雁,钱国强,等.基于云存储技术的区域PACS初探[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1): 70-72.

[5]林东晓,童振,杨骥.影像科区域协同医疗流程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1,06(7),88-90.

[6]何俊诗,梁鹏,史瑞雪,等.区域PACS系统医学影像智能专家库设计与实验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 669-670.

[7]王继伟,夏挺,孙卫,等.基于市民健康信息共享平台的区域PACS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12): 844-846.

[8]王霏,王晔,母晓莉.区域医疗信息共享领域影像与非影像信息的集成方案比较[J].中国数字医学,2010,5(1): 68-70.

猜你喜欢

报告社区区域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报告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