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朋自远方来(续篇)

2014-12-05胡正跃

世界知识 2014年22期
关键词:公署特区外交部

胡正跃

时间匆匆。转眼间,来澳工作已整整三年。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同时也是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成立15周年。

15年间,澳门特区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经历了沧桑巨变,昔日的边陲小镇,今已成为繁花似锦的国际都市。“一国两制”事业在澳门取得长足进展,特区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与日俱增。

外交公署与特区政府同一天诞生。这既是国家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更是落实澳门基本法的重要举措。我们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支持特区政府扩大对外交往与合作;维护特区同胞在海外的合法权益;促进特区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

过去15年,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特区政府及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历任特派员和不同层级的外交官都为做好涉澳外交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做出了不懈努力。

在特区做外交工作,最大特点在于其双重角色。既要处理大量同外国及国际组织间的具体事务,同时又要同特区各界打交道、交朋友,努力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

讲好外交故事,用好文化资源

澳门开埠500年,回归之前长期处于葡萄牙人管治之下。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澳门特区回归之后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帮助特区同胞不断增加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外交是特区同胞关心的课题。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这些年来,我们在讲好外交故事、用好文化资源方面作了不少尝试,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们每年都会邀请一些熟悉情况、掌握政策、阅历丰富的驻外使节和部内高级外交官专程来澳,介绍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分享对有关问题的看法。例如,主讲中国与巴西及拉美国家关系的是我国驻巴西大使李金章。他当过拉美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对该地区情况了如指掌,自然能做到言之有物,引人入胜。再如多边问题,我们邀请的是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海龙大使。他在外交部当过国际司司长和主管多边事务的部长助理。前些年,我国主办的一些大型多边活动如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他都参与其中。此外,吴大使早年还担任过外交部驻港公署的副特派员,对涉港、澳外交工作很有感情。中东问题较为复杂,各种矛盾盘根错节,这些年一直处于国际博弈的风口浪尖。为此,我们特地请来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为大学生们讲课。他是中东问题专家,通晓阿拉伯语,曾担任过亚非司司长和驻沙特、埃及大使等重要职务,对该地区情况非常熟悉,不用拿讲稿,即兴发挥,拈来便是,效果甚好。至于介绍联合国情况及我国在联合国的作用,我们很自然地想到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大使。他是我的老领导,上世纪90年代在外交部担任部长助理时曾主管过亚洲司,后又出使日本,继而到联合国工作,在副秘书长岗位上一干就是七年多。他在澳门科技大学的演讲赢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讲外交故事,不能仅限于介绍形势和政策,有时也需要讲讲自身经历和人生感悟。澳门有个中华教育会,我去拜年时,该会领导提出能否请到有阅历的外交官同中学师生代表搞一次座谈。因对方态度恳切,我当场答应将力邀前外长李肇星亲自来澳。之所以作此承诺,是出于我对肇星部长的了解。他既是外长,也是诗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记得临来澳门工作前,我去请教他如何做好特派员工作,他给了我三句话——“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依法办事”,并解释说,作为外交官,热爱祖国是应有之义,热爱人民这个人民里包含了澳门特区同胞,依法办事就是凡事要多看看澳门基本法。

肇星部长欣然答应来澳,令当地师生欢呼雀跃。至于讲题,我建议为“外交人生,赤子情怀”,此议得到李部长认可。座谈会当天,主办方组织了数百名师生在台下就坐,台上则安排了12位中学生分坐两侧,各执话筒向落座正中的“李爷爷”提出各种问题。李部长的回答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细想起来是做了精心准备的,核心是希望孩子们有理想,有抱负,刻苦学习,胸怀祖国,勇于担当,长大后成为有用之材。澳广视对此次活动做了全程录像,后又剪辑成一个专题片、配上字幕向全澳播出。

请内地的文化名家和大家来澳办展、授课乃至表演

澳门是个比较崇尚文化的小城,也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交融之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诉求也相继上升。博彩业给特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带动当地会展、时尚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外来文化给当地带来新的影响。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居然有两个高水平的乐团。一个是澳门乐团,另一个是澳门中乐团。澳门每年都举办“国际音乐节”和“澳门艺术节”。澳门的各种展览馆办得很好,分类很细,内容翔实,布展相当国际化。每年一次的大赛车紧张刺激,“拉丁城区幻彩大巡游”美轮美奂,业已成为特区的两张国际名片,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此外还有荷花展、国际烟花节等。

那么我们外交公署在文化推介方面还能做些什么?我认为重复毫无意义,惟有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方能有所作为。思来想去,觉得请一些文化名家和大家来澳办展、授课乃至表演似是可行之道。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在来澳不久就在公署举办了一个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澍先生的书法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观者踊跃,媒体广泛报道,各方均予极高评价,这使我深受鼓舞。

接下来,我们又邀请到两位重量级京剧表演大家李维康女士和她的丈夫耿其昌先生。耿、李二位均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来为外交做过许多贡献。他们专程来澳,为当地大学生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两位京剧大家言简意赅的介绍和声情并茂的演示,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我看好的另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是苏州评弹的领军人物盛小云女士。我们在北京就认识,她曾多次应邀到外交部演出。其声音之美、艺术造诣之高堪称一绝。她率领《雷雨》剧组一行应邀走进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这两所知名学府,受到两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同全国政协书画室合作举办的“中国梦·濠江情”中国名家书画澳门展是另一场文化盛宴。此事缘起2013年出席政协会议期间,我谈到一个想法,我认为全国政协人才济济,可以在对外交往中发挥更多作用。话说出去了,总要做点实事。于是通过苏士澍常委穿针引线,请了书画室的几位大家一起来澳办展。回到澳门后,我又向何厚铧副主席作了汇报,得到其赞许和支持。他答应我三件事,一是出席开幕式,二是为画册作序,三是会见艺术家一行。筹展工作虽短暂,但由于艺术家们倾心支持,此展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幕式上,除当地名流、文化艺术界人士外,几十个国家的驻港澳总领事也赶来出席。我在致辞时强调:“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肩负处理涉澳外交事务的光荣使命,同时也愿为促进内地与特区文化交流、借特区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作出应有努力。王明明、苏士澍、冯远、龙瑞、卢中南、李小可、莫晓松,都是久负盛名的书法大师和画坛名家,展出的作品题材广泛、立意高远,代表了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杰出成就。相信此次展览将为特区同胞和国际友人提供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并为两地文化交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行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在何副主席会见画家时,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提出希望安排画院收藏的齐白石作品来澳展出。何副主席深表赞同并答应促成。半年多之后,300幅齐白石书画原作和300枚齐白石印章如期抵澳,为澳门、也为两地文化交流写下了历史性的一笔。此展为期数月。当看到一批批当地的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近齐白石作品时,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国情教育。

薛伟先生是国际知名的小提琴家。25岁就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为教授,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且与多个大乐团合作过,举办过上千场音乐会。我们多年前就认识。他热心服务国家外交工作,曾多次应邀为国家领导人的国事活动演出。薛伟还在外交部做过一次“从音符到音乐”的讲座,中央电视台作了实况录播,现已成为经典之作。

2012年底,崔世安特首问我在新的一年里有何重大文化活动需特区方面给予配合。我谈到几件事,其中之一就是请薛伟来澳做一次专题讲座。崔特首十分高兴,并称届时一定出席。

经过一段时间策划,薛伟于2013年5月来澳,在澳门文化中心小剧场为特区公务员、社会各界和艺术院校师生代表做了“社会发展需要音乐相伴”的讲座。上半场是演奏,下半场是与观众互动,结合大家的问题,对音乐与人生、音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掌声、笑声、赞叹声此起彼伏。

在内地,近年有一出话剧《我爱桃花》非常火,作者是著名编剧邹静之先生。我在外交部工作时曾邀请邹先生带着《我爱桃花》来部里演出,效果特别好。来澳门工作后,我一直想请他过来做个讲座,同时将《我爱桃花》一并带来。但前些年他一直在忙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和张艺谋的《归来》。今年恰逢亚太电影节在澳门举行,而《一代宗师》又是热门影片,故有缘促成此行。

讲座及演出均在澳门科技大学进行。讲座内容涉及艺术创作和人生感悟等。邹先生是诗人,谈吐间有很多闪光的东西,这是大艺术家们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年轻学子之处。晚上的演出,邹先生也在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当是对作者的最好回报。

认识于丹教授系经朋友介绍。她在电视上的许多宏论及出版的书籍我都有拜读。去年冬天,她在北师大珠海分校的露天广场做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演讲,我从头到尾听了整整两个小时,觉得内容非常好。于丹擅长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讲述一些朴素的道理,旨在劝导大学生们珍惜青春年华,修身养性,培养大爱,立志报效国家。今年我把她请到澳科大。同样的题目,角度虽有所调整,但反响和作用仍充满正能量。从学生们纷纷请求签名合影就能看出其“明星”效应。

今年是公署成立15周年,所以我们的文化活动也安排得相对密集。

除了邹静之、于丹相继到访外,我们还邀请到旅法油画家陈建中先生在公署办展。借助他的作品和影响,我们在一个月内办了七场公共外交活动,一时嘉宾云集,也给特区文化生活带来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上提到的只是近几年外交公署在外交宣介和文化推介方面的部分例子。在我之前,原焘、万永祥、卢树民三位特派员均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五载风云际会,一心荣镜海;

几代人薪火相传,两制谱华章。

谨以此文记录下濠江岁月的过往点滴。

谨以此文向那些为涉澳外交尽心尽力的朋友们致以崇高敬意!

(作者为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特派员。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公署特区外交部
深圳:特区医改的苦辣酸甜
“非典型”外交辞令及其翻译——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年 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