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中国投资主线

2014-12-05管清友

商界评论 2014年11期
关键词:降息定向调控

管清友

这段时间,我们跟市场机构和政府部门做了很密集的沟通,发现大家主要关心两个问题。一个是宏观政策的走向,一个是四中全会的改革举措。这些都与大家投资息息相关的问题。对于第四季度和明年经济,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未来投资的两条新主线也已经显现,这才是今后投资的重要方向。

五个问题看清当前的政策走向

问题1:全面的降本降息还是定向调控?

关于降本降息的问题,全面降本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定向调控仍然是一个主基调。不管是市场人士还是政府内部专家,对于全面降本降息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总的来说支持定向调控仍然是主流。最近一次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对于温刺激和强刺激的界限在什么地方?其实也没有特别严格的界限。但是大家普遍觉得,如果全面降本降息的话,恐怕调子就变化了。这实际上是有一个预期在里头,目前预期是定向调控、定向宽松,不管有多少争议,这个预期已经形成了。

关键的问题是,全面降本降息的用处其实不是特别大。依靠降息,融资成本是降不下来的。根据我们的调研,很多商业银行今年的信贷额度用不完,主要原因不是商业银行故意不放贷,当然有惜贷的成分,更多的还是需求萎缩。企业的借贷情况是非常严重的,这跟整个经济的下滑、投资的谨慎是息息相关。

政府也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过去大规模刺激所带来的后遗症。如果再通过强刺激政策,对冲所谓潜在增速的下滑,即使短期有效,中长期里面负面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四万亿元应当是一个教训。从目前来看,定向调控可能还是一个主基调,尽管定向调控还有很多问题。虽然存在很多争议,但今年这个思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目前,定向调控可能还是一个主基调,尽管定向调控还有很多问题,大家争议很多,就是你定不了向,但是恐怕今年这个思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觉得5000亿元SLF(常设借贷便利)不是一个终点,四季度这种定向调控的做法可能还会有。

但具体通过什么方式现在还不好说,央行也没有明确的信号,因为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多端不透明,很难猜测。总体来讲不像去年四季度,为了完成M2增长速度目标全面收紧的调子。今年M2的目标,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也说了基本上还是在13%~14%之间。

问题2:明年经济增长目标何去何从?

2015年增长目标不再保持7.5%是目前的共识,但具体是 7%还是7%~7.5%, 还没有定论。目前看,7%~7.5%的可能性比较大,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要定7.2%。主要还是看今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总的来说,现在是淡化经济增长目标,强化就业和通胀目标。

跟一些朋友聊天,发现现在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经济的走势和美国的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走势。美联储加息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激进的人说是今年年底,中性的人说明年上半年,再乐观一点看,明年下半年,现在看还不确定。美元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型的升值周期,可能会对中国经济政策有比较大的影响。

历史上,美元进入大型升值周期后,会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资本项目开放的新兴市场国家,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加息周期也往往意味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以往金融史里比比皆是,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都吃过这个亏。

中国实行资本项目管制,尽管现在也在讲开放,总的来讲对中国直接影响不大,但肯定会有间接影响。比如,土耳其在很多方面跟中国类似,无论政治架构、经济结构、经济改革,特别担心美国推出QE后资本外流。与中国有贸易合作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中国家,他们受到美元升值影响后也会间接影响中国。

问题3:地产政策是收紧还是放松?

关于地产政策有一个共识,就是地产政策会适度放松。以这次房地产松绑为一个契机,把房地产行业去调控化,去工具化,恢复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的常态,不再作为一个宏观调控的工具。所以,这次央行放松贷款限制,不能看成是一个刺激,而只是让房地产回归常态,取消这种不合理限制。未来保留限购政策的城市,是不是会放开?在现在这种大原则下不是不可以的,但取决于地方政府。

十八大后,房地产政策的调控双轨制的思路已经明确,也就是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政府做好保障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至于商业住宅基本交给市场来调节。

新政府成立以来,实际上对房地产政策基本上很少发言。大家觉得很奇怪,其实不奇怪。这是新政府更加认清了形势,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比较清楚,所以轻易不发言。

问题4:政府盘活闲置产业影响投资吗?

政府着力盘活原来政府性楼堂馆所等资产,与投资也有一定的关系。八项规定之后,大量的政府性楼堂馆所、招待中心都闲置起来,有关部门正在牵头做方案,希望把这部分资产盘活,做市场化的养老、医疗服务。我觉得大家可以关注下,特别是做实业投资的朋友。

问题5:地方投融资平台需要分类管理?

对必须要政府信用担保的平台,还是严控信贷增量,但逐步用债券融资来置换。对于可以市场化运作、资质比较好的平台,实际上逐步剥离它的平台身份,由市场来决定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再受平台贷款余额限制。我们在实际工作也遇到过,很多平台的融资,特别是一些城投债,收益率和债券评级完全不相匹配。

收益率没有反映风险或信用等级,甚至出现倒挂,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管理,财政部也专门发了文。其实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透明化,政府信用担保的;还有就是严控,逐渐有一部分剥离给市场,这意味着刚性兑付,市场化有可能会被打破。

关于经济指标的几个推测

四句话可以总结:经济是平的,市场是强的,政策是温的,趋势是和的。

猜你喜欢

降息定向调控
如何调控困意
美联储宣布今年年内第三次降息
美联储降息与全球降息潮为何再现
美联储降息会结束美元上涨周期吗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6月汇市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