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长三角地区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引发的思考
2014-12-05孟文砚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0013
孟文砚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0013)
由长三角地区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引发的思考
孟文砚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0013)
编者按:2013年11月18日~21日,长三角地区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在江苏省盐城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务实高效,分别由江苏、浙江、上海和主办学校的教师执教,并组织了专家、特级教师的评课,掀起了一场“看不同地区的教改成果”的热潮。为此,编者邀请了江苏、浙江、上海的特级教师就“异地”课和“本地”课进行了点评,旨在从不同地区、不同角度对不同的课提出不同的观点,也为了进一步发挥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后续效应。编者期待在本期专题组稿后,能有更多的体育教师就这四节课和本期稿件进行分析、反思和探讨,提出各自的观点,以形成良性的争鸣研讨、质性的理论升华。
一、背景
早在2010年3月为认真落实“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计划,经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教研室主任会议磋商,就建立“长三角教研发展共同体”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建立“长三角教研发展共同体”有助于加强长三角地区基础教育教研部门交流与合作,探索区域性教研事业共同发展新机制,为长三角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四年来长三角地区一市二省的基础教育教研部门轮流承办学术性研讨活动,并在各自的教研网站上开辟“长三角教研信息”专栏,建立互相开放、资源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吸引了长三角地区及其他地区的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参与交流研讨,共同探究基础教育教研事业发展中的大问题,交流和分享教研工作中的经验成果。
近期,长三角教研发展共同体以“交流、合作、研究、发展”为宗旨,针对教研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优化、骨干教师培养、教学质量评估、教研机构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研究并正向学科领域延伸。一些学科发挥专业优势,根据学科特点开展了长三角一市二省学科领域的合作研究,以促进联动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体育学科在领导的重视和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努力下发挥专业优势,成为率先进入长三角教研联动发展向学科深化和细化的少数学科之一,必将使长三角地区的体育教研工作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一大亮点。
二、探索
长三角地区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经过数月酝酿、协商、设计和准备,又经过两天紧张的观摩、点评、研讨和参与式学习活动终于圆满结束,达到了促进长三角地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在特级教师的引领下积极研究和探索儿童体育的预期目标。
这次研讨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1.突出了“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一主题
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康的思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人生态度是所有小学体育工作者的天职,由于小学体育“透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的特质,小学体育教师为此更应肩负起一份特殊的责任。
体育在各学科中最能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但是如果违背规律方法不当则也最能伤害小学生的健康,体育在各学科中最能培养学生勇敢、坚毅、果断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如果缺少爱心、细心和耐心,同样也最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体育教师的这份特殊的责任显得特别重大。
这次研讨会突出“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的主题受到参会者的一致认同。无论是课堂教学展示还是课后点评,无论是专家的讲座还是特级教师的主题发言,都围绕“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凸显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第一”的理念,关注了小学生运动兴趣、运动安全、运动负荷、运动习惯和责任感的培养,彰显了小学体育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儿童的视角和儿童的思维,与小学生平等对话、互动的童心和关爱。因此,这次研讨会聚焦于“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为一大亮点。
2.展现了长三角地区特级教师的风采
这次研讨会集中展现了长三角地区小学特级教师的风采。
特级教师、盐城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俞向阳老师承担了此次研讨会的组织工作重任,就在活动即将开幕的前一天接到省教研室通知要她去代替一位突然受伤的特级教师去上展示课,她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一任务。当上完课,江苏学校体育网的通讯员采访她问这种能力是怎么练成的时候,她说“这种能力的生成与强大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后在得与失的融会贯通中产生的”。
特级教师、浙江省温州市瓦市小学夏玲玲老师从事一线体育教学工作37年,一直秉承“立足课堂,追求体育本色”的理念,倡导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创新思维)、动嘴(师生对话)、动眼(观察)、动体(体能训练)。这次她带来一节小学二年级“各种姿势的合作走”体育实践课,课堂上她那激情的儿童化语言、优美的肢体动作和朴实无华的大家风范,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师。
现已73岁但仍通过名师工作室,活跃在体育教研第一线、培养高端人才的上海特级教师朱德明老师用八个字来概括对优秀体育教师的要求:“人品”、“师德”、“责任”、“能力”。他说“要把爱放在学生身上,把脚站在操场上,这就是作为一个好体育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把爱给了学生,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他们才喜欢你的学科,记住你这个体育老师。”
3.创建了体育研究的教育情境和体育本色的教学现场
研讨活动所在学校应具有“体育研究”的教育情境并能提供“体育本色”的教学现场。在盐城市实验小学,我们从外到内,可以看到“四色”(红色:新四军文化,蓝色:海洋文化,白色:海盐文化,绿色:湿地文化)教育的育人环境、规范整洁的校园和操场、摆放整齐的体育器材、宽敞明亮的体育教研组办公室;可以看到真实常态的课堂、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体育教师本色的教学技能展示;还可以看到校长对体育的重视和对体育教师的关爱、特级教师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体育教研组的执行力和团队精神、校本教研和运动队训练的成果等。这些“体育研究”的教育情境和“体育本色”的教学现场,为这次研讨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在这样的教育情境和教学现场中,研讨活动摒弃了教研活动常有的重结果、轻过程,重评比、轻研讨的做法,重视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的高层引领,重视确立体育教师教学研究的主体地位、重视参会者的交往合作与互动,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思考
1.跳出体育看体育和融入教育干体育
跳出体育看体育就是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拓宽视野,多视角地审视体育。
这次研讨活动我们跳出“江苏体育教研”看“体育教研”,向浙江和上海的同行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同行们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教研风气,他们的敬业精神、教育品位、团队意识和合作研究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与香港的体育同仁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对体育的理解非常简要而又精准:体育就是透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这既阐明了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凸显了体育“身体活动”的特征。我们常常称自己为“体育人”,但说到底我们是“教育者”,要时刻保持一种强烈的教育意识。
我们常常提到“体教结合”。误认为这是指体育和教育结合,其实“体教结合”反映的是“体育局”和“教育局”两个部门的结合,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是“融入教育”。因此,体育教师应在学校教育的统一规划下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应融入到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去和所有教师一起同命运共呼吸,共同培养学生。只有融入教育、干出实绩,才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支持,也才能更加有为而有位。
2.要重视“儿童体育”的研究
这次研讨会聚焦于“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体现了长三角地区一市二省体育教研对“儿童体育”的关注。所谓儿童体育就是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透过身体活动对儿童进行的教育。综观当今社会,我们有“儿童文学”、“儿童音乐”、“儿童绘画”、“儿童戏剧”、“儿童医院”,但很少提“儿童体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对儿童体育的关注不够,也说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还未得到真正重视。其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小学体育教师不同于中学的要求,问题的关键是要落实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去。
3.既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层引领,又要重视夯实校本教研的基础
这次研讨会,江苏对比浙江、上海找出了自己的差距。浙江省狠抓“规范”,校本教研十分红火,上海名师工作室抓得早、抓得准,像朱德明老师这样的著名体育特级教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江苏的校本教研发展还很不均衡,因此不少体育教研活动缺少广泛而又扎实的研究基础,其指导和服务的覆盖面和后续的滚动发展也受到限制。同时,我们的名师工作室影响还不够大,有的实践上做得很好,但理论支撑还不够,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少,但应用推广上还不够。这次在与浙江、上海的合作教研中我们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高层引领和校本教研的基础建设上有所突破,从而推动江苏的体育教研更上一个台阶。
4.教师是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和成果的关键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教改的关键是教师”,这次长三角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再次让我们坚定了这一信念:“教师是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是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和成果的关键。”
各级教研机构和教研员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甘作人梯的精神,为广大体育教师塔建观摩学习、培训研修、交流探讨、评比展示的平台,同时通过校本教研、专家引领、团队合作等形式培养和凝聚一批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亲近儿童、研究儿童的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并实现滚动发展,不断壮大和发展这支队伍。我们要大力鼓励特级教师组建名师工作室,通过特级教师领衔的团队协作形式的教学研究来培养青年教师,推广研究成果,从而形成有特色的体育教学风格。
四、结束语
回望举办这次研讨会的全过程,作为江苏省体育教研员,虽然竭尽全力,想努力创新省际体育合作教研、联动发展的机制,把这次研讨会办成有特级教师高层引领、有体育研究教育情境和体育本色教学现场的体育教学研究活动,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时间太紧,有些特级教师没有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思想;设计欠周,参与式学习活动不够深入,很多老师意犹未尽。虽然这次研讨会圆满结束了,但研讨所取得的成果还须经受未来实践的检验。相信一年后相聚浙江时,那时的研讨活动将会比这次更加完善和精彩。
作者简介:
孟文砚,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体育教研员(副处级),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常务理事(教研工作部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中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多次参加教育部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出版《有效的教学技能(中小学体育)》等专著4部,主持编写《小学体育与健康》读本和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等教学用书,近年来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