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滑弯道耐力特点的动力学研究

2014-12-05蔡冰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步频耐力力量

蔡冰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文化广电体育局 黑龙江大庆 166200)

目前,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速滑运动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近年来一些国际性的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在速滑运动中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这在我国速滑运动的历史上有着重大的突破。不过从当前我国速滑运行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有很多地方缺少科学性,这就使得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就要通过对速滑技术的特点进行动力学分析,从而对其训练方式进行适当的优化。而在速滑运动中弯道技术在整个比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运动员的加速能力,还真实的反映了运动员在比赛或者训练中的耐久力,为此我们在对速滑运动特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其速滑弯道耐力特点进行研究。下面我们就简单的对速滑弯道耐力特点动力学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 速滑运动的概述

1.1 速滑运动的定义

速滑运动也被人们称之为速度滑冰,它是一种在冰上滑行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不仅可以使得人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还有利于人们精神意志的培养。目前在速滑比赛中,我们主要将其分成中距离、全能、长距离以及短距离这4种。

1.2 速滑运动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在19世纪90年代,速滑运动就传入我国,并且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那时人们指将其当中运行娱乐运动项目来看,因此在各种国际性的比赛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而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开始加大了对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力度,这就使得我国速滑运动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3 弯道滑行

在速滑运动中,对其速滑技术的合理要求,就是要让运行到在最快的速度下,来完成比赛所规定的距离,这就和运动员的滑行速度、耐力以及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就要对其技术水平、耐力进行严格的要求。目前,运动员在速滑比赛中,所涉及到的滑行方式主要有直道滑行、弯道滑行以及起跑滑行这3种。其中弯道滑行作为速滑运动中的基础技术,它的基本姿势和直到滑行大致一样,但是在向心力的影响下,其动作和技巧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对运动员的技术会水平和耐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自身耐力比较强,而且自身的技术水平也比较好,可以进行相应的重复动作,那么这就使得他们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可以对弯道的加速度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得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就要通过对速滑弯道耐力特点的动力学研究分析,来对运行员速滑弯道耐力进行训练,从而致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耐力的得到明显的提升。

2 弯道耐力特点动力学分析

2.1 耐力指数的力学意义

目前,我们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运动训练学中的相关内容来对其动作定型,从而对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进行严格的要求,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其技术动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得到明确的提高。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将运动员的蹬冰力量和频率作为整个速滑运行的动力学研究的参数。从而对运动员的速滑技术进行严格的要求,使其在比赛中他们可以保持着一个良好的状态。然而我们在对运动员耐力指数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其蹬冰力量和频率的重复性进行考虑,进而反映出运行员速滑技术动作的稳定性。而在对运行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耐力指数,来针对不同素质的运动员进行训练,使得他们在速滑运动中的技术水平都得到显著的增强。

2.2 耐力指数的计算

而我们在对运动员耐力指数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主要对根据相关的数据参量来对其进行标准判断,从而方便人们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目前,我们在耐力指数计算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采用标准偏差统计的方法来对耐力指数的特性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训练人员对速滑运动与运动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一个新的认识。在通常情况下,耐力指数的计算结构中所表述的离散程度都真实的反应出了运动员自速滑运动中蹬冰力量重复的一致性,这就说明了运动员的耐力指数和其蹬冰力量、频率的稳定性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当耐力指数越大时,运动员的力量或频率的稳定性就会下降,这就对速滑速度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得运动员的速滑速度保持在一个平稳的阶段,那么我们就要通过相关的研究分析来对其进行处理。

2.3 耐力指数的分析

在速滑弯道耐力知识研究飞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对运动员蹬冰力量的耐力指数和频率耐力指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对进行讨论,并且根据弯道滑行的特点来对其进行相关研究。然而在对远的员耐力指数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为了让人们对速滑弯道耐力的特点有着比较直观的了解,我们就要从耐力指数个人角度和群体角度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从而使得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的过程中,其竞技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从个人的角度分析,虽然左或者右的单侧情况每个人都有不同,但在弯道阶段内的一般情况是,蹬冰力量越大,力量耐力指数越大;蹬冰步频越快,步频耐力指数越大。说明弯道蹬冰力量的加大或者步频的加快,能够降低运动员的弯道耐力水平。弯道的蹬冰力量或者步频越大,运动员在弯道阶段内对蹬冰力量和步频的连续稳定性的控制能力越低。这种技术动作控制能力变化,能够降低运动员对动作定型的神经肌肉系统敏感性,意识控制与运动神经的不协调,可以造成动作紊乱变形。这也许是速滑弯道的动作失误与摔倒几率较高的力学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在速度耐力训练中的力量和步频的连续稳定性训练内容,对短距离选手的竞技能力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群体的角度分析,一般的情况是弯道相对于直道的力量耐力指数偏大,说明在弯道阶段蹬冰力量的力学重复性能比较低。进一步分析左右两侧的情况,弯道左右两侧的力量耐力指数相差较大,而直道左右两侧的力量耐力指数的差距较小。经过统计学检验,弯道与直道在力量耐力指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直道阶段左右两侧的力量耐力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弯道阶段左右两侧的力量耐力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弯道的技术特点直接影响了蹬冰力量在左右两侧较大的分配差异,而且这种力量分配的重复性较低。对于步频耐力指数的一般情况,弯道相对于直道的步频耐力指数比力量耐力指数具有更大的差异,说明弯道阶段蹬冰步频的力学重复性能更低。进一步分析左右两侧的情况,弯道左右两侧的步频耐力指数相差较大,而直道左右两侧的力量耐力指数的差距较小。经过统计学检验,弯道与直道的步频耐力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弯道阶段左右两侧的步频耐力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弯道的技术特点直接影响了蹬冰步频在左右两侧的衔接具有较大的差异,但这种步频衔接的重复性较高。结合运动图像解析方法,说明弯道技术的不对称特点和加速条件的动态平衡要求,影响了左右两侧蹬冰力量分配与步频衔接的重复性能,而且这种不对称的蹬冰力量分配相对于步频衔接的重复性更低。这就要求在弯道训练过程中,即使难以调整左右两侧蹬动力量的分配差异,我们也能够尽量控制这种分配的连续稳定性能。也就是说,弯道力量耐力训练内容的比重相对于步频耐力训练要求更大。

3 结语

综上所述,运动员在速滑运动中其速度和技术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技术动作出现问题,那么其速滑速度也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这就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耐力指数作为速滑运动中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使得运动员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还一个稳定的滑行状态。目前,我国在对速滑运动员进行训练培养的过程中,对速滑弯道的耐力特点越来越重视,这就使得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我国速滑运行事业的快速发展。

[1]孟宪林,纪仲秋.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冰雪运动,1991(1).

[2]杨云香.浅谈发展少年女子短跑道速滑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方法[J].冰雪运动,1988(6).

[3]蔡清福.谈速滑运动员训练中的几个技术动作[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3).

猜你喜欢

步频耐力力量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苏炳添与世界优秀男子60 m跑运动员步频节奏对比分析
谢震业与世界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节奏比较研究
博尔特百米全程节奏的跟踪研究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麦唛力量 (一)
耦合振荡子与生物同步理论对现代百米技战术的影响
孤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