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龄阶段体育课中生活化内容情境教学的设计①
2014-12-05刘晓丛李海龙
刘晓丛 李海龙
(1.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丽水市体育运动训练中心 浙江丽水 323000)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增加学生对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针对小学低年龄段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活动、发展体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过程中的一种新尝试和新探索。
1 小学体育课中安排情境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情境学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重在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2]。由此可见,在新课程目标中,注重学生的个体社会,让学生通过外部学习,逐渐认识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由于小学1~6年级中,尤其低年龄段学生,在建立学习动作中需要在图像、动作示范或者情境中得到认识。按照新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1~6年级,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不断建立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设立,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 “五味”情景教学的设想
在古书《尚书·洪范》中,描述了五味的具体内容:“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由此可见,“五味”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基础物质,对人皆有作用,皆有味者也,也是少年儿童最早接触的、感觉的和能够体会的一种队世界的认识。因此,借助“五味”的体会,将其内容更加形象化的引入到体育课堂,让学生感受上体育中也能够味到、尝味、体味、玩味课堂的快乐,达到锻炼身体效果。因此,为了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感兴趣,为了使所教知识点更加自然生动贴近生活,为提高学生对身体的驾驭能力,本研究让学生将人生中最初的品味借用到体育课堂中来,创设不同的情景,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因此,精心设计体育课堂内容,让小学生低年龄段能够快速接受体育课堂,而不是一味玩,突出体育课堂中老师的主导,适当增加课堂变数,以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和思考氛围,使学生在不同情境课堂中体味体育锻炼带来快感与辛酸的过程。
3 “五味”情境教学内容的设计
3.1 “酸味”品耐力的情境教学
提到“酸”不难想到体育大强度体育课所带来的身体酸痛感觉,这种酸痛的感觉是由肌肉乳酸产生一种刺激感觉。在体育课中,让学生全身运动起来,通过不断刺激学生乳酸的耐抗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也是我们小学生必然要经历的课堂内容。如果一味的在操场上进行一趟800m或1000m的耐力练习,往往学生会产生腻烦或抵挡心理。为了使学生耐力素质能够不断提高,又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游戏渗透和情境刺激来达到训练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年龄段的学生更能达到集体荣誉感,因此训练中,利用分组,建立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接力赛,或者混合接力赛,来达到学生锻炼的目的。
3.2 “甜味”品成功的情境教学
“甜”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是一种最喜爱的味道,从食物的甜到各种生活的“心里甜丝丝”,“尝到了甜头”(好差事)等等事项,不难看出学生对于成功的渴望。因此,在体育课程中,让学生获得体育竞赛的甜滋味,是激发学生热爱体育初衷。课堂案例:“小学生扣篮课”,在小学课堂中,让小学生篮球课堂让他们尝试投中篮圈或者扣篮的兴奋,在课堂前,准备好学生上课的“篮架”,篮架在1.5~1.7m之间,从而降低篮球架高度,让学生能够将篮球换成排球,如此一来,从球的重量或者篮架高度来说,均让学生容易投篮,甚者扣篮。又或者在小学体操课程中,让学生表现出不断腾跃的快感,需要在课堂中设计蹦床与滑轮的内容。因此,激发学生的对体育课喜欢,就应该从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出发设计简单,容易得到或者达到目标,使学生感觉像成人一样从事体育活动,而不是一味游戏。
3.3 “苦味”品抗挫折情境教学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随着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很多家长把全部身心和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因而一味地迁就、溺爱孩子,使他们变得任性、脆弱,经受不起一点点挫折。实验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今天尝试一下“苦”字的时候,学生首先会想到“苦差事”,“辛苦”或者“累”。故此,我们在学生课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挫折情境教学,让学生品尝“苦差事”所带来的抗挫折的品德成长。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强弱分组,锻炼弱队败不馁的精神,或者让学生学会挑战困难难度,既锻炼学生的勇敢品德,又锻炼学生学会面对挫折。
3.4 “辣味”品力量的情境教学
小学生是一个具有好奇的群体,对任何体育项目都具有良好的兴趣。辣味是学生在生活中总爱尝试而又回避的一种味道,其所带来的是一种刺激的新鲜感。故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不断增加小学生力量素质练习,如实心球后抛、垒球后抛等,也可以从学生引体向上下功夫,让学生品尝一种力量带来的快乐。故此学生中,创设一种剧情,例如夺堡垒等活动。让学生全新沁入游戏中,而忘记小力量练习的枯燥。
3.5 “咸味”品体育锻炼的目的
体育课堂中“咸”是一种目的,让学生流汗,让学生感觉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咸味”,这与一味的跑步或者一个篮球全场赛放羊式的教学有所区别的。在情境教学生,利用游戏或者剧情,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有在思想品德方面提升,又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故此,让我们知道情境教学不是一味的让学生做游戏,而是通过体育教学内容的融入,将学生的耐力素质放入其中,让学生通过耐力训练和游戏玩耍一并达到教学的目的。
4 “五味”情境教学内容易造成的困境
4.1 课前的备课的复杂性
备课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备课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情境教学需要创设更多的情境,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更多考虑课堂中细节,准备更为丰富的教学器材,更多考虑课堂的控制。
4.2 情境教学过程的多变性
在情境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段低,在游戏或者情境教学的接受能力较低等原因,课堂的控制是考验教师的最好的形式,老师一旦让课堂失控,情境教学的内容根本不能体现,学生也很难进入状态,因此,情境教学的多变性,就需要体育教师,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课堂约束。这样以来,才能让情境教学的内容深入进去。
4.3 设计内容的偏向性
随着媒体的广泛的传播,学生的在课堂之外获取知识更加广泛,因此,体育情境教学设计内容,应该更具有多样性和偏向性,设计的内容偏向性,才能使得课堂的目标更能够实现。在体育教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不断深入进去,在锻炼为目标的前提下,不断深入课堂内容的多变。
5 生活化情境教学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情境教学是在低年级开展体育课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和内容。生活化情境教学仅仅是将体育课生活化,让低年级学生更能够在除此接触体育课之时产生兴趣,让其通过味觉进行情感转移,让学生更加对体育课感兴趣,并在课堂中塑造不同的思想品德。为了阳光体育的理念更加深入每一个学生,教师更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入校以后第一堂课开始。这样以来,我们学生身体素质将变得越来越好。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31):13-16.
[2]顾丽娟.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性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