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与清醒:对武术“入奥”再次失败的理性思考
2014-12-05郑健
郑 健
( 广州中医药大学 体育健康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
1 前言
2013年5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议上,武术无缘2020年夏季奥运会临时大项的最终候选项目,再次遗憾出局。时下,在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之时,而我们的国粹武术却在自身实现“奥运梦”的征程上未能实现新的跨越。虽然武术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多年来不遗余力的对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大胆改革,以便符合为了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所制定的游戏规则,但是这些改革看似“费力不讨好”,“削尖脑袋想进奥运”的武术最终还是被拒之门外,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基于此背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武术“入奥”利弊进行审视,在“奥运梦”破灭之时,如何理性分析其发展空间并合理定位,以期选择一条更健康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 在沉醉中迷茫:武术在“入奥”发展路途中迷失自我
2.1 武术“入奥”的历史回顾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由张文广、温敬铭等人组成的国术表演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前往德国表演武术,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轰动效应,这是中国武术与奥运的首次接触,也可以说中国武术是由柏林奥运会开启了和世界竞技体育的“亲密接触”[1]。伴随着邻国日本(1964年男子柔道在东京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女子柔道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和韩国(1988年跆拳道作为表演项目在汉城奥运会上亮相,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的运动项目相继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武术也萌生了成为奥运会大家庭中一员的想法,于是在2001年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主办权后,国际武术联合会第一时间就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申请。本以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武术,结果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奥运瘦身”计划以及当时的“武术项目参与度不高”等诸多不利因素挡在门外,2002年8月拒绝了中国武术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申请,武术未能重复柔道和跆拳道的入奥路线[2]。在“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国粹武术借主办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入奥的愿望没能实现,然而,雪上加霜的是武术也无缘2020年夏季奥运会,入奥梦想又一次破灭,武术“入奥”遥遥无期。
2.2 武术“入奥”过程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2.2.1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交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3]。近代以来,武术在西方体育文化与我国传统体育的冲突、融合过程中,一直是被争论的焦点,至今仍存在“西化”与“国粹”两种不同观点的对峙。特别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中,常常试图用西方竞技体育中的规则和模式,来改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至于过分轻率地抛弃原有的传统[4]。如用体操的评分规则来建构武术的评分体系。因此,当不同的文化背景共存是必然会有其冲突,一种典型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时,武术“入奥”遇到了“客随主便”还是“主为客变”的艰难抉择。
2.2.2 西方体育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差异
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是在公平竞争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这与中国儒家和道家所主张的“中庸”、“不争”更是旨趣迥异[5]。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从文化的角度看,走的是两条完全背道的路线,武术注重用身体解决意识,注重练身修心,究其内涵本质,是把“实在”变为一种“抽象”,使人从刚硬自傲、个人英雄“实”的原态达至回归自然本性(善)的“虚无”,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淡化了血腥的竞争意识。而西方竞技体育中的技击术走的是一种“实”的路线,其基本技术是经过实战格斗后优化出来的,没有花样,讲求务实,注重证据和实效,其对抗都讲“法”(规则与裁判)[6]。中国武术是一种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相互比较与交流,而非西方文化观照下的相互竞争与较量[7]。可见,西方竞技体育体现了以自然科学为依据,追求在竞争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自我超越,而武术更多的体现了以内在超越达到强身健体的人文精神色彩。
2.2.3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整合
在全球化时代,人们在各自的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地有对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认证,并且通过这种认证,对于异己文化和本土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待本土民族传统体育,不能都用近代西方科学作为唯一标准加以改造。但又不能因此就不承认那些不具有科学文化特征的非科学文化存在的合法性与认识事物的正当性,或因此就否定其独立存在的价值[8]。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发展是带来的矛盾心理。作为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理应在保持其民族文化汁味的同时也不放弃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机会。如何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完成现代化转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武术的发展与传播。
2.2.4 “奥运瘦身计划”的实施导致武术“入奥”的门槛越来越高
2001年,罗格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一直力主对奥运会进行“瘦身”。2005年,奥运“减肥计划”轰然启动,罗格率领着奥运专家团对奥运会的规模进行了详细考察量化,旧有奥运项目垒球、棒球都被扫地出门,其他项目也在不断调整或合并当中,于是,一个新项目想要加入奥运,就变得难上加难[9]。“奥运瘦身计划”的实施致使武术“入奥”的门槛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3 在清醒中嬗变:武术在“入奥”再次失败中找回自我
3.1 文化思考
3.1.1 保存和发扬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所蕴含的民族人文精神
武术是传统文化,改革不能只盯着竞技体制一个方面,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保存和发扬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所蕴含的民族人文精神,传统文化是培植和涵养民族自尊心的重要依托[10]。武术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体育的主体,承载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彰显的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华体育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展示。考虑到与世界体育文化的接轨,武术的世界化发展也应充分考虑其时代性,作为一种身体文化形态,不是固态不变的。在当前形势下,武术在追求“形式应随当代”理念的同时,更应鲜明的追求“笔墨千古不变”的要义存在[11]。正如邱丕相教授所言:“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含量,放射的文化光芒,所辉映的文化风采,所承载的文化使命,是任何一个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可见武术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个庞大的身体运动的文化载体。武术进入奥运可以满足民族自尊心,可以表达我们积极参加奥运的决心,还可以借奥运之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12]。
3.1.2 传承和坚守武术的“中国文化”元素
中华武术能够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而不衰,而且在流传过程中因不断吸纳新的因素,扬弃过时的因素而产生嬗变,正是因为人们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这根纽带牢牢地牵系着的原因[13]。如何找到中国武术独特标签,保持自己在全球化时代中的那份清醒的中国性和中国身份意识,成为了当代武术的一种“文化失范”。“话语权”的丢失让武术无法发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声音,而成为了为“现代奥林匹克”摇旗呐喊的工具[14]。如果用西方体育的模式来“拼贴”中华武术的话,那么武术“入奥”则毫无意义。武术“入奥”不仅仅是传播武术技术,不应成为量化指标下的机械运动,更多的应是通过奥运会来传播武术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正如近年来借助孔子学院来推动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获得了行之有效的推广策略,打破了原有的主要靠“技术输出”的传播模式,开辟了透过“文化战略”让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获得对武术的文化认同。“入奥”虽未成功,但随着孔子学院等传播方式已经使武术的国际化进程迈出了较大一步,提高了武术的知名度。可见,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应清醒的保持和坚守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坚持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文化自信,不应在发展的路途中失去自己特有的文化标记,从而一味的模仿奥运项目,以至成为人家的附庸。
因此,中国武术走向世界,首先要充分理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借鉴其他同类项群运动项目推广和传播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武术当前发展的现实,把握好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关系,如正常处理好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将给武术带来积极的影响。否则,用西方竞技模式的改革自己以乞求别人接受,失去的将是武术的固有特征和文化内涵。原本希望中西文化相结合,将会变成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其代价是惨重的。
3.2 现实思考
3.2.1 “入奥”是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较好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
武术“入奥”是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契机,奥运之路有利于更好的促使武术走上现代化道路。20世纪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化影响了整个世界,而21世纪以和谐为主要特征的东方文化也将对世界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竞争”发展到极点必将趋于“和谐”,随着当今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两者肯定是交织在一起发展,文化的融合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15]。然而,一味的把武术的发展寄托于入奥,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保留着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体育文化传统项目,它们并没有因为没有成为奥运会的竞技项目而丧失文化魅力[16]。因此,我们应辩证的来看待武术“入奥”,如在不久的将来,武术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大家庭的一员,这无疑成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对各自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如还是被拒之门外,也不应悲观失望,“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今后的发展研究中,应更为理性的辨别和认知自我。
3.2.2 寻求武术“入奥”的“最大公约数”——散打争先入奥
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是当今世界体坛的主流文化,成为人类社会的需要,具有普遍价值的体育文化活动,也为千万人所热爱和向往。中华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契合点,找到二者的“最大公约数”,以至达成互补融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从目前体现项目之间的通融性,散打毫无疑问是武术“入奥”的“最大公约数”。
首先,从技术上来看,散打是“两人按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7]。散打突出了武术的“远踢、近打、贴身摔”技术原则,且独具武术踢、打、摔等技术全面应用的特色。散打既是竞技项目,又是搏击项目,没有理由置于体育竞赛之外[18]。这种搏击对抗技能也符合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竞技理念,同时也弥补了竞技武术套路技击功能在“高、难、美、新、飘”的追求下离“武”越行越远的现状,其“舞蹈化”、“杂耍化”、“体操化”越来越明显,早已迷失和消退了中国武术的文化价值和技击特征。散打入奥可以消除外国人对“武术是东方芭蕾”、“武术是中国式体操”的戏称和误解。
其次,从文化上看来,武术作为一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技击术,吸收了老子的武学思想与《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思想,其作为技击理论的指导思想,在散打技击理论中得到生动具体的体现[19]。散打运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又不同于国外技击术。比如,散打运动不是好勇斗狠的暴力行为,其技击目的是自卫反击而非“侵略”,一招一式、一拳一脚不在于胜负得失,只是为了实现“防身护体、制人取胜”,这种自卫型的防身护体行为,与西方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环境中的身体技能对抗比赛还是有区别。也正由于从文化的角度上散打与奥林匹克运动有所比较,有利于使不同背景文化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散打融汇于竞技体育的竞赛模式中。
再次,从可操作性上来看,散打规则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量化,更加客观公正。而武术力图进入奥运就势必要变通,建设有利于立法的竞赛模式,摆脱以“舞”为主要尺度的立法体系的尴尬,避免所谓“专家”的“讨论”权衡,赛前、赛后的暗箱讨论[20]。相比竞技武术套路,裁判员很难在1分20秒的时间里对100多条款项做出评判。而归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项群的散打,和拳击、摔跤、柔道等项目一样具有按体重分级别比赛、以绝对胜利或得分取胜等特点,更利于评判,这也符合奥运会竞赛方式的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等特点。特别是近年来,散打通过举办“散打王”争霸赛,中韩、中法、中美、中泰对抗赛等国际赛事,得到了快速发展,与自由搏击、空手道、拳击、泰拳等进行过实战交流。更易于全世界普及,公平竞争。从而避免武术套路竞赛中中国人一方“孤独求败”、“一家独大”,成了中国人自娱自乐、外国人陪衬的尴尬局面。显然,在乒乓球、羽毛球等奥运项目长期独揽天下时,没有人再愿意陪你玩武术,拱手送金牌。
总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特别是当今体育竞技化主流发展之时,武术不可能独善其身,游离于时代潮流之外,这需要武术在“入奥”项目上去挖掘能够与西方竞技体育相融合的优秀项目。散打无疑的当前武术“入奥”项目中的最佳选择,既强调了武术的技击功能,又凸显了其文化属性;既弘扬东方文化,又融合西方文化;既续走奥运之路,又不失武术之根。这也为武术与奥林匹克至今尚未“交集”的状态下找到新的平衡点。同时也希望能多渠道、多方位、更为理性的去研究武术,毕竟武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否“入奥”,我们更关注的是武术积极稳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期待武术项目能早日步入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殿堂,更期待源于中国的武术拥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继生,张萍,何兵雄.单相思下的失望与希望:武术“入奥”的历史回顾和策略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56-60.
[2] 孟凡强 .武术申奥这些年:屡战屡败 2008年丧失绝佳机会[EB/OL].(2013-5-31)http://sports.xinmin.cn/2013/05/31/20515445.html.
[3] [5]杨弢,姜付高.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37-152.
[4]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74.
[6]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27.
[7] 罗时铭.寻觅武术产生的历史足迹——兼谈中国武术的概念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38-41.
[8] 胡爱武,王俊奇.对“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思考:以武术入奥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6):517-519.
[9] 洪美玲.从“奥运瘦身”审视中国武术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33-635.
[10] 马明达.说剑丛稿(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374-375.
[11] 王岗.中国武术技术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16-17.
[12] 张杰,孙永泰.从中西竞赛武技看中国武术技术体系缺位与失衡[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124-128.
[13] 宋丽.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文化认同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41-46.
[14] 陆小黑,王岗.“精神”的消解:当代武术亟须正视的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9):35-37.
[15] 杨建营,邱丕相.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可融性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26-29.
[16] 李秋玲.中华武术发展与武术入奥的利弊分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21(4):27-29.
[17] 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8] 王培锟.对中国散打运动融入世界体坛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1):28-31.
[19] 陈粮.从历史文化的视野审视武术散打的技击理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54-59.
[20] 张涛,曹丹.以文明范式认识武术整体入奥后的文化缺失与质变——武术整体西方竞技化发展的悖论及武术传播化模式的再讨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