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需要原则在高校网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2014-12-05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11期
关键词:网球竞技负荷

林 扬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竞技需要原则在高校网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林 扬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近代随着我国网球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人民对于网球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但是由于网球在我国属于贵族运动,由于场地较少,很难满足群众对于这项运动的参与程度,即使像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由于网球场地收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群众难以参与。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部门,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更重要的是增强全民体质,由于高校聚集着大量的年轻人,充满着活力对于新兴的运动接受能力较快,也比较容易推广。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网球教学中竞技需要原则的运用做出深入研究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蓬勃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竞技需要原则在高校网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2 研究内容

2.1 竞技需要原则的生理学基础

竞技需要原则是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地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竞技需要原则是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训练原则,在网球训练与教学中充分运用此原则能有效地提高训练和教学的效率。

2.1.1 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任何训练都必须有一定的训练目标,没有目标的训练是盲目的也是没有效果的,科学地指定训练目标有利于学生或者运动员循序渐进地一步步的完成任务,有效地提高训练的效果,使运动员或者学生对于训练的阶段划分以及训练的方向性有完整的掌握。训练计划包括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不同的训练计划具有不同的训练目标与训练任务。训练目标对于训练好比是航灯对于大海一样重要,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训练动机。训练目标地确定要切合实际,有利于运动员较快的完成,取得一定的成就感。如果训练目标确立的不合理,训练计划就难以实施,像是在网球教学中对于初次学习网球的学生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循序渐进,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初学者宏观上应该掌握网球的握拍方法、原地击球练习、移动中击球练习、实战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目标中又分为很多小目标,像是握拍方法中有东方式,西方式、大陆式,击球练习分为开放式和闭合式,每个小目标的训练又可以分成分解法与完整法训练。

2.1.2 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不同的专项对于运动员身体的竞技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心理、智力等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训练之中,宏观来说这些竞技能力在任何一个项目中都有不同的体现,对于不同的项目来说各个比例的分配也不同,像是在网球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对于运动员体能的要求较高,要求运动员有较强的爆发力以及对球的速度的反应能力和落点的判断准确力。在训练中要注重此种身体素质的训练,当然在训练中要抓好基本技术与特长技术的训练,训练中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技术的提高具有不同的作用,要明确运动员或者学生哪方面是薄弱环节,在训练中对于薄弱环节要加强训练的强度与量度,对于特长技术的要扬长,实现技术的全面发展。

2.1.3 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由发展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和智能综合构成,在训练重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态、不同年龄进行合理地组合。在运动员的选材中就要注重这一专项化,运动员的选材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参加训练比赛的过程,在选材的时候要注意身体形态的选择,网球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灵活性。比如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可以很好地适应篮球项目但是对于网球这种项目可能适应性较差。

2.2 网球训练中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2.2.1 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训练目标全面而集中的体现着专项竞技的需要,比赛是对训练的检验,扎实的基础训练就像是向银行存款,比赛好比是向银行取款,任何训练都是在反复的重复中进行的,盲目地训练对运动员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会造成巨大伤害,训练具有目的性、有效性、循序渐进性,这些特性是训练的保障,在网球教学中备课是上课的准备阶段对于上课效果的好坏起到重要作用,是学期训练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时训练计划对于月训练计划乃至学期训练计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必须注重每个课时的训练计划。

所有的训练都是为比赛储存能量,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比赛队员的比赛日期合理安排训练,在常规周期中要把运动员的基本技术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并在掌握良好的基本技术的前提下充分发展运动员的特长技术,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研究发现,通常那些年龄较大还能取得良好成绩的运动员都具有良好的基本技术,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基本技术的全面对运动员良好竞技能力的保持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体能状况在某一时期或者某一阶段能为运动员带来良好的成绩,但是运动员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还是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基本技术与全面技术。

2.2.2 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和特点不同项目对于竞技能力的需要是不同的,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它是在比赛时检验训练成果的良好手段,不同项目对竞技能力的要求不同,在网球训练中对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而像象棋这样的运动对运动员的智能素质的要求较高,这就决定了在网球教学和训练中要根据竞技能力的要求确定训练的内容,在训练中把运动员的快速反应的能力和爆发力素质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反应的快慢,是指运动员在面对对手发出的信号时能够快速的做出反应,朝哪个方向去跑动,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把握好节奏,动作速度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出动作的快慢,在训练中要注重速度性和爆发性的训练。身体是基础,技术是保证,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在技术训练中方法的选择是很多的,主要是分解法和完整法。分解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分成若干部分或环节然后按环节或部分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完整法是指将技术动作或环节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训练的过程。在训练过程中到底是采用分解法还是完整法,主要是看学生的现实状态,包括年龄、性别、掌握的动作技能数量、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等。

2.2.3 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符合的内容和手段依据竞技需要原则的要求,符合内容和手段的选择是由不同的专项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与运动员自身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对于体能主导类的项目在训练的过程中体能训练占主要部分,技能主导类的项目在训练中技能的训练要占大部分比例,网球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在训练中要把队员的技能训练放在主要位置,网球属于小球类项目,对于技术的要求较为细致,在训练中要紧抠学生的细节,对于这类项目细节是决定球员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例如在训练开始阶段有的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在训练中经常忽略了击球后的跟拍动作,在训练中教练要把这个作为重点,这个动作对于学生以后动作习惯地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像是很多的职业球员由于在训练中击球动作较快,这个动作的保持并不像是刚开始的时候那样,于是很多学生在观看视频后以为这个动作是可以忽略的,其实不然,这只是因为职业运动员的动作衔接较快,每个动作的完成是在平时上万次的训练中的凝结,在比赛中有些动作并不会像是初学者那样在挥拍结束后停留一定时间。在训练中可以通过喂球的练习使学生在击球结束之后保持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次的挥拍。

2.2.4 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负荷主要是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方面,在训练中要保证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合理性,如果负荷强度过大在训练中就很难保证负荷量,在某种程度上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一个矛盾体,这就需要在训练中保证两者之间的合理组合,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主导因素设计负荷内容,像是网球训练学习和训练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合理安排,由于普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网球的过程中时间紧、内容多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主要以技术为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专项的学生训练中由于队员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在训练中要在提高基本技术并发展特长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体能的发展也包括耐力、速度、力量等,在体能的训练过程中要根据队员不同的弱点进行强化,如果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较差在训练中要主要加强耐力的训练,如果运动员的力量是薄弱环节要以提高力量训练为主要任务,同时脚步的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良好的球员都是具有灵活的脚步。在技术训练中也不一定是完整的技术动作进行训练,在训练中一般是将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分解成若干动作进行分解训练。

在不同的训练时期负荷的安排也是不一样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和恢复周,在基本训练周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基本技术,使运动员的技术得到全面发展。赛前训练周的主要负荷安排是把运动员的全面技术的训练放在主要地位,比如在网球的赛前训练周中要把以完整的击球动作作为训练的主要训练负荷、以及适当安排一些比赛,这个时期要为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比赛周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的目标。恢复周的主要负荷安排是使运动员身心得到最佳的调整,并力求实现超量恢复,准备投入到新的训练中。

3 结论和建议

3.1 竞技需要原则是高校网球教学和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训练原则,队员动员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3.2 竞技需要原则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把握好运动员不同的年龄、性别以及机能状态,针对不同的训练个体制订不同的目标进行不同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3 教练员要根据不同的比赛周期合理安排运动的负荷,是运动员在比赛周能得到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1] 孙志.“墙壁法”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8).

[2] 窦洪茵,张樯,彭放,等.“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在运动训练专业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3).

[3] 张占英,戴红燕,许书琦.三自主教学模式下女子游泳课分层次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4] 郑艳玲,杨文礼.“动态优化组合”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1).

[5] 戴婷婷,史海鹏.浅析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法[J].新西部(下半月),2008(8).

[6] 孙飞,许晓峰.讲解法和示范法在网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4).

[7] 刘殿国,聂真新,刘玖占.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网球理论课实施网络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

G845

A

1674-151X(2014)11-072-03

2014-10-13

林扬(1979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网球运动训练与教学。

猜你喜欢

网球竞技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