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①
——舞鹰雄起源的社会文化探析

2014-12-05黄科曹春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9期
关键词:雷州湛江中原

黄科 曹春宇

(1.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体育系 广东湛江 524037;2.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系 广东广州 510663)

非物质文化遗产①
——舞鹰雄起源的社会文化探析

黄科1曹春宇2

(1.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体育系 广东湛江 524037;2.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系 广东广州 510663)

舞鹰雄是广东湛江地区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影响舞鹰雄起源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变迁等社会性因素和雷州土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武术文化等文化性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才形成并促进舞鹰雄的发展与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鹰雄 社会文化 探析

舞鹰雄是广东湛江地区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集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舞鹰雄最初源自民间神话。已流传近三百年历史[1],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2006年,舞鹰雄入选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国家文化部命名廉江市良垌镇舞鹰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5月参加上海世博会巡回演出,近百万上海市民和中外游客观看了鹰击长空在5 m高的惊险绝奇的舞鹰雄表演。[2]

1 舞鹰雄起源的社会文化探析

神话传说只是寄托湛江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不能解释舞鹰雄的真正起源。舞鹰雄之所以能产生于湛江的良垌镇竹园村并沿承到今天,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既包括社会性因素,如社会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变迁等等,也包括文化性因素,如湛江地区的武术文化、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等。

1.1 舞鹰雄起源的社会分析

1.1.1 舞鹰雄起源的自然环境

湛江市古称南越,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坐落在雷州半岛,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地势北高南低。由于自然环境的人为影响较少,这里成为鹰、猴子、老虎等动物活动的天堂。舞鹰雄起源地竹园村属于丘陵地理位置,明清时期,树林茂盛,植被丰富。不但古时候有鹰、猴子等常见动物的存在,即使是在今天还可以看到这些野生动物。根据原鹰雄馆馆长梁宝琛介绍,20世纪50、60年代还经常可以看到老虎等猛兽。这样的自然环境为舞鹰雄的形成提供了“鹰、猴”、乃至于“雄”等基本素材。

1.1.2 生活方式对舞鹰雄起源的影响

受到雷州半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影响,竹园村既具有农业生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海洋生活方式的痕迹。因此,一方面,濒临海洋所形成的对于无边大海的敬畏,促成竹园人对自由翱翔蓝天雄鹰的崇拜;另一方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方式,又使得他们对丛林猛兽充满了恐惧。生活在竹园的人们对原始图腾崇拜既清晰,又模糊。清晰,是因为他们有着明确的崇拜对象,模糊,是在于崇拜对象的多元性,并且是生存在不同的活动空间,难以形成诸如对“龙、羊、猪”等个体崇拜。将不同的图腾对象融合为一体,必将成为一种必然。舞鹰雄正是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图腾崇拜的反应,《雷州志》载“舞鹰雄……表现对人们古图腾的崇拜”。[3]舞鹰雄的表现方式和表演内容进一步佐证竹园人对于舞鹰雄的图腾崇拜:舞鹰雄在其形成和发展初期,其动作简单,没有杆,没有复杂的套路组合,也没有音乐的伴奏,而是主要是对武术动作进行简单组合,然后借助于鹰和雄的形象而形成。而且,竹园村作为封闭落后的以农业生活和渔业生活为主的丘陵村落,人们相信鹰雄能驱邪镇妖,带来如意吉祥,所以每逢喜庆佳节,都希望有鹰雄的出现,以实现驱邪镇恶,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1.1.3 舞鹰雄起源与社会变迁关系

湛江尽管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但是社会变迁对其影响也非常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对舞鹰雄的形成产生影响。湛江地区(古代为雷州)作为中国边远区域,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湛江不仅是历代高官被贬流放的场所,也是受到种种社会因素而被排挤的人群迁徙的地方。例如,宋朝宰相李刚、学者苏东坡等就曾经流放到雷州半岛。人口的流动使得湛江不仅有本地的土著居民,也有诸多的外来移民,从而形成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群体,多元社会群体必然存在多元的社会构成。这种复杂的社会构成不仅包含了本地社会关系,也融入了中原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因素。舞鹰雄的基本构成要素中的大头佛、武术等等都与中原社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它们对舞鹰雄表演样式与风格的形成与完善以及舞鹰雄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2 舞鹰雄起源的文化分析

1.2.1 中原民俗文化对舞鹰雄起源的影响

唐宗宋祖时,大量汉人南迁,逐渐融入到雷州文化之中,并慢慢留下痕迹。中原民俗文化对舞鹰雄起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舞鹰雄的构成要素还是活动仪式,都可以看到中原民俗文化的痕迹与烙印。

首先,中原民俗文化是舞鹰雄构成要素的关键。舞鹰雄主要包括“鹰、雄”和“舞”等构成要素。研究发现,众多国内权威的字典中“雄”的相关解释条款没有“兽”的含义。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有“雄,鸟父也”的记载。李白的《蜀道难》也把雄看作是鸟:“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4]可以推测,“雄”是湛江本地人根据现实所存在的动物原型而独创出来的一种虚拟的猛兽,“是当地传说的与熊、豹、虎、狮等猛兽不一样的四不像的一种野兽”[5],集龙头凤尾、金钱豹身、长有麒麟角等多种猛兽形态于一体的异兽,长着牛角龙头,比麒麟长,又不像狮子,是百兽之王,其性暴烈、凶悍、举止凌厉,堪称兽群之枭雄。[6]尽管“雄”并非来自中原,但是,作为虚拟存在物的猛兽——“雄”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借鉴了中原民俗文化中有关狮、虎、豹等现实物和貔貅、麒麟、龙等虚拟猛兽形态特征,并与雷州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内在的融合了中原的民俗文化元素。

其次,舞鹰雄的演出时间一般都是在农村传统节日,通过一定的仪式或程序,如新年(阴历春节至三月十五)、鬼节等时间段,它与中原民俗文化中的舞狮、舞龙、傩舞等在演出时间程序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同时,舞狮、舞龙等民俗体育在文化内涵上具有具有民间祭祀文化或休闲娱乐文化特征,反应了中原民俗文化借助于特定崇拜方式来敬畏自然,或者是农业文化中农闲季节的休闲娱乐意义,这与舞鹰雄表达的文化意义也具有高度相似性,这足以反应出舞鹰雄所具有的中原民俗文化元素。

1.2.2 雷州土著文化与舞鹰雄起源

湛江古代为雷州,具有典型的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特征。作为雷州文化表现形式的舞鹰雄产生于雷州半岛的竹园村,必然具有雷州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烙印。一方面,竹园人与大海遥遥相望,近在咫尺,具有海洋元素的雄鹰、龙等无不时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也必然会渗透到竹园人的仪式活动中;另一方面,具有农业文化特征的竹园人也深深受到红土文化的影响。竹园人对茂盛的森林里的虎、狮、狼等凶猛的陆地动物不仅仅是敬畏,同时还对于具有灵性而又顽皮的猴子寄予美好想象与向往。因此,舞鹰雄具有雷州文化所具有的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特征,是雷州土著的海洋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共生体,是具有其特定的图腾崇拜内涵的文化现象。

1.2.3 佛教文化对舞鹰雄起源的影响

佛教文化早就进入中原,并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宣扬。廉江古称罗州,现存的罗州古城含有大量的唐代文化元素,唐朝的佛教文化也曾对其形成广泛的影响。“据民国20年(1931)钟喜焯编的《重修石城县志·寺观》载,全县历史上有寺庙25座、庵堂10座,分布在县境城乡各地。这些寺庵从明万历元年(1573)起先后建成……良垌镇曾经修建过紫林庵(即南桥庵)。”[7]可见,佛教是当地极其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并在民间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和影响力。佛教的普及化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因此,作为一种仪式活动的舞鹰雄构成要素出现有菩萨(大头佛)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它既反映出竹园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印证了中原民俗文化对于舞鹰雄起源的影响。

1.2.4 武术文化对舞鹰雄的影响

首先,舞鹰雄构成要素之一的“舞”通假“武”,具有武术文化内涵。古人把“舞”和“武”作为同一种表现形式看待,认为“舞、武”是不分家的,是一体的,是同宗的。古代的“舞”形式多样,最初的“舞”可能来源于具有宗教色彩的古老图腾仪式,形成生产舞、巫舞、战争舞和性爱舞等等多种表现形式。后来,人类在原始舞蹈中加入了狩猎的技巧,形成了最初的“武术”。“舞”可以衍生出“武”,而“武”也可以“舞”的形式表现。“武”的最高境界是“舞”,因为“舞”可以“动四方”、可以“射九日”、可以“骖龙翔”。

其次,如前所述,湛江生存条件恶劣,无论是因为强身健体、休闲娱乐,还是抵御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猎获野兽等,都需要强健的体魄和矫健的身手,从动作类型和动作特征看,“鹰”和“雄”的技术动作建立在翻、滚、卧、爬、扒、闪、腾、扑、跃、起、伏、坐、咬、撞、点、舔、抓等基础之上。鹰的基本动作有:展翅、合翅、苍鹰扑雄、大鹏展翅、雁鹰铺沙、仙鹤管井、展翅摩云、飞瀑流泉等等。雄的基本动作有:豹子卧洞、金凤点头、犀牛望月、昂首喷泉、龙舟飞步、侧首抖云等等。这种以模仿动物为特征的武术动作,既反映出中原武术文化对舞鹰雄的影响,同时又为舞鹰雄的起源提供了文化意义上的现实可能,丰富和发展了舞鹰雄的表现形式,也奠定了舞鹰雄得以沿承到今天的文化基础。

2 结语

舞鹰雄是广东湛江地区特有的,集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活动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影响湛江舞鹰雄起源的因素错综复杂,社会性因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变迁等方面,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雷州土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传统武术文化等多元文化。社会性因素和文化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促成了舞鹰雄的形成、发展与完善,同时也使得舞鹰雄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独一无二的民族传统体育表现方式。

[1]广东人民政府网.廉江“舞鹰雄”[EB/OL].2007-09-28.http://w w w.g d.g o v.c n/g d g k/w h y c/m j w d/2 0 0 7 0 9/t20070928_25338.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7-31.

[2]盛大上海世博会精彩廉江舞鹰雄——廉江鹰雄团精彩亮相上海世博会凯旋而归[EB/OL].2010-8-7,最后访问日期:2011-7-31.

[3]牧野,主编.雷州志[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12):257.

[4]简明古汉语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928.

[5]温汉沂整理,民间艺术奇葩——舞鹰雄[M].湛江文史(第16辑):1997(3):107.

[6]材料来源:2008年廉江市文化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Z].

[7]廉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廉江县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6):770-771.

G852

A

2095-2813(2014)10(b)-0153-02

2009年广东省湛江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016)。

黄科(1975—),广东湛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雷州湛江中原
漫步湛江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让中原更出彩
梦中题词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乡音心中留
雷州书画作品选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创作巡展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