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状况影响的研究

2014-12-05尚玢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9期
关键词:教学班形式教学活动

尚玢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高等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终阶段,也是关键阶段。而体育教学的教育质量将影响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水平。因此要重视高等体育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顺利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基础。要重视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和积极健身意识的塑造。要在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同时,选择适合学生锻炼,符合学生情况的体育教学方案和计划。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氛围和形式下,丰富发展教学理论,最终培养全面、综合素质强的大学毕业生。近些年来,针对高等体育教学活动,许多高校都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研究,先后从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入手,对采取合适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广泛而有效的探索。虽然经过大量探索,然而从目前研究效果上来看,不容乐观,大多数研究方案仅是对问题进行简单梳理,并没有结合有效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同时并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项目与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之间的正确关系,大多数研究意义不大。

1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定义及主要内容分析

1.1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定义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具体而言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关系,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和核心来设计教学方案。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采取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在互动关系处理上,教学组织形式将师生关系直接表现出来,同时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推动体育教学前进发展。而在师生互动关系处理上,要遵循各种互动关系和互动方式所要求的规范和程序来完成,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以及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搭配和互动关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组织的纽带关系,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教学要素按照一定程序结合起来,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1.2 体育教学组织特点分析

首先,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具体表现的是在教学活动中相关人员在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考虑,通过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全面系统了解,在全面、多项选择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体育教学活动的持续有效进行。比如在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上,大多选择分组教学,而时间安排上,多采取体育课和活动课相结合的安排方案。其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有着多样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和体育教学组织本身特点紧密相关,在教学组织形式选择过程中,并不是否定式发展,而是后者对前者不断补充和继承,直到今天,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形成了多种教学形式并存且共同发展的教学格局。随着人们对教学活动认识的更加全面和完善,整个体育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同时教学对象和教学特点认识更加科学、全面、多元,从而使得体育教学组织有更多展现形式和表现内容。

最后,以班级为教学基础单元的教学方式,依旧是当今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而依托班级开展的体育课堂教学依旧占据体育教学的主要位置,然而,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教学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已经成为当今体育教学变革的重点和关键。而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要积极利用主要运动项目的积极作用,与具体锻炼相结合。通过在体育运动中,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有效促进体育教学发展,而选择主要体育运动项目作为切入点,能够有效检验教学组织形式的实施效果。

2 主要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在体育锻炼运动中,存在一些具有引导作用,能够带动大多数人参与运动锻炼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存在,也使得体育运动更加持续、更加稳定。体育运动部分项目有一定体力和技巧要求,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主要运动项目则具有一致特征,而这些一致性能够引导体育运动发展进步。因此是体育运动的核心选择,通过有效锻炼,能够培养参与者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从而确保参与者形成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而这些实践就要求我们在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下,有效选择、理性地正确看待各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学就是要求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平衡的教学关系,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作用,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化为学生,而教师的作用更多在于知识的解释和学习重点的引导,整个课堂教学完成的关键是学生的思考,是师生正确关系,对体育教学来说,也不例外。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分享,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现阶段,体育教学课程形式有教学班教学、选课教学、通识课程教学、俱乐部式教学、分层次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这些教学形式的主要区别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不同,或教学理念和教学特点认知度不同等。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体育教学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不仅需要教师积极讲解相关理论,也离不开具体实践。而在实践过程中,要想有效掌握,就需要学生根据实践结果,及时提出存在问题,而传统的教学班形式,实际上存在“一风吹”“一刀切”的教学现象,并不能照顾大多数学生,缺乏有效区分的组织形式,在缺乏有效课堂互动情况下,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偏差。大多数体育活动需要较多学生参与其中,因此体育教学也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性。因此充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通过合作教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存在感,另一方面又能够让学生养成配合、互助的习惯。学生因为自身体质和习惯的差别,在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果一味采取教学班形式,实质上是在否认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通过分层组织教学,针对学生特点,制定相应教学计划,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选择哪种教学组织形式,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组织形式。

3 现代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研究

3.1 教学班授课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虽然教学班授课存在许多局限和不足,不能全面、高效教学,然而这一教学形式依旧是当今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其他任何形式都无法取代其位置。然而要想更好实施体育教学,就需要充分完善这一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将教学班授课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继续落实和完善这一基本组织形式。

3.2 丰富发展多种形式,补充教学班授课形式

教学班教学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是忽视了个别差异性和存在,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当今教学的最大特点和要求就是全面发展,普遍成长。要充分照顾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尽管在教学活动中,无法倾向于每一个学生,但要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尽可能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发展体育教学。

3.3 向多元化、全面化方向发展体育教学

无论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无论体育教学采取怎样的发展形式,实质上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同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推动学生全面进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具体能力以及发展需要,让每一学生都能达到其应有水平。而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育,更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健康体质的形成。每一体育教学组织形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而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实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更好发展离不开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全面发展体育教学。

4 结语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指的是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形式,对体育教学的具体效果有直接影响。当前,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且这一问题迟迟未能有效解决。要想有效解决大学生体质下降这一客观问题,就需要从正确认识高校体育教学入手,而体育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与体育教学效果之间有着极其密切关系。因此,有效探索、选择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对解决当前大多数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采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对其作用效果进行有效分析,从而选择切合高等体育教学实际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1]李新志.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运用的研究[J].学校体育,1992(2):30-31.

[2]樊临虎.论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特征及其基本因素[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65-70.

猜你喜欢

教学班形式教学活动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雅韵·智慧·健康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普通高中教学班与行政班管理的分析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