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放松辅助练习对少儿自由泳打腿速度的影响
2014-12-05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陶 璇
肩部放松辅助练习对少儿自由泳打腿速度的影响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陶 璇
自由泳腿技术是自由泳的基础,练好自由泳腿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自由泳技术。在自由泳腿的学习过程中,练习者会出现肩部紧张、内收的现象,以致影响对自由泳腿技术的掌握。有些游泳教练为了达到速成,便一味地加强运动员的打腿练习,提高练习时间、强度、距离、次数。然而,纠正练习者肩部紧张的问题,可以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帮助其掌握正确的自由泳打腿要领和技术要点,对学习后续技术动作很有帮助。本文通过实验探寻肩部放松辅助练习对少儿游泳运动员自由泳打腿速度的影响,为广大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上海市浦东游泳馆6~8岁学习能力较差(即在游泳的起始学习中掌握技能较差,游得较慢的学生),且有怕水心理的少儿游泳初学者2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3人,女生7人。年龄最大8岁,最小6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询相关文献。
1.2.2 测量法
对学生的25 m自由泳打腿速度进行测试,并在其到边后即刻测量心率(10 s)。
1.2.3 观察法
游泳是在没有发力的固定点,利用水对身体的浮力和升力推动身体前进的一项运动。初学者在学习游泳过程中往往会使用浮具,此时,浮具就会成为其用于发力的固定点。对于这个固定发力点表现出的强烈依赖(其表现行为主要为“压板”,即肩部紧张)就是怕水的一种表现。双臂夹板打腿时,上肢处于水平位,若上臂位于躯干前方,则属于向前运动,故为水平内收;双臂处于躯干后方,则属于向后运动,故为水平外展。打腿时双臂水平内收是把浮板当作水中发力的固定点并对其强烈依赖的表现。根据运动技能,将学生区别出来,并进一步观察。区别出具有怕水心理的学生,在第1节课时观察其打腿情况。如果出现“打腿不走”现象,就将学生的名字记下。在随后的2个月对其上课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2.4 实验法
用观察法区分出20名学生,随机选出10人为实验组,另外10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学生不进行任何干预,按照常规法训练并记录数据;实验组学生完成由教练安排的辅助练习。第一阶段:双手夹浮板双肩水平外展水中静漂;第二阶段:脚背前垫浮板教练一对一拖住学习者双臂肘关节,帮助其进行手臂伸直肩关节旋内的水中俯卧静漂练习;第三阶段:全身伸直,双手抓池边,脚背前垫浮板的水中俯卧静漂。完成第一阶段的肩部放松辅助练习,进入第二部分,等第二部分彻底完成再进行第三部分的辅助练习。对每名学生完成辅助练习的时间进行记录,并以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完成某一阶段的辅助练习为时间节点,以此与对照组对照,进而确定两组学习进度上的差异。为此,设立了自由泳打腿学习的几个阶段,一是单板打腿打不起来,二是单板打腿能够打起来但几乎不走,三是单板打腿拥有一定速度但平衡性欠佳,四是自由泳打腿技术熟练。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一次25 m自由泳打腿测验,记录成绩和即刻心率(10 s)。
1.2.5 数理统计法
对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统计,首先算出平均值,再通过t检验区别两组数据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2 5 m自由泳打腿用时
统计显示,实验组25 m自由泳打腿的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组,但t检验发现,两者成绩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肩部放松辅助性练习并不能显著提高少儿游泳初学者25 m自由泳打腿成绩。
观察发现,部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学习初期都存在“打腿不走”现象。对照组学生在学习自由泳打腿过程中,从打不起来到能够打起来,再到速度有一定提升,直至可以熟练完成,呈现一种循序渐进的进步状态。而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种类似于阶段性的跳跃式进步状态。他们往往是在完成某一个辅助练习后对身体位置有了新的认识和掌控能力,自觉在练习过程中尝试正确的身体位置,得到成功体验后,提高自身的打腿技术。
在完成25 m自由泳打腿时间上,实验组与对照组都没有明显规律,两组中都有较早学会并熟练掌握打腿技术的,也有在实验后期才逐渐掌握的。
若用定性的标准、从教练员视角审视其学习过程,实验组学生能更好地控制水面上的身体位置,而对照组双脚打腿时对水的感觉较好。2个月训练后,对比两组的自由泳打腿成绩发现,身体位置较好的实验组比踢水感觉较好的对照组在速度上有微弱优势。这微弱的优势可能主要来自于教练花费极大的精力在实验组。少儿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上课过程中不可能非常配合教练完成这些辅助练习,教练必须反复检查每个学生,对其进行监督和引导。但从结果来看,提高的效果并不明显。
2.2 25 m自由泳打腿后即刻心率(10 s)
统计发现,25 m自由泳打腿测试后,实验组的平均即刻心率(10 s)略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大多数学生的心率都低于对照组,仅2人的心率高于对照组。这2人有个共同特征,即他们的速度都比较慢,打腿技术动作都有缺陷。结合这一特征分析,此2人的即刻心率高于对照组,很可能是其体力使用高于对照组或者没有很好地完成肩部放松的辅助练习所致。t检验发现,两组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组在25 m自由泳打腿后的即刻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由于实验组在身体位置上有一定优势,而对照组的打腿感觉较好,再结合t检验结果发现,与打腿时双脚踢水感觉相比,运动员对身体位置的正确认识与自我纠正在减少打腿时的疲劳感方面更具优势。观察发现,实验组学生出现的举腿过高、双腿沉在水下、打腿时身体左摇右晃等现象,随学习时间的加长(即辅助练习的完善)而不断减少;对照组学生的减少情况并不显著,尤其是双腿沉在水下现象,有些学生直到实验结束依旧存在。将两组学生的这些变化结合在一起发现,对身体位置的正确认识和自我纠正,有益于少儿自由泳腿技术的掌握。打腿时双脚踢水的感觉固然重要,但双脚踢到水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踢到什么位置。实验组学生通过肩部放松辅助练习,认清了打腿时的正确身体位置,明确身体处于哪个位置能更好地用脚背击打水面,提高每一次打腿的效率,减少无用的技术动作。没有进行肩部放松辅助练习的对照组,虽在经过大量的打腿练习后有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打腿位置,但大部分学生仍不明白身体位置的重要性,只是盲目地打腿。致使其不能将力量用到该用的地方,打腿越用力,使身体离正确位置越远;但为了达到与别人相近的速度,必须花费更多的力气,从而使心率上升。
对照组双脚踢打水的感觉较好,可能是想要获得更多的打水效果,收获更多的向前推动力;但在自身协调能力与核心力量不够的情况下,动用过多的力量打腿,非但不能提高速度,反而会使身体失去平衡,需要靠其他动作平衡身体。尽管踢到了很多水,拥有更多向前的作用力,但都被与其相反的力抵消了。
3 结 论
在少儿游泳初学者的游泳教学中,安排帮助其肩部放松的辅助练习对减少少儿学会自由泳打腿技术的时间没有明显帮助,对加快其自由泳打腿速度也无显著促进作用,只对个别力量较大的学生效果较好,但对减少少儿游泳初学者25 m自由泳腿测试后的即刻心率有显著作用。对于怕水的学生,教学中加入肩部放松的辅助练习,可以帮助其逐步摆脱怕水心理,通过系统脱敏的方式,为其构建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1]陈永欣,李辉.不同年龄初学游泳者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J].游泳季刊,2005(2)
[2]吴贻刚.论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动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