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对策与建议
2014-12-04华东理工大学黄时进
华东理工大学 黄时进
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郭 薇 鲍林俊
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对策与建议
华东理工大学 黄时进
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郭 薇 鲍林俊
介绍了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对策与建议。
黄浦区;低碳社区;对策与建议;
黄浦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是上海的经济、行政、文化中心所在地,做好社区低碳工作,创建低碳社区,特别是通过政府引导、媒体宣传、全民参与,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低碳社区建设,把低碳社区建设成为低碳、低碳、和谐、宜居的新社区,对于本区及全市的低碳降耗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力争到2015年为全市居民生活提供低碳示范,力争成为上海创新转型的排头兵、中心城区低碳发展的示范者。课题组根据实证调研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对黄浦区建设低碳社区提出了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1 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基本思路
1.1 宏观制度层面创建低碳社区管理和推动机制以“十三五”计划制定为契机,将创建低碳社区正式列入“十三五”规划,据此制定创建低碳社区管理和推动机制的政策条例。
(1)创建低碳社区建设的领导机制
确立区发改委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低碳社区社区建设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区发改委为联席工作的核心部门,街道办事处、绿化市容局、环保局、区房管局、区妇联、区团委等职能部门及驻社区单位等相关单位参与联席会议工作,接受区发改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进行低碳社区建设。
(2)创建低碳社区建设的执行机构
在低碳社区建设联席工作会议的领导下,执行机构以社区为单位,由居(家)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业委会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低碳社区建设工作的落实。
(3)创建低碳社区建设的保障机构
以区发改委为核心,以街道办事处、绿化市容局、环保局、区房管局、区妇联、区团委等职能部门为协助单位,为低碳社区建设的执行机构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一系列支持和保障。
1.2 中观社区建设层面 以创建低碳品牌社区为抓手
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和评比工作为契机,以创建低碳品牌社区为抓手,在黄浦区各街道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创优活动,并以街道为单位,将创建“低碳社区”的具体措施落实到社区工作计划中,并按照计划将任务落实到相关责任人,把节能减碳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评选标准之一,组织开展“低碳家庭”、“低碳社区”评比活动,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1.3 微观居民观念层面 以帮助居民形成低碳观念为动力
低碳社区要建设,社区居民的低碳观念要先形成。加强电视公益广告宣传,并利用社区内已有低碳环境宣传教育的设施;社区内有相关低碳知识书籍、音像及图文资料;结合社区实际以课堂、活动等形式对居民进行经常性低碳教育,以帮助居民形成低碳观念为创建低碳社区的不竭动力。
2 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对策与建议
2.1 以创建市级低碳社区为抓手,推动区级低碳示范社区建设
根据实证调研情况反映,目前各街道各小区对于低碳社区建设的热情都很高,社区居民普遍希望早日换LED来省电省钞票,但低碳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统一部署,而且区政府资金有限,选择几个基础条件好的小区,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创建典型低碳社区,作为推广的榜样,应该更有可行性和示范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根据2014年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开展上海市低碳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推动低碳发展理念、行为和管理方式向社区延伸。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开展试点的低碳社区达到20个左右。在试点工作基础上,授予一批成效显著的社区为“上海市低碳示范社区”、推荐申报“国家低碳示范社区”。黄浦区作为低碳社区建设工作领先的中心城区,前期工作做得基础扎实,可以以创建市级低碳社区为抓手,集中精力推动区级低碳示范社区建设。
2.2 加大对社区节能的资金投入,创建吸引企业投入机制
创建低碳社区,最重要一点是政府一定要加大投入,再生能源的使用、环境绿化、低碳建筑材质与功能设计、采用可回收再生及低耗能绿建材、社区设置生态池储蓄雨水,供灾防与涵养水源用途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在发达国家,也是需要政府大量经费的投入,因此,在“十三五”期间,需要逐年在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加大对社区节能的投入,这是黄浦区成为上海创新转型的排头兵、中心城区低碳发展的示范者的重要基础。
创建吸引企业投入低碳社区建设的激励制度,实行低碳社区建设的需求激励政策,利用财税政策加以引导,吸引企业加入低碳社区建设的队伍中来,例如生产LED、节能插座、节能建材的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在向社区推广节能产品的同时,将企业的部分利润捐助社区低碳建设的项目,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充分利用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对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建设的有益补充。
2.3 以《上海市低碳社区创建指南》落实每年启动的项目
根据2014年6月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低碳社区创建指南》,黄浦区要创建低碳社区,需要逐年增加“节水、节电”等居民社区低碳节能改造项目建设,具体建设项目如下。
(1)社区内实施既有建筑门窗和外遮阳的节能改造,且改造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门窗和外遮阳的技术要求。
(2)社区内建设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光热、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示范项目。
(3)社区公共场所照明采用节能灯具,如LED灯,节能灯、太阳能灯等;楼道内公共区域的照明系统全部使用声控或感应技术。
(4)社区内采用其他建筑节能低碳技术(如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电梯系统节能改造等)。
(5)社区内配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助动自行车充电桩(公共充电设施)。
(6)社区内设有便利的低碳公共交通工具(如电动摆渡车、公共自行车短途通勤系统)。
(7)社区内人行道路、停车路面等使用雨水渗透材料,收集雨水用作景观水、冲洗路面等。
(8)社区内建设大件垃圾(如垃圾装修、有害有毒垃圾、废旧家具、家用电器)分类收集点,社区内分类回收垃圾箱普及率达到100%。
(9)社区绿化遵从自然规律、充分应用本地植物,建设适合本地气候特色的自然生态系统。
2.4 开展低碳知识宣传教育 有效提升居民低碳行为意识
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绿色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低碳知识宣传活动,例如通过“四个一”活动,即:一是发放一张《家庭能耗记录卡》,并以小礼品为鼓励,激励居民们可以每月根据水电煤等账单,填上使用量,通过换算,得出每月排放二氧化碳的总量。自我监督家庭节能,推动居民形成良好的自我督促的节能意识。二是提供一个体验馆,定期宣传节能减排。街道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辟空间,开设了绿色生活体验馆,让居民在活动之余,体验节能减排。三是推广一批LED和节能插座,夯实绿色照明和节电基础。四是筑一条回收链,营造社区减排环境。发动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的第一道环节,减少了回收过程中的整理工作,为废物再利用发挥积极作用;营造社区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加大激励力度,倡导社区居民“行为节能”,培养低碳行为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1)鼓励居民选用低碳节能节水家电产品。
(2)倡导居民低碳出行,鼓励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拼车、搭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3)引导居民实行垃圾分类。
(4)倡导居民减少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鼓励居民自备购物袋进行采购,拒绝商品过度包装。
(5)组织社区周末集市(如跳蚤市场、二手市场等)方便居民旧物交换和回收利用。
2.5 系统购买社会服务,充分发挥NGO(非政府组织)在创建低碳社区中的作用
NGO以其为盈利、亲民、非官方的一些特点能更好地把政府照顾不到的一些方面覆盖到,区委、区政府可以研究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明确NGO在创建低碳社区中作用和收费标准,建立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目录,搭建政府购买服务平台,购买NGO的专业服务,在在创建低碳社区的同时扶持NGO发展的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要求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政府便可以从繁重的具体事务中“抽身”,委托管理可以有效地填补政府“抽身”后留出的空间,并且让有资质的NGO提供比政府更专业化、更有效能的管理,有利于低碳社区的创建。
黄浦区举办机关系统能耗网上直报培训
近日,黄浦区召开机关系统能耗网上直报培训。区委办、区委组织部等40余家单位参加培训。市机管局相关专家对上海市公共机构能耗统计网上直报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相关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
今年开始,黄浦区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将采用此系统进行网上直报,以进一步提高全区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的效率,及时、完整、准确反映全区公共机构能耗情况,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科学发展。 (区节能办)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Creating Low Carbon Community in Huangpu District
Huang shi jin,Guo wei,Bao lin jun
It introduces basic ideas of creating low carbon community in Huangpu district, on the basis of it,it brings abou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creating low carbon community in Huangpu district.
Huangpu district,low carbon community,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itons
黄时进 男 1972年1月出生,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后,复旦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在站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