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战略管理学研究述评*
2014-12-04王安琪
王安琪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申德尔、安索夫和钱农(1980)指出《战略管理》杂志致力于研究战略管理主题。这些主题从理论、概念和实证方面对战略家、战略过程、战略实施等要素进行研究。因战略管理涵盖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系统研究战略管理需引进多方面、多层次学科理论,造成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多样化。从宏观角度看,研究理论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生态学;从微观角度看,学者还引进了心理学、认知学和行为科学;还有中观层次的系统论、混沌理论等。各种理论在假设条件和逻辑推理方面都有优势和局限。学者通常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理论。因研究问题不同,各理论对战略管理的贡献有所不同。本文以下主要介绍主流理论和流派及其间的差异和争论。
一、早期战略管理理论、流派
(一)战略管理理论 1960年至1980年,学者们提出决定企业经营业绩的要素是成功的战略(Rumelt,Schendel&Teece,1994);成功的战略来自企业的决策(Ansoff,1985)如选择各种多元化战略(Rumelt,1974)和战略实施如设计匹配的组织结构(Chandler,1962);决策和实施的依据是企业的内在特有竞争力(Selznick,1957)、企业发展的历史(Penrose,1957)和资源(Andrew,1971)。这些早期理论认为在同一产业内,不同战略可以导致不同业绩。企业利润率差异的根本因素是管理者战略决策能力和企业实施能力。钱德勒(1962)定义战略为“制定企业的基本长远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步骤和资源分配过程”。战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战略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实现长久的生存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战略选择的内容是决定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结构(Ansoff,1965),为此管理者应不断分析外部环境,发现机遇和挑战。战略实施的途径是合理分配资源以发展竞争优势抓住机遇或避开挑战(Andrew,1971)。在这些早期理论及后来迈克尔·波特的战略设计理论中(Porter,1985),战略被描述为“计划”或“设计规划”。战略管理实践应围绕有目的地制定和实施计划。这种战略管理思维的基本思想是:企业战略制定总是遵循规范的决策过程。战略是规范的决策过程的产物,在决策中规划师的分析能力形成完美的战略方案;企业组织结构总是服从于企业战略;战略实施总是在战略计划之后,企业未来的战略不受当前结构的影响。这三个基本思想代表了后来被明茨伯格称为的“设计学派”(Mintzberg,1990;Mintzberg,Ahlstrand&Lampel,1998)。他认为设计学派的基本假设与现实有差异,指出:(1)战略管理者不是超人,其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不可能预见所有的未来;(2)战略并不总是由战略家规划的,企业可在学习中形成其战略;(3)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并不总是分离,可能同时进行;(4)组织结构并不总是跟随战略,未来战略有可能受当前组织结构的制约。明茨伯格吸取了早期行政决策理论决策过程的思想(Lindblom,1959),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设计学派把其描述得过于简单化。现实的战略过程是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循环渐进,在学习和适应中形成。明茨伯格和沃特世(Waters)(1985)提出了学习型战略管理模式,指出战略管理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从严格正式的计划到完全无组织计划的适应都有可能。明茨伯格及其同事的思想被学界称为战略管理的“学习学派”。
(二)战略管理流派 战略管理设计学派和学习学派间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管理理论的差异。早期理论研究的对象包括战略家、战略决策过程及外部环境。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初流行的行为管理学派(Cyert&March,1963)、组织理论中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Thompson,1967;Lawrence&Lorsch,1967;Burns&Stalker,1961)。行为管理学派(Cyert&March,1967;Simon,1957)认为传统经济学决策模型的假设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决策者面临的环境是不确定的,实现最优决策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决策受决策者认识能力和个人目标的限制。在现实决策环境下,战略决策只能遵循最优化原则而不能追求产出最大化。行为管理学派对决策环境的认识是学习学派的基础。而设计学派从传统管理科学和控制论(Taylor,1911)出发,承认企业是开发系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可通过战略管理对外部环境进行调控,应遵循权变理论和配置理论根据企业规模、技术、战略、组织机构、企业文化等进行协调。随着战略管理学界对行为学派的逐步接纳和认知科学的传播,20世纪90年代后学习学派的思想被学者所接受,学界开始对战略管理过程感兴趣,而不是仅限于研究战略内容。其对后来更新的战略理论如战略领袖理论和知识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启发。但在通常的战略管理教材中,因“设计”的概念较规范和简要,设计学派的模式仍在教育和咨询业占主导地位。
(三)战略管理争论 早期战略管理学者对于从战略角度回答企业业绩差异并没有争议。学术界和咨询界逐步认可战略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战略与组织结构相关。这两种观点是理查德·鲁梅尔特(Richard Rumelt)于1974年博士论文提出。他用统计模型证明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业绩相关;适度的多元化能提高企业业绩;企业战略和结构相关。根据Google提供的论文引用情况,该论文已被引用近2000次。此外,1994年阿姆伯戈(Amburgey)和达欣(Dacin)对战略和结构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战略确实和结构相关,并相互影响,但战略对结构的影响更显著。然而,2000年帕里奇(Palich)、卡迪纳尔(Cardinal)和米勒(Miller)对过去30年内55篇实证研究进行了整合分析(Mata-analysis),结论是企业业绩和多元化战略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二、中期产业和外部决定论
(一)波特竞争战略理论 早期理论认为公司业绩的决定因素是战略家、战略和以组织结构为代表的组织因素,这种观点基本是内部决定业绩理论(Hoskisson etal.,1999)。20世纪80年代初,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把研究产业组织效率的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引入战略管理,其两部著作《竞争战略》(Porter,1980)和《竞争优势》(Porter,1985)奠定了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详细描述了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影响企业战略的外部力量理论(Porter,1979),认为企业业绩主要由五种决定产业结构的力量决定: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五种力量决定了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从而对企业业绩有根本影响。这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简称“五力模型”。企业决策者可通过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估算产业利润水平,而对进入和退出某产业进行决策。由于实用性该模型已成为战略管理基本分析模型。波特还指出企业要想赢得额外利润,必须具备两大基本优势之一: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成本优势指企业通过更低的成本来赢得顾客,实现薄利多销,从总体上获得更大回报。差异化优势指企业产品或服务具某些独特功能。该功能可使企业在和五种力量竞争时,削弱客户的谈判力量,从而提高产品价格,获取比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回报。在这两大基本优势基础上,结合早期战略管理理论业务范围选择思想,波特总结了在竞争中企业可选择四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性战略(集中成本领先和集中差异化)和复合战略。《竞争战略》是继《战略和结构》后另一里程碑式著作。波特的五力模型为研究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外部环境分析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从而弥补了早期战略管理理论在外部环境分析中产业环境分析的不足。此外,五力模型发展了公司级战略理论,尤其对企业多元化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波特提出的两种基本战略优势从市场和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资源,进一步延伸了企业如何利用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回报理论,为他的战略分类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因此,波特的另一突出贡献是提出了系统的业务级战略系统。此外,在《竞争优势》中,波特描述了企业内部价值产生过程。波特把企业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这些活动相互联系,形成内部价值创造系统,称为价值链。在他看来,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于内部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尽管价值链对解释企业业绩的另一基本问题——企业如何产生价值——有所贡献,但从战略分析角度价值链类似SWOT中的内部分析。另外,价值链对企业内部资源的认识不如内部资源论详尽和深刻,因此价值链理论不如五力模型和竞争战略更能引起学者重视。然而,价值链为企业内部资源分配提供了有效工具。波特的战略竞争力理论借鉴产业经济学中的多点竞争理论和价格理论。波特成功地把产业经济学中市场壁垒、市场份额、多头垄断力量、战略对峙和产品线竞争力度等概念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对个体企业进行分析(Hoskisson etal.,1999;Rumeltetal.,1994)。根据战略竞争力理论,战略决策主要决定企业应选择的产业和在该产业中的定位。企业业绩差异主要源于所在产业利润率和在该产业内所属的战略群体,也即“外部市场定位决定企业命运”。这些思想和经济学有密切联系,波特的理论被认为是经济学对战略管理的重要贡献之一。这些思想侧重于外部力量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波特的理论也被认为是外部决定论的主要代表。明茨伯格把波特的战略思想称为战略管理的“定位学派”。可以看出,外部决定论和早期内部决定论间有根本分歧。外部决定论基本忽视了企业内部战略家和内部资源对业绩的影响。从决策的角度讲,战略家和战略制定过程似乎并不重要。这和早期战略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引起了战略管理学界研究企业如何控制自己命运的学者的反驳(Nelson,1991)。以鲁梅尔特为代表的学者通过误差分析发现企业战略和业务本身对业绩有影响,甚至其影响大于公司所在行业对公司业绩的影响(Rumelt,1991;Brush,Bromiley&Hendrickx,1999)。近年来大部分实证研究和鲁梅尔特报告的结果一致。另外,一些学者对波特的战略群体理论提出质疑,认为企业在产业内的群体不一定存在;且战略群体未必能解释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业绩区别(Barney&Hoskissson,1990)。近年来实证研究还没有形成对这一命题的定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不可否认,经济学思想为丰富战略管理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波特对产业经济学的引进,战略研究还引入另外三种非常主要的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和博弈论。篇幅所限,只介绍前两种理论。在1975年和1985年的两部著作中,奥利弗·威廉姆斯在科斯(1937)提出交易成本概念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者在有交易需求时,会选择两种交易方式中的一种:市场买卖方式和自我生产方式。交易者在现代化工业时代大部分是工商企业。在价格理论成立的情况下,正常的交易双方会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因市场价格能完全反映交易产品的价值。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现实情况可能存在卖方投机行为和交易者有限理性导致市场交易失败,从而促使交易者考虑自我生产来满足需求。市场交易风险导致买方在直接购买和自我生产中进行选择。卖方投机行为最可能发生在不确定因素多和资产专用性情况下。所有不确定因素和资产专用性企业会考虑自我生产所需产品来降低交易方的可能投机行为。自我生产虽能最大限度降低投机行为,但交易者应考虑建立企业的行政成本、对产品需求的频度和开发专用资产的风险。故交易方会在两类成本和风险间进行选择。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经营范围和组织结构设置从成本角度进行了近乎完美的解释,尤其丰富了早期战略学创始人钱德勒的业务型组织结构理论,所以被研究公司级战略的学者广泛采用。它还被誉为经济学思想、战略管理思想和组织理论的完美结合(Rumelt,Schendel&Teece,1994)。在过去30年中,交易成本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多元化、一体化、合作、并购、资产分离等战略领域。在日益加快的企业国际化进程和科技进步对交易风险和资产专用性影响越来越大情况下,交易成本尤其成为研究国际化战略中合作方式的主导理论。
(三)代理理论与交易成本、产业组织理论解释企业业绩差异的视角不同,代理理论Jensen&Meckling(1976);Eisenhardt(1989)认为,业绩由管理者决定。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造成潜在管理层和所有者利益冲突。代理理论基本思想最早由简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1976)提出,后来被艾森哈特Eisenhardt(1989a)改进。代理理论认为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关系是基本的代理和被代理关系。代理人是有限理性的决策者,具有自私性和投机性(Eisenhardt,1989)。因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可能会利用掌握的内部信息,通过企业经营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股东利益。如果企业能制定合理的监管方式约束和引导管理者,使其按股东目标进行决策,企业就可实现较好的经营业绩。可以看出,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都基于类似假设,但代理理论更强调对决策者的管理,且更适合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中应用。代理理论对提高经营业绩的基本思路是设计合理的代理合同,通过对代理即管理层建立合理的报酬系统和惩罚系统,来约束和减少投机行为,以实现股东目的。代理理论认为,代理的私人利益包括追求个人声望、权利、降低经营风险和被强行收购的风险,从而降低被解雇的风险(Hoskinson etal.,1999)。这些利益会影响经营决策的质量,因此,在研究企业重大战略决策时就需要考虑代理的投机行为,代理理论也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视角。代理理论应用较成功的三个战略管理研究课题是多元化战略、公司治理结构和创新。在多元化战略研究中,代理理论认为管理层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会盲目追求多元化而牺牲企业业绩。因管理层的管理经验和自身价值被所在企业的特殊性所限制,而没法通过别的有效方式来降低管理经验专用性的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似乎是加大多元化力度尤其是非相关多元化。另外,多元化也能有效地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增加管理层控制市场的力量。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证明企业规模和管理层的薪酬显著相关(Tosi&Gomez-Meija,1989),更支持了代理理论的观点。此外,研究创新的学者认为,创新的高风险也会让倾向于回避风险的管理层降低对研发的投入,从而降低股东获取更大未来回报的可能性(Hoskinson,Hitt&Hill,1993)。为了防止高层管理者这些潜在的不利于增大股东回报的行为,代理理论建议通过合理地设计公司治理结构来鼓励管理层增加研发投入,减少不必要的扩张和防范投机的经营行为。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重点是通过设计股东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管理层报酬方式来减少管理层和股东的利害差异。
三、成熟期战略管理理论
(一)资源基础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似乎把战略管理研究重点从波特倡导的外部环境控制论导向企业内部,因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都强调战略家的有限理性、企业内部资产的专用性和外部的不确定性。基于此,学者们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再认识。认为企业资源具备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Rumelt,1984);不同企业能力不同导致相同的战略资源创造价值的潜力在不同企业中不同(Barney,1986)。企业内部资源能够提供核心竞争力(Parahalad&Hamel,1990),可为企业提供持续和可延伸的优势;特定的办公常规(routines)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从而成为企业的竞争力(Nelson&Winter,1982)。从企业资源视角认识企业竞争的思想在1984年被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称为企业内部资源论。1991年杰伊·巴尼(Jay Barney)系统地综合了这一认识,发展为可从内部分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巴尼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应具备四个特征才能产生持续性竞争优势。一是企业资源能创造价值;二是企业资源具备稀缺性;三是企业资源不能被竞争对手完全复制;四是企业资源不能被外部资源所替代。这四个特征使企业能发展战略能力,以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和超额回报。除了以上四点,巴尼还指出波特的战略群体对企业资源认识的缺陷,认为企业资源和能力不尽相同,战略资源在企业间不能随意流动。企业内部资源的互补性和特异性限制了竞争对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复制。战略资源的发展通常具备特定的历史条件、资源产生具备复杂性和因果关系模糊性,因此战略资源难以被竞争对手在短时期内复制。内部资源论实际上回答了企业竞争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企业能获得更多回报?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持续性地获得更多回报?内部资源论的解释是超额回报。稀缺资源能发展稀缺能力,从而造成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备超额回报。而不可复制和替代性解释了可持续性问题。由此,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似乎有了更完善的解释。因此,从巴尼的文章始,内部资源论占据了研究主导地位,战略管理课题也相应地从探讨竞争要素转向讨论持续竞争力和企业价值创造。
(二)企业知识理论 内部决定论还有两个有影响力的理论:企业知识理论和战略领导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是研究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和创新的主导理论之一。企业知识理论最早由研究企业合作的科格特(Kogut)和詹德(Zander)(1992)提出。科格特和詹德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967)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的存在在于共享和创造知识,知识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不同,所以共享知识就能增加价值创造的机会。显性知识是可记录和易于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只能通过社交和沟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传播。科格特和詹德(1992)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们能够制定比一般社交更高层次和更深刻的流程,在企业内部能最大限度地共享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并能挖掘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潜力。企业知识理论直接揭示了价值产生和价值创造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和波特的价值链思想相关,但也有区别。知识理论假定知识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具备战略资源的不可复制性。其依附于人力资源,具备黏性。掌握知识能为企业发展可持续竞争力和提供超额回报。由于知识的特性,知识管理思想被学者发展为系统的知识管理理论(Grant,1996a;1996b),被广泛用于研究企业合作战略和职能级创新战略。然而,学者对知识理论并不是没有争议。知识理论倡导放弃个人自私性假设,认为即使人不自私,也不能共享所有他知道的知识。这种见解动摇了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尤其引起交易成本理论学者的反驳。科格特和詹德(1996)试图从社会学角度解释,但福斯(Foss)(1996)指出知识理论难以解释企业成立的原因,尤其为什么企业有目的地占有资产。交易成本理论和知识理论间的争议是除内部资源理论和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间争议外的另一个焦点。
(三)战略领导力理论 1984年汉布瑞克(Hambrick)和梅森(Mason)倡导系统地对企业战略领导力进行研究。其专注于企业高层和董事会。建立在认识论和行为科学的基础上,战略领导力认为企业各项活动反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个人和团队的能力、兴趣、价值观和利益(Hambrick&Mason,1984;Finkelstein&Hambrick,1996)等,企业的经营业绩和企业高层领导的特征息息相关。企业领导力从心理学、认知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角度研究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过程、首席执行官的任命、高层团队合作等内容。大量实证研究支持企业高层领导团队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战略领导力研究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故它也可纳入战略管理内部决定论的范畴。但其注重探讨高层管理者特征如何影响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研究发现企业高层领导和董事会能通过外部关系网络、个人和团队决策能力、高层团队合作和融合精神等影响企业业绩。战略领导力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试图解决以往理论对战略影响企业业绩的争议(如Liberson&O’Connor,1972;Child,1972)。汉布瑞克和芬克尔斯坦(Finkelstein)(1987)提出企业管理层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取决于管理层的审慎能力(discretion)。在审慎能力高的情况下,对业绩的影响大。反之对业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同时管理层的审慎能力受竞争环境、组织环境和个人背景的限制(Hambrick&Finkelstein,1987)。
(四)对内部资源论的反驳 近20年来内部资源论成为解释战略管理核心思想——竞争优势及其可持续性——的一个关键理论。然而内部资源论并不完美。战略管理学者提出其思想有几个漏洞:一是潜在的循环论证(tautology)问题。学者们指出内部资源论解释形成竞争优势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企业应拥有产生价值的资源,而该理论对竞争优势的定义也是建立在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这实际上说a造成了b因为a=b(Preim&Butler,2001;Bromiley&Fleming,2000)。这样就导致该理论不能被否定,从而违反了理论的科学性。二是内部资源论关于价值创造没有考虑外部环境特别是客户需求(Preim&Butler,2001)。如果考虑客户需求,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应是不固定的,这样就造成竞争优势不可能是持续性的(Bromiley&Fleming,2000)。三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内部资源是无限的,这样就造成理论上永远无法发现产生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Bromiley&Fleming,2000)和实证研究中难以有标准可以解释应变量的变化。尽管巴尼(2001)著文回应这些学者,但内部资源论的缺陷很难从其现有理论假设上得到弥补。
四、结论
综上,早期战略管理学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把该领域的研究问题定义为:企业如何行动?为什么企业和企业有所不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公司总部的设置有何必要性?但后来,由于战略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学者对战略管理的研究侧重于探讨造成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原因。对经营业绩的探讨不可避免地导向对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研究。因此,战略管理研究的问题随着时间和研究的深入稍有变迁,但总体上还是围绕企业成败的原因这个核心命题。企业成败的命题实际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企业能产生经济回报而其他企业不能?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带来更高回报?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持续产生回报而有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早期的战略管理学科和学术研究关注第一个问题(1960—1980年);中期和当代研究更关注后两个问题(1980年至今)。尤其1991年后随着内部资源论的广泛流行成为研究重点。未来发展方向。一是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企业知识相辅相成,从外部认识企业如何创新,从而补充了知识网络理论从内部对创新的认识。由于具备较成熟的理论思想和实证研究方法,发展非常迅速。发展方向主要是解决理论内部的争议和扩大其应用性。二是动态竞争力理论。基于对内部资源论缺陷的认识,学者们继续寻找企业能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原因,把动态竞争力和功能性能力区分开来,这种区分解决了理论上造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部能力可能是无限的,从而弥补了内部资源论的缺陷。该理论还不完善,近期有学者提出企业最多只能拥有暂时竞争优势。暂时竞争优势的产生和影响正成为战略管理学者的研究热点。三是客户价值理论,也是针对内部资源论的缺陷。学者指出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或价值占有过程应把客户需求和消费过程结合起来。其观点还有待实证研究。由于价值创造在战略管理中占核心地位,对客户在价值创造中的研究和相应理论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展方向。该理论可能是一个研究热点,因为理论和实证都还处于初步阶段。
[1]Chandler A.D.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MIT Press:Cambridge,1962.
[2]Coase,R.H.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s,N.S.,4(16),1937.
[3]Hambrick,D.C.,Finkelstein,S.Managerial Discretion:A Bridge between Polar Views of Organizational Outcome,i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B.Staw and L.L.Cummings(eds.).JAI Press,1987.
[4]Mintz berg,H.,Ahlstrand,B.&Lampel,J.Strategy Safari.Free Press,New York,1998.
[5]Porter,M.E.Competitive Advantage.New York:Free Press,1985.
[6]Porter,M.E.Competitive Strategy.New York:Free Press,1980.
[7]Porter,M.E.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1979.
[8]Priem,R.L.,Butler,J.E.Is the Resource-based“View”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Strategic,2001Management Research?.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