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课程内涵及价值体现*
2014-12-04李红丽
李红丽
(山西财经大学,太原 030006)
翻译课程内涵及价值体现*
李红丽
(山西财经大学,太原 030006)
本文从课程概念的内涵和发展揭示课程的价值:作为教育性客体,课程对于主体(社会与学生)具有何种意义,能满足主体何种需要。翻译课程的具体定位和特点决定该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个人和学科3个方面。这3种价值通常通过课程的编制与实施体现,它们对翻译课程设计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该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和课程实施的安排上。
课程内涵;翻译课程;价值体现
据统计,在西方各高等院校中,大约有40%的课程系只用“课程”(curriculum )一词命名,30%的课程系使用课程和教学(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25%的课程系使用教育领导或课程领导(educational leadership or curriculum leadership),5%的课程系使用课程和督导(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崔允漷 2007:6)。可见,课程概念目前还存在争议。那么,课程应该如何定义,翻译课程应该如何定位,翻译课程的价值如何体现?这些问题是翻译课程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必须回答的。明确课程概念,不仅有助于把握高等学校课程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处理高等教育现实情境中课程发展和编制的“实际问题”,为课程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课程概念的发展
在西方,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Spencer)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从拉丁语currere派生而来,义为“跑道(race-course)、“进程”或“人生的历程”。 Curriculum由此引申出两种不同含义:名词形式 “跑道”强调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指称传统体系中的课程;动词形式“奔跑”着眼于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重构。
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概念首先出自美国芝加哥大学课程论专家博比特(Franklin Bobit)的代表作《课程论》。《课程论》一书是课程研究专门化的奠基作,它标志着课程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博比特分别从教学目的和教育教学过程、职业训练、公民教育、体育、闲暇活动和社会教育等方面论述课程问题。
目前,课程的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6种类型:(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其中,每一种定义都有一定指向性,都是指向课程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为课程本质及其定义的不同形态。例如,课程即科目、学科的定义,忽略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观性认知、创造力、思考能力和智能发展等,不鼓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容易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学习角色。另外,由于忽略动态因素,教育过程容易成为以教师为中心且单向灌输内容的行为,从而导致教师普遍重视指定教学内容,轻视教学与学习过程。将课程视为一种学习经验的观点,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中心,重视学习环境,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学习内容与学习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以及交互作用产生的经验历程与实际结果。其课程的基本假设是以学生为学习中心,主张学校课程应该适应个别学生而非学生适应学校课程,强调学生个体的学习经验意义的理解,认为学校教育课程应该符合学生认知、技能和情境发展阶段。这种课程定义,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但是未必能对个别学习者有充分的教育指导,而且较少注意社会需求,容易忽略社会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低估课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由于不能明确区分正规学习活动的正式课程与课外活动的非正式课程,对学习成果很难有具体的客观评鉴标准,难以完整、正确评鉴学习者,很难完整、周全地顺应个别学习者的需求以及注重个人整体的人格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获得丰富:(1)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教学进程中教生主体性充分发挥,把目标、计划融合到课程实施全过程中的趋势;(2)从单纯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开始把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置于课程核心,使学科知识成为学生的发展资源;(3)关注“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与“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或“校外课程”之间的互补与整合。此处,“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学习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态度的课程。
课程涵义的发展变化凸显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课程可以认为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使学生获得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科、活动和相应情景的统一。课程的本质是一种动态的教育进程,由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3个阶段建构而成。
2 课程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发展史上,对课程价值取向的认识见仁见智。但在这些不同观念中,课程的价值取向可以大略地分为以下3种(陈玉混 代蕊华 2002:38):(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要求根据知识分类和知识间内在逻辑组织课程,重视哪些知识对学习另一部分知识必不可少;这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判断一定时期教育质量及某门课程价值的依据。(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课程与内容价值的基本取向,认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手段,由于社会需求非常广泛,课程的社会价值可以分为经济价值、精神文化价值、科技发展价值等(靳玉乐 1996)。(3)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学校课程的价值在于为每个学生提供有助于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学校课程要重视个人的存在,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基础。这种价值观强调学生作为人的自由与独特性、整体性、自我指导性,认为学生理智训练、心智发展和完善比仅仅满足社会需要的功利性更重要,人格的陶冶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事实上,以上3种价值取向呈现的不过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课程的看法。只取其一,会流于偏颇。课程的构成离不开对知识的选择、组织等,课程本身既具有社会价值也具有个人价值。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础,社会是人存在的组织形式。因此,课程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 (靳玉乐 1996)。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多元与整合成为现代课程价值取向演变的主要趋势。
3 翻译课程的定位
从学科定性看,“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是国内培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名称,列在文学门类的外国语言文学之下,与“英语语言文学”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专业并列。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开放型独立学科,其综合性很强。翻译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是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和大量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翻译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翻译能力。
翻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重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课程重点在于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和大量翻译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使学生能够译出正确、地道的译文。其难点在于使学生具有英汉语言认识,能在翻译实践中实现英汉语言转化。翻译课程在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是:(1)基础阶段: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翻译能力和技巧,能够按“信达雅”翻译日常题材文章或应用性题材的句子或文章;(2)提高阶段:使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提高文化素质,能翻译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对名家名译文有较高的鉴赏和审美水平。
4 翻译课程的价值
“所谓课程的价值,指的是课程作为教育性客体,对于主体(社会与学生)具有何种意义,能满足主体什么样的需要。”(靳玉乐 1996)也就是说,课程作为连接教与学的中介,必须考虑作为课程接受主体的学生的需要,必须考虑学生学习课程后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需要。比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考察,课程的价值在于能让学生在知识、技能、人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若以社会为主体考察,其价值在于维持现存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发展与进步。正因为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课程价值,才导致对课程价值的不同认识,表现出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价值取向会导致课程具有不同功能。
因此,翻译课程的价值体现在社会、个人和学科3个方面(学科价值指翻译课程在传承学科成就、促进学科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这些价值一般通过课程编制与实施体现。
4.1 翻译课程的社会价值
翻译课程的价值首先取决于翻译的社会价值。可以说,翻译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精神文化价值、科技发展价值等)都有充分表现。王宁指出,如果我们承认文化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那么以语言转述和文化阐释为特征的翻译研究也应当成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分支学科。研究翻译在文化研究大语境中自然也成了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翻译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今天提出的翻译概念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转变成另外一种语言的纯技术形式的翻译,而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从一种文化转化为另外一种文化,其实现媒介是语言。因此,西方一些学者认为,长期以来局限于英语世界的文化研究并不能满足翻译的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国际特征。如果90年代初翻译研究领域出现过一种“文化的转向”(cultural turn)并有力催生文化翻译,那么现在便应该呼吁文化研究领域出现“翻译转向”(translation turn)。任何跨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研究都必然涉及翻译,后者实际上也变成一种文化传播和文化阐释的重要手段。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翻译与人类进步密不可分。国际译联曾组织过一个项目,最后出版《历史上的翻译家》一书。该书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论述从人类最早有书写系统开始,翻译就为“字母表的创制”、“各国语言的发展”、“国家文学的产生”、“知识的传播”、“宗教的传播”、“文化价值的传播”、“字典的编写”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有人甚至认为,一个社会是否先进可以用它的翻译作品来衡量。当今,翻译更是扮演着人类社会推进器的角色。正因为翻译具备这些社会价值,无论是从翻译人才还是从产品着眼,翻译课程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都具备巨大潜力。如何通过翻译课程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翻译人才,是翻译界面临的重大任务。
4.2 翻译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
人的发展通常包括认知领域(如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等)、情感领域(如兴趣、爱好等)和动作技能领域(如技能、技术等)。课程个人发展价值揭示课程同个人需要的关系。
翻译过程实际上是认识两种语言内在规律的过程。翻译最基本的两个层次——理解和表达实际上与人的认知密切相关。据方梦之研究,译者的工作心理一般是从完善自我(对原作而言)到表现自我,最终达到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自我,而表现自我是为了最终实现自我。在表现自我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我,而自我实现又是完善自我和表现自我的动机。如此三位一体,构成一个循环的心理图式”(方梦之1999:40)。翻译涉及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因此翻译在拓宽译者知识面的同时培养译者对相关领域的兴趣,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使个人兴趣、爱好发展成为对事业的追求。我国早期的新文学作家几乎同时都是翻译家,翻译帮助他们获得新思想、新手段和新语感,使他们在中国文坛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从情感发展角度看,翻译课程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和贸易等;在拓宽知识面、提高翻译能力的同时能够提高学习者对相关领域的兴趣,培养个人文化意识。翻译不但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翻译活动是一种跨语言文化活动。其跨文化性要求译者具备双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解和表达在翻译过程中都需要对比和分析源语和译语的语言文化。外语学习者通过翻译来学习语言,能更主动地介入异域文化,比较、探询外来文化现象,增强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和理解。因此,翻译学习有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技能方面,翻译常常被视为外语学习5大技能之一,它对人在技能方面的发展作用明显。根据卡特福德的定义,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它是用一种语言文本来替代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外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翻译课程的教学对外语学习有着多方面的促进作用。翻译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挖掘词语内涵,弄清词语搭配,掌握某一词与相关词的辨析关系;深入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明确不同语言的思维顺序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4.3 翻译课程的学科发展价值
对任何学科而言,构建相应课程、培养相关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课程的构建与建设不仅可以使相关专业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学科知识积淀,同时课程建设与课程研究本身也是该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学术思潮在学科上的反应都会不同程度地对课程内容等产生影响;通过课程固化可使相关内容推广应用,使学科发展的基础更为坚实。翻译课程当然也不例外。翻译学科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为翻译课程及教学研究注人活力,课程内容及教材编写呈现多元化特色。而翻译课程及教学的研究也为翻译学科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除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外,遍及全球的从翻译学士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就为翻译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保障。
Gile认为,翻译课程的功能大致包含:(1)有助于学生认清自我,提高翻译技能;(2)有助于提高行业水平和翻译的社会地位;(3)有助于初学者结识翻译机构和客户;(4)有助于规范工作方法(Gile 1995)。根据翻译课程的价值、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国际交流、科技发展、目的语文化建设等方面。其个人发展功能通过课程本身实现,在长期实践中完善。其学科发展功能则与社会功能和个人发展功能密切相关,使翻译学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得以拓展,使翻译学科的基础不断夯实。而对翻译课程及教学的研究本身也是应用翻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结束语
翻译课程的价值与功能对翻译课程设计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如何根据不同学生整合学科、社会和学生本身的需要,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传统教材基本上以翻译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其操练过于机械,不仅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较弱。如何将分析类教材的特点和当代译论的体系贯穿于其中,是在确定翻译课程目的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在翻译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实施的安排上,持不同价值观的教师会实施不同取舍。若以社会需求为重,则在课程内容上的选材上会重视科技、商贸、时事等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会关注“全译”和“变译”等翻译方法和技巧。若以学科价值为重,则会在选材时偏重于理论本身,以文学等为主要实践材料,在课程实施中会以理论的融会贯通和适度的翻译实践为主。若偏重于个人价值,则在课程安排上会有更多活动,借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信心等。当然,任何课程都可能是3种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应当在了解翻译课程3种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运用它们指导课程设计。
陈玉混 代蕊华. 课程与课堂教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崔允漷. 课程与教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7(2).
方梦之. 译者的工作心理[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2).
Gile, D.BasicConceptsandModelsforInterpreterandTranslatorTraining[M]. Benjamins: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责任编辑谢 群】
TranslationCurriculumandItsThreeValues
Li Hong-li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030006, China)
Contemporary views of curriculum retain the basis of curriculum as the course of experiences,planned or unplanned, that change human beings into persons. Curriculum should satisfy the needs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ors in social-cultural experiences, personal formation and its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ion course, it is clear that the values of translation course mainly cover three aspects. Translation can serve as 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in different social-cultural contexts,can promote personal cognition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can enhance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s.
curriculum; translation; value
H059
A
1000-0100(2014)01-0129-4
*本文系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2010041062-05)的阶段性成果。
201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