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

2014-12-04

外语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黄忠译者语篇

厉 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00089;曲阜师范大学,曲阜 276826)

变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

厉 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00089;曲阜师范大学,曲阜 276826)

变译理论的确立给传统翻译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与挑战,自变译观确立以来10余年,变译理论研究发展迅速,并取得可喜成绩,成为重要译论研究领域。本文梳理和回顾变译理论研究,以揭示其在研究主题的范围、研究方法等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变译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其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变译理论;回顾;反思

1 引言

尽管“变译”一词在1998年才由黄忠廉正式提出,但对变译现象的探索却几乎跟翻译本身一样古老。中国的变译现象显见于初期的佛经翻译,发展于盛唐、明末清初和五四前后;随后全译独霸翻译研究领域,到了20世纪下半叶,社会的急速发展和信息量的逐渐增多,变译重新回归译论研究的视野;而在国外,从古希腊翻译活动到现代西方各国间的信息高速传播,都离不开变译的灵活运用。变译理论正是在全球翻译事业高速发展、信息交流应接不暇的大背景下,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变译现象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揭示出变译的本质,界定了变译的科学概念,概括出12种变译方法,建构了变译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自变译观确定以来,变译理论的研究从初创立到成为译论研究的重要部分,10余年的发展见证了译界学人的艰辛与努力,为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我们对变译理论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发现其研究呈现研究主题范围广、研究方法多样性、研究交流国际化、研究向多语种扩展等特点。

2 变译理论研究回顾

2.1 研究主题范围广

2.11 理论层面的研究

黄忠廉的《翻译变体研究》和《变译理论》出版后,众多学者对变译理论加以积极、客观的评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对变译理论的科学性与创新性进行评介,刘重德(2002)力主对全译和变译的理论及其方法的研究予以同等重视;郭著章(2003:14)认为变译理论的创立使中国对翻译标准等翻译理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许钧(2003:33)认为变译理论深化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变译概念为全面而客观地界定翻译活动范畴提供了新的理论参照;郑海凌(2004)对变译理论的奠基之作《变译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丰富例证阐释变译理论的科学性。其二,对变译理论的指导实践方面进行了评介,如方梦之(2002)认为变译理论把本来彼此分散的、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译文形式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我们对问题看得更清楚,有利于指导实践;许钧 (2002)从变译理论研究对象、核心概念、研究方法上力证变译理论的创新性与科学性,并进一步提出未来变译人才的培养问题;文军(2004)建议将变译方法的教学列入课程目标。

变译理论研究后来走向学科和方法论研究(黄忠廉 李亚舒 2004),当下有学者开始超越变译理论本身的研究体系,形成互补的发展趋势,并从西方译论中吸取营养,使得变译理论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开始与西方译论交流和对话。以莱斯、弗米尔和诺德等人为代表提出的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是否能达到翻译的目的或功能为翻译策略取向,“对等”不再是评判翻译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甚至将改编、编辑和资料查询都包括在翻译内(谢天振 2008:136-137)。许多研究认为功能派翻译理论为变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如黄顺红(2005)认为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和忠诚原则,可以阐释变译现象存在的可行性及其适度性,对变译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20世纪90年代,西蒙、弗洛图、戈达尔德等提出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张扬女性译者的主体意识,强调译者文化背景和身份,是在进行“重写”、操纵文本、运用语言对文化进行干预;女性译者借助补充、前言与加注、劫持等策略,赋予文本以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谢天振 2008:前言)。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存在和主体性得以凸显,这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变译理论存在共通性,能够比较研究。魏家海(2008)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的颠覆性和变译中的变通性构成对话关系,二者均是对忠实的叛逆,译者在翻译中掌握的权力话语可实现译文话语权力的重构。翻译描写学派理论则认为,翻译不只是单纯地进行语言文字转换,而是译者创造性的所为。描写学派的两大理论原则“不完整性”和“操控理论”可给变译现象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颜纯(2010)认为描写学派理论为变译研究指明前进的方向,变译必须是译者在处理文本和生成译本的实践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按照自己的需要,对文本进行改写与操纵。可见,西方一些翻译理论从原因角度对变译现象进行解释,但其操作性不强,对变译缺乏描写性研究;而变译理论的研究,需要中西译论的相互交融、借鉴。所以,只有在中西译论相互参照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变译理论本身,才是完善变译理论之本。

跨学科研究是学科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变译理论研究也不例外。剖析发现,其跨学科特征体现在变译理论与语言学、美学、普通逻辑学、新闻传播学、信息学等学科的交融结合上。限于篇幅,仅以变译理论与语言学、美学的结合为例说明。利用语言学研究最新成果研究翻译一直是一个广阔的领域。语篇语言学的发展成果为语篇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使得语篇翻译将视野从语言形式扩大到语篇的情景因素,这对变译研究有启示作用。如刘庆元(2005)从语篇语言学视角讨论语篇翻译中情景取向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从语场、语式、语旨3方面分析了“变译”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合理性。另外,关联理论、语言顺应论等语用学理论亦可为变译研究提供新视角,能解释变译的合理性及方法运用。叶苗(2009)认为关联理论能够解释旅游翻译中变译的合理性,并在4种变译方法中有明晰的语用效果;张永中(2010)探讨语言适应论为变译的合理性所提供的理论支持。

在变译中以读者为出发点,决定翻译的战略和战术,这是美学与变译理论结合研究的切入点。高金岭(2008)在《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思想研究》一书中以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为例较详尽地展示了其变译的运用机制;进而李瑞、李强(2009)对此书进行了评介,认为全书借助“变译”等概念性工具,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面梳理朱光潜美学研究与翻译对中国现代美学的独特贡献;潘卫民(2005)从中西语言文字差异性视角探讨景点翻译中变译的必要性、变译的审美理据以及变译的度。

2.12 应用层面的研究

笔译中的变译应用在本文指的是对语域变译的探讨。对于“语域”,我们采用Williams & Chesterman(2004:9)的界定,既包括传统的文学语域,如戏剧、诗歌、小说,也包括多模态语篇、宗教语篇、儿童文学、旅游语篇、科技语篇和法律语篇。我们发现变译应用研究几乎涉及到以上所有语域类型,研究数量在整个变译研究中占最多,研究的范围与细化程度已初显变译理论对实践的强大指导作用,其中实用语篇的变译分析为最多。以旅游语篇的变译探讨为例,大多研究认为变译理论能够为旅游资料的翻译提供理论依据,如宋飞(2012) 认为变译策略适用于旅游翻译,并探讨了旅游变译的宗旨。

文学变译的研究相对较少,较为突出的有魏家海的研究。魏家海(2006)认为文学变译可以通过话语权力的嬗变过程来阐释和评论。在变译中,译者话语权力的排斥性和颠覆性使译文具备某种偏离原文的空间,但话语权力的抑制性对译者的变译颠覆行为有所限制,原文的话语秩序有所保留,变译不是彻底摧毁原文的合理性。接着,他将间性理论引入变译理论研究的视域,对文学变译的间性协作进行探讨,认为文学变译需要综合顾及译者、原作者、原文、译文、译文读者、语境和超译文等因素, 变译在“间性”实现,译者的意图或加在译者身上的意图通过文学间性的运作, 生产各类变译文本(魏家海 2007)。

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增多,口译活动信息量也逐渐增加,变译理论对口译活动的指导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大多数研究由最初的宏观、较宽泛的探讨如变译理论与口译关系等过渡到微观、较具体的探究如对口译中的具体变通手段、变译方法等的探讨,相关的研究并不多。如周青(2005)从变译理论指导口译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变译的尺度和质量评估几个角度探讨变译理论与口译的关系;徐翰(2008) 对口译的变通因素和施变手段展开分析和探索。

变译理论顺应翻译教学改革与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变译纳入教学体系,可以使变译理论有效服务于社会。这方面的研究最初仅是提倡将变译理论纳入教学或人才培养体系中去。黄忠廉(2002:45)倡导在当前翻译教学中培养变译队伍,要与市场接轨,建议有条件的高校翻译课加入变译训练或是采用多种形式对在岗译者进行培训。随着变译理论的发展,对变译教学(训练)的探讨越来越具体化,如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变译教学的具体建议等相关研究的比例加大,这将加快变译理论纳入翻译教学体系的步伐。翻译教材《科学翻译学》(黄忠廉 李亚舒 2004)等为我国变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做出突出贡献。王绍祥(2002)提出应在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运用变译理论成果,同时建议翻译教师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时文进行变译练习。许钧(2002)认为未来的翻译人才不仅会译,还要会变,会用译语写文章,会信息开发,把翻译放在更高层次上去做;文军(2004)甚至要求将变译方法的教学列入课程目标;曾昭涛(2009)特别探讨高职变译教学,认为高职翻译充分体现行业、区域和职业特点,遵循重信息轻技巧的原则,重视读者需要、采取变译策略。

变译理论的创立说明有必要对变译展开更深层次的文化维度探索,包括加强以国内丰富变译语料为基础的微观个案研究,黄忠廉、卞建华等在对译家实践和译家言论两相结合中深化变译理论的研究。目前对严复、林纾、林语堂等变译译者及其译作分析的研究实际上已开始涉及变译史的探索。如卞建华(2005)对林语堂的“文化变译”现象进行了评价,认为林语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带着特定的翻译目的,采取独特的翻译策略,这些策略是译者翻译观、当时社会环境、发起人、赞助人等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林氏“文化变译”策略是成功的。

翻译批评在整个翻译活动中一方面协调翻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起着矫正、推动实践,检验、丰富、完善乃至修正理论的作用(肖维青2010:2)。变译理论是新创理论,变译批评既是其需新拓展的研究领域,又是其完善的必经之路。有些研究建议将变译列为翻译批评的对象或是阐述开展变译批评的必要性,如杨晓荣(2005:10)认为变译也是翻译批评的对象之一;肖维青(2010:84-86)认为对变译作品的翻译批评可以使翻译批评的视野更广阔、更系统,也可吸引学者对广泛存在于翻译实践中的变译现象的注意,并呼吁加深对翻译变体的阐发,鼓励对变体翻译批评的研究。也有些对变译批评的探讨已进入理论分析与实际操作阶段,如陈宏薇和江帆(2003)运用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论从全新的视角对跨越近160年、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9种译本(包括全译本与节译本)的《红楼梦》英译事业进行全面历时性描述;黄忠廉、李亚舒(2004:340-361)在“科学翻译评论”一节中对变译批评部分进行过详尽的变译策略评论。

2.2 研究方法呈多样性

细察变译理论众研究,可发现其研究方法呈现多样性,既是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结合,又是集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等方法于一体。

在深入挖掘中外翻译史中的变译现象时,更多地用到历时研究;在剖析变译大家及其作品时,也会用到历时研究,如黄忠廉对严复思想的剖析研究。目前,剖析翻译史上的变译现象的历时研究还太少,希望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最终汇成变译翻译史。而更多的变译理论研究则属于共时研究,如变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等。

变译理论的发展与完善,需要多种研究方法,应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仅以语料库方法为例。由于变译理论立足于大量丰富的变译现象,利用语料库做系统而穷尽的观察和概括所得到的结论对完善变译理论研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在,并可极大丰富变译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个别变译大师及其译品深度挖掘、进行统计分析之时,黄忠廉(2009)以严复《天演论》建立“《天演论》变译平行语料库”,对严复运用的变译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此实证研究方法将有利于认清变译的本质、类型、单位、方法、机制、规律等,有助于深化其理论与应用研究。

2.3 研究交流国际化

尽管古今中外的翻译实践中变译是舞台主角,但在传统翻译研究中全译往往才被视为正统,变译则很少问津,甚至被视为旁门左道。变译理论的创立与不断发展使这种尴尬境况正得以改变,一方面得益于黄忠廉、许钧、许建忠、周兆祥、王克非等学者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全球文化交流翻译史中随处可见的变译现象,这些文化中富有共性的变译现象需要理论的升华与指导。中西译论的相互借鉴融合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双向的。关于变译,许建忠根据黄忠廉的书文撰写书评,这些研究将变译理论推向国际译界理论研究的视野,在国际上引发学术争鸣,为中国译论走向国际化争得一席之地。

2.4 研究趋向多语种

可喜的是,变译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不只限于英汉互译之间,还涉及到俄汉、日汉、德汉的互译之间。俄汉互译方面的变译探讨与应用的突出体现便是教材《俄汉翻译开发基础》,此教材将变译作为研究对象,是对以句子为核心单位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有机补充。教材作者明确了先要确立开发意识,即译者时刻意识到如何将国外信息以最佳方式翻译过来,以充分开掘学生的变译技能、发挥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在日汉互译中的变译研究较倾向于具体研究,如凌水真人(2005)对川端康成小说《雪国》的中文译文进行评析,对日汉互译中的词、句、段等层面的变译方法探讨时,认为变译方法实用、便利。在德汉互译的变译研究中,王琳(2007)认为要使德语新闻实现等效性,就应采用变译,旨在帮助学生运用变译手段,更好地翻译德语新闻。

3 变译理论研究的反思

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变译理论的相关研究有专题论文249 篇、硕博士学位论文110篇,另外,谢天振(2003)、许钧(2003)、胡庚申(2004)、黄忠廉和李亚舒(2004)等著书探讨变译现象或应用。这说明,变译理论研究的热情在逐渐高涨。但是,变译理论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3.1 重视力度需加大

许建忠(2010:207-211)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顺应潮流,创造和谐的翻译研究新局面,其举措便是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并以变译理论为例,强调对待国人的特色译论应采取正确的态度,而非予以贬低。通过对变译理论的研究回顾,我们发现,变译理论在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层面的重要意义需进一步引起重视,青年学者在对变译应用研究的同时力求向变译理论的理论研究转向,切实壮大变译研究队伍。

3.2 研究方法需进一步科学化

综观10余年变译理论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尚缺乏科学性,重规定、轻描写,实证性研究较少,跨学科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深化。多元化、跨学科的相互借鉴、交流、交锋、渗透的研究模式,可为变译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和增长点,也赋予变译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新视角。今后的变译理论研究要继续走归纳与演绎、东西方相结合的研究之路, 最终促进变译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3.3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变译理论研究起步时间不长,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待加强,要继续吸收其它译学理论、语言学、信息论、文化及文学理论的营养;研究内容不仅涵盖变译本质、变译策略和方法、变译过程和译者主体性等本体研究, 而且还应涵盖变译与时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相互影响等宏观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都有涉及,但不少研究以介绍、讨论和应用变译理论为主,且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在变译理论研究的理论层次方面,许多研究领域有待开拓,如中外变译史、口译的变通、汉外变译、变译方法试验、变译教学、变译与机译结合、变译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关系、变译批评等。

4 结束语

变译理论可以考察和解释为传统所不太关注的变译现象,更加全面地揭示了翻译的本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对新时期国内译论研究与实践的一大贡献。自变译观确立以来短短10余年,变译理论研究在理论层面与应用层面都有可喜进展,其研究呈现研究主题多样化、研究方法多样性、研究交流国际化、研究向多语种扩展等显著特点。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变译理论研究中尚存在重复研究、研究失衡、实证性研究比例偏低等问题,其诸多研究领域需进一步拓展,这些均有待于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

卞建华. 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2).

陈宏薇 江 帆. 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J].中国翻译, 2003(5).

方梦之. 近半世纪我国科技翻译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上海科技翻译, 2002(3).

高金岭. 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郭著章.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三版)[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黄顺红. 功能翻译理论与变译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4).

黄忠廉. 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黄忠廉 李亚舒. 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黄忠廉. 变译平行语料库概说——以严复《天演论》为例[J].外语学刊, 2009(1).

李 瑞 李 强.翻译与美学跨学科研究的新尝试——《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思想》评介[J]. 山东外语教学, 2009(5).

凌水真人.译苑锥地——川端康成小说《雪国》的中文翻译评析笔记(四)[J]. 日语知识, 2005(8).

刘重德. 译学新探[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

潘卫民. 景点翻译变译的审美理据[J].求索, 2005(8).

王 琳. 在等效翻译指导下的德语新闻翻译[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7(4).

王绍祥. 关于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1).

魏家海. 文学变译:话语权力的颠覆和抑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5).

魏家海. 文学变译的间性协作[J].理论月刊, 2007(2).

魏家海. 变译论与女性主义翻译思想之间的对话[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8(3).

文 军. 论翻译课程的价值与功能[J].中国翻译, 2004(3).

宋 飞. 变译理论应用研究[J].外语学刊, 2012(2).

肖维青.翻译批评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谢天振.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徐 翰. 口译中的“变译”方略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 2008(12).

许 钧. 从全译到变译——《变译理论》与翻译观的革新[N].光明日报, 2002-7-18.

许 钧. 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颜 纯. 从描写学派角度论翻译中的变译现象[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5).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叶 苗. 关联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料变译策略[J].上海翻译, 2009(3).

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 上海翻译, 2009(1).

张永中.变译的语言适应论诠释[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10(2).

郑海凌.变译·变异·和而不同——读黄忠廉《变译理论》[J].中国图书评论, 2004(2).

周 青. 变译理论与口译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 2005(3).

Williams, J. & A. Chesterman.TheMap:ABeginner’sGuidetoDoingResearchinTranslation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Xu, Jianzhong. Translation Variation: A Future Trend[J].TRANSLATIO, 2000 (4).

Xu, Jianzhong. On Translation Variation[J].META, 2003 (4).

【责任编辑孙 颖】

TranslationVariationTheory:RetrospectionandReflection

Li Ping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6826, China)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a great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lation theories, has seen rapid development and also achievement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especially in the recent 10 years. This paper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aspects, such as the range of research papers, the research methods, etc. Reflections are then made to strengthen further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retrospect; reflection

H059

A

1000-0100(2014)01-0094-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严复变译思想研究”(08YY079)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J10WD72)的阶段性成果。

2012-07-21

猜你喜欢

黄忠译者语篇
某出口重型载货汽车轮胎偏磨问题分析与解决
A great seeing-eye dog了不起的导盲犬
黄忠为何老了才出名
锹甲“黄忠”
《语篇理论与教学应用》评介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