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课程的实施策略*
2014-12-04吴邵萍
吴邵萍**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南京 210008)
养育视野下,0~6岁儿童亲子课程的一体化强调将婴幼儿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早期教育三大功能融为一体,将家庭、医院、幼儿园三大机构的功能融为一体,将0~3岁发展与3~6岁发展融为一体,将儿童发展、家长发展融为一体,强调整体促进0~6岁儿童作为完整儿童的全面发展。[1]这些理念的落实,需要为教师提供更科学、可遵循、易操作和更为具体的策略支撑,才能起到“指导从业人员和家长帮助婴幼儿获得全面的学习体验和共同发展”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婴幼儿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在游戏中发展、在生活中发展以及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发展。
一、建立制度化的活动流程
幼儿园应该根据儿童的月龄特点和推进儿童全面发展两个维度来设计亲子课程的内容结构,并细化每一环节的任务指向,做到每次亲子活动内容结构都包含有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全面发展任务。每次一小时亲子活动应以亲子互动为核心线,学习内容丰富全面,活动方式多样交替,且各环节的安排相对固定,每一项内容的活动时间安排与每个月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匹配,如此才能利用设置科学、均衡的课程活动结构来保障0~6岁儿童亲子课程内容横向一体化,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一般而言,每个年龄段的儿童亲子课都可以按照制度化的流程分为接待时光、问候时光、韵律时光、温馨时光、运动时光、道别时光等若干环节。下面以22~24个月亲子活动制度化流程为例,分述这些环节的主要任务与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接待时光。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喜欢集体生活,发展他们自主活动和探索玩具玩法的能力,同时引导家长注意婴幼儿物品归回原处习惯的培养。教师要热情接待每一位儿童,鼓励儿童与教师进行交往互动;鼓励他们自选玩具、玩伴和活动内容,观察儿童自主玩玩具情况及家长和儿童互动的情况,并给予家长适时的指导与反馈等。这一环节必须明确教师的角色是观察儿童和个性化地适时指导家长,而不是带领孩子一起玩。
问候时光。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与同伴或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能力、科学探索意识和语言能力等。首先教师要鼓励儿童能在集体面前大方、自然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向大家问好等。其次,教师要自然地将儿童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任务进行整合。为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用不同的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如音乐盒、拨浪鼓等发声玩具,吸引儿童上来探索尝试用自己的手指按压和用自己的手掌轻拍按压或摇晃,使其发出声音。第三,应为家长做示范,引导家长学习如何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提供给儿童作为他们的探索材料以及如何引导儿童开展探索活动,要让家长认识到,同一样物品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儿童去玩。
韵律时光。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身体活动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身体的自控能力;发展儿童听音乐做动作的意识,让他们喜欢音乐,并能逐步听音乐做基本动作。通过被动操、主被动操、模仿操等运动操形式,直接带领家长配合音乐的节拍,对婴幼儿进行基本动作训练。
温馨时光。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营造温馨的学习情境,将科学、艺术、语言、社会、健康五大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此环节内容可以一个主题的方式来呈现,每一次亲子主题活动都应该是整合而又富有变化的。
运动时光。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大肌肉运动能力。由于儿童的动作协调技巧是一种需要通过许多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逐渐养成的能力,所以运动时光环节每次必然要围绕抬头、翻身、爬、坐、走、跑、跳、攀爬、平衡、投掷等大肌肉动作练习来设计活动内容,以促进婴幼儿大肌肉动作的流畅性、身体的敏捷性和柔软性,同时训练其身体活动的平衡能力。[2]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三方面:可以根据温馨时光中的主题学习整合体育运动类的亲子游戏;可以根据儿童的月龄发展循序渐进地安排器械活动;可以是身体放松活动或身体抚触操等。
道别时光。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听着舒缓的音乐,养成与教师、其他儿童、家长逐一礼貌道别的良好交往习惯,进一步发展儿童关注同伴和周围人的交往意识与能力。
二、树立和实施明确具体的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
课程实施策略与原则对课程实施意义重大,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要研究并给与教师明确的具体活动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使其能够在有效的策略支撑下高质量地落实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课程。
(一)“两性”原则
一是材料的适宜性。教师在设计活动前,首先必须坚持活动材料的适宜性,即无论是绘本、玩具、食物、音乐作品,还是其他物品,为儿童提供的所有材料都必须是安全、卫生的,并适合儿童的月龄特点。如绘本画面的复杂度要适合孩子看、大小要刚好适合孩子翻,还要考虑每本书的主题是否鲜明,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和行为是否有重复而又富有细微的变化,儿童是否能被吸引等。二是年龄的适宜性,即每次设计的主题活动目标和内容都应在婴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与婴幼儿的月龄关键期相对应。
(二)“三化”原则
一是个性化指导。亲子课程更强调对儿童和家长的个性化指导,加之亲子活动中师生比较低,能够保障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和家长的状态,给予一一对应的指导。这也就必然要求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情绪变化,认真观察每一位家长的行为方式和情绪变化以及与儿童的交流互动,进而分析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适宜性,诊断出每一位儿童发展与家长教育方式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3]在进行具体的指导时,一定要照顾到家长的心理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符合家长需求的个别化指导方式。
二是共性化引导。当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家长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所以在亲子活动中会表现出很多共性问题。他们希望通过亲子课程得到教师的指导,了解到每个月龄段儿童的特点和可能会出现的行为,获得适宜的教育方法,所以教师在每个环节之前都可以将每个月龄段的儿童在当下活动中的一般性表现和可能出现的行为告知家长,让家长耐心观察儿童,进行适宜的指导。特别是当家长与儿童互动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并将家长的适宜行为进行集体反馈和演示,以帮助所有家长都掌握与自己孩子互动的适宜方法。
三是全面化关照。在亲子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关照到所有的儿童、所有的家长,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在每次亲子活动中,对每一位儿童和每一位家长都是同等对待的。为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是否做到,无论是邀请儿童上来发言、表演,还是请家长上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都关照到了每一个家庭,让家长和儿童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公平对待,教师的关爱和指导是公平的,让家长感受到来上亲子活动是快乐而有提高的。
(三)“两前两后”原则
中国的家长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潜意识中就是要追求结果和争当第一,所以在亲子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以下现象:教师刚布置完任务,儿童还没有动手,家长就嘴(语言)和手(动作)一起上来了,结果干扰了儿童,甚至剥夺了儿童自己思考、探索和实践的机会。教师一定要逐步引导家长,在每一个活动过程中都要让儿童探索在前、成人引导在后,让家长认识到儿童自己的探索能力和自主能力是无限的,儿童也只有在自己的反复尝试后,才能得到发展,儿童自己操作和实践即是他重要的学习和发展方式。[4]
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坚持“观察家长在前、教师引导在后”。儿童亲子课程目标不仅指向幼儿发展,还指向家长的发展。养育视野下的0~6岁亲子课程是以亲子互动为核心线索的,在亲子课程开展之前、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之后的评价等环节,都要体现对家长的指导。为此,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观察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是怎样的,如家长接受任务后,是急于帮助儿童完成,还是耐心地观察儿童;家长是训斥儿童,还是鼓励儿童;家长是无所事事,还是静静地观察儿童或参与到儿童的活动中去。只有以此观察为基础,教师才有可能对家长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另外,教师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充分发挥家长作为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的作用,积极调动他们参与亲子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伯顿·L·怀特.从出生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与早期教育权威指南[M].宋苗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8:99.
[2]吴邵萍.养育视野下0~6岁儿童一体化亲子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3,(9).
[3]约翰·梅迪纳.让孩子的大脑自由[M].王佳艺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43.
[4]蒂法妮·菲尔德.婴儿世界[M].李维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