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应坚持以生为本
2014-12-03杨仁旺
杨仁旺
合理的、有价值的数学作业能够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知识创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包括选择作业难易程度,选择作业完成时间,选择作业数量.数学作业内容选材要以课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设计的题目要考虑学生是否需要,学生是否可能完成,学生是否乐意去做等因素.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在“乐”中做
当学生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课外作业设计要注重其趣味性,把知识点融在情境之中,使学生在“趣”中学,“乐”中练,使学生觉得完成课外作业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负担,从而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望,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在轻松的气氛中增强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数轴”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编写习题.有个学生采用诙谐有趣的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编写一道有趣的数学题.题目:乌龟约兔子在数轴上赛跑,虽有不自量力之嫌,但毕竟精神可嘉.乌龟说:“我们以表示-2000的点A为起点,你让我先跑4000个单位到B点,你就永远追不上我!因为当你追到B点时,我又跑到了C点,当你追到C点时,我又跑到了D点……如此无限地进行下去,你不是永远也追不上我吗?”请你边思考乌龟的诡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芝诺悖论”),完成下面龟兔的问题:(假设兔子的速度100单位/秒,乌龟的速度1单位/秒)
(1)A、B两点的距离是多远?B点表示什么数?
(2)B、C两点的距离是多少?C点表示什么数?
(3)当兔子追上乌龟还差0.4个单位时,他们分别位于何处?
(4)兔子总共花了多少时间可追上乌龟?追及点在何处?
这样,让学生自己编写或改编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增加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行”中做
实践性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作用明显,学生情绪体验强烈.如果说,传统课外作业强调的是一种虚拟情境,那么实践性作业强调的则是写实情境.
例如,在讲“样本和用样本估计总体”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统计学生每个家庭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进而估计每年用于看电视的电费有多少?若每天少看30分钟,则一家人一年可节约多少电?全县可节约多少电?这种实践性作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它在潜意识里给学生一种渗透,将来他们会逐渐关注这些问题(人口、环境等).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引发学生在“思”中做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通过延伸、演变、拓展,让学生在迷惑、好奇的情境中进行开放性探索,使学生从模仿习题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天天伴我学”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结合当今世界信息化、知识经济化、高科技化的特点,根据现如今地球“人满为患”的现状,设计一下开辟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新航路”(以交通简便为前提),规划人类未来生活的宏图.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都跃跃欲试,充分展开各自丰富的想象,设计规划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这一富有创意的设计,打破了教材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触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奇中去探索、发掘新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设计弹性作业,鼓励学生在“自选”中做
教师布置数学作业应因人而异.对于优等生,教师可布置一些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需要独立思考的题目,布置一些发散求异的题;对于中等生,教师要抓住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这一环,注重读题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布置一些叙述性、辨析性习题以及程度适中的题目,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水平;对于平时作业有困难,经常要在别人帮助下才能完成(包括抄袭他人作业)的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通过阅读课本就能找到答案、依样画葫芦的题目,促使他们熟悉最基本的知识.
例如,在讲“分式”时,教师可布置如下的作业:
A.练习型作业
(1)(必做)当时,分式1/x有意义;当时,分式2x/(x+2)有意义;当时,分式(x+1)/(2x-5)有意义.
(2)(选做)当x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值为零?
x/(x+1);(x-5)/x2;( x-2)/(x+2).
B.扩展型和创造型作业(课外思考作业)
对于教材例2,如果取a=5,b=5,那么分式b/(a-b)将怎样,所表示的实际情况是什么?附例2: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上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走akm,乙每时走bkm,a>b,如果乙提前1h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多少时间?当a=6,b=5时,求甲追上乙所需的时间.
这样的设计数学作业,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乐做、能做.同时,充分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