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以东南亚留学生为对象
2014-12-03杨玉
杨 玉
(昆明理工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一、引言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2013年2月19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节目专访中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传播,并强调“一定要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优势”。[1]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2]为此在新时期、新环境下,我们要努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关注中华文化对外宣传策略和传播效果,尤其是边疆省份,它们与许多国家接壤,在中华文化对外宣传过程中有它们特有的区位和地缘优势,云南省也是如此。它与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接壤,是连接中国西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纽带,2009年胡锦涛提出要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也于2011年正式出台,为此,云南在桥头堡建设中加快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有效对外传播云南民族文化,显得尤为迫切。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曾写道:“宣传是一门艺术,要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以下三个问题或许很重要——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国内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谁说、说什么”的层面,对“怎么说”的关注不是太多,“怎么说”的研究应跟进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效果是“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3];它是评价一项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被称作是“一切传播活动的试金石”[4],它通常是发生在受传者身上,或者是通过受传者的行为表现出来。柯惠新教授于2009年提出了《我国对外传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法》,但掌握大量传播效果反馈信息的新闻媒体却在对外传播效果评估中一直语焉不详;吴瑛以孔子学院为例探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效果[5-6]。而对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展开研究的还几乎没有。
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昆明高校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展开调查,来了解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以期能为今后进一步有效推广云南民族文化的参考依据。研究问题主要有:
(1)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对云南的主要印象是什么?
(2)他们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情况如何?
(3)他们接触和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昆明三所高校(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回收有效率为82.33%。其中泰国留学生132人,越南留学生72人,其他国家留学生43人。他们当中本科学生为153人,研究生30人,汉语短期培训的学生64人。
(二)调查问卷
本研究所用的工具为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受试的基本信息,包括国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第二部分旨在调查他们对云南的印象及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情况。第三部分为开放式问答题,主要调查他们接触和了解云南文化的主要途径。在分析他们对云南文化的了解程度时,主要采用李克特1-5等级量表。
三、研究发现与讨论
问卷调查主要从他们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及认同层面来分析他们对云南的印象。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共有25个,这些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习俗、饮食服饰及文化特点,同时,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多样化的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沟通,从而汇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
(一)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对云南的印象
在问及“来中国之前,提起云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时,回答次数最多的是昆明,提及次数比较多的是“少数民族”、“香烟”、“民族服饰”、“过桥米线”、“石林”、“茶”。这说明,东南亚留学生对云南的最初认识是从地理概念开始,最先了解的是省会昆明;其次由于调查对象为学生,他们来云南之前,查询了解更多的是云南的高校,而云南高校最集中的地方是昆明,所以“昆明”这个词是他们最为熟悉的;第三由于诸多国际航班直飞云南的到达站均为昆明,它是连接东南亚留学生从本国到中国的第一站,因此,留学生们对昆明的熟悉程度较高。此外,由于云南跨境民族较多,东南亚留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提及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二)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
为调查东南亚留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共设计了“云南民间艺术及歌舞(含中国民间艺术等)”、“云南城市”、“云南饮食”、“云南旅游景点”及“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含中国传统节日)”五个方面的内容。结果发现,在这五个方面,他们最为了解的是“云南城市”和“云南旅游景点”,100%的学生都能列出一到两个云南城市或景点,其次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含中国节日)”,最不了解的是“云南民间艺术及歌舞”。
结合调查结果,排在每个层面前五位的分别是:
云南城市:昆明(99%)、大理(99%)、西双版纳(99%)、香格里拉(99%)、丽江(99%)
云南旅游景点:石林(95%)、大理古城(88%)、云南民族村(87%)、恐龙谷(84%)、玉龙雪山(80%);
云南饮食:过桥米线(90%)、饵块(88%)、炸土豆(84%)、臭豆腐(81%)、火腿(70%)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含中国节日):中秋节(86%)、春节(82%)、端午节(77%)、火把节(75%)、泼水节(68%)
云南民间艺术及歌舞:京剧(72%)、书法(70%)、太极(63%)、剪纸(53%)、功夫茶(49%)
为了了解东南亚留学生来云南学习的同时,是否有兴趣了解中国或者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问卷中还提到“你还想了解更多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或中国文化吗?”,83%的学生表示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有很多有趣的民族,他们愿意了解更多的云南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化。但是也有8%的学生表示不愿意,还有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而问及“你最想了解云南或中国文化的哪一方面”时,选择“中国饮食”和“中文”的比较多,选择“经济”和“建筑”方面的比较少。这可能与被调查的身份有关,他们大多是学生,来云南主要学习的是中文,要适应当地文化,和中国学生交流,语言是基本沟通工具,虽然部分学生可以使用英文,但是他们更倾向于用中文来交流。为此,选择想要了解“中文”的学生比较多。同时由于在学校,学生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是饮食,当地食物是否符合他们的口味,也很容易影响到他们来昆明的文化适应情况,因此,很多学生倾向于了解中国饮食。
(三)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途径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东南亚留学生在昆明上学期间,了解云南的主要途径有:云南当地的数字媒体,包括互联网、广播节目、电视和报纸;学生所在学校学习的有关文化的课程、身边的中国同学及老师;还有他们在云南的旅游经历及来云南之前在本国的一些媒体资源等。同时还有部分学生表示通过观看中文电影、参观会展中心的文化活动或展览、阅读相关图书、观看歌舞或者节目表演等来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此外,还有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去云南各地旅游或参加文化体验也能了解到部分民族文化。
为了进一步探究东南亚留学生在昆明学习期间,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途径是否方便,问卷中还问到“你觉得你能很方便获取云南民族文化方面的资料或者知识吗?”,73%的学生反映他们不能便捷获取云南民族文化方面的资料。虽然图书馆和书店都有很多这方面的中文书籍,但是翻译成他们本国语言的不多,双语对照的涉及云南民族文化主题的教材或著作也几乎没有。同时互联网介绍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主要是中文网页,个别有英文介绍,但是用泰语、越南语、缅甸语对照的网站基本没有。
同时还向调查对象了解“你在国内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并了解云南民族文化吗?”,88%的学生表示他们在自己国家基本没有专门介绍云南文化的节目,也鲜有网页或者杂志谈及云南文化。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昆明的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内容认识相对比较清楚,但是了解和认同程度还有待提高。美妙绝伦的旅游景点,五彩绚丽的少数民族,美味可口的当地小吃构成了他们对云南的基本印象。而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民族舞蹈、歌曲及民族节日等了解还不够深入,也缺乏这方面的文化体验。
同时,因为被调查者中间大多是汉语专业学生,他们对中国文化(含云南民族文化)及中文都有极高的认可度,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继续了解云南文化。这一现象值得深究,我们需要提升来昆留学生对云南本土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如何构建适合他们语言水平的涉及云南文化主题的汉语材料及他们本国语言材料也值得分析。
为此,为了进一步加大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实现云南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可以依托在云南的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增强他们对云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并将之培养成为学成归国后宣扬云南文化的主力军。具体建议有三:
(1)加大信息资源建设,构建多语种的外宣网络平台。
云南省现有不少推广介绍云南民族文化的相关网站,但是网站语言大多局限于汉语,还有少量提供了英语语种界面,但是涉及东南亚语种的网页目前还比较匮乏。在与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过程中,对外宣传的主要受众是东南亚国家的民众,为此,在外宣网络平台建设中,应将东南亚国家语种列入网站语言,这样更方便这些国家的民众了解和感知云南民族文化,也能促进云南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2)依托留学生课堂教学,设置云南本土文化系列课程。
昆明高校的东南亚留学生今后将是他们自己国家汉语教学或者其他岗位的优秀人才,也将是对他们国家民众宣扬云南民族文化的主力军,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构建良好的云南印象值得探究。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校园,充分依托留学生的课堂教学,增加他们了解云南文化的途径。如:开设与云南民族文化,摩梭族文化或者云南旅游景点赏析等课程;同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或者将云南民族文化传说或者民俗改编为本国语言,进行再创作等。此外,还可以在云南民族文化课程中加入一些民族服饰展览、服装设计或者昆明饮食文化等内容提升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要求学生们分组,选取云南的某一个民族为主题对象,对其服饰、饮食、民俗、语言等内容进行搜集汇总,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全班分享,如此一来,他们对云南民族文化的某些细节或者特色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会促进他们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
(3)打造云南民族文化品牌,开拓云南民俗体验途径。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珍贵独特的习惯、服饰、舞蹈、歌曲、节日及美食等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留下来许多经典的作品或仪式表演等。为了强化留学生们对云南多样化民族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云南省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及文化产业部门可以联合打造一些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化品牌,表演风格和内容创造既能呈现云南省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在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特色,同时还要切合观众的需求,具有较好的文化感染力。如此一来,这样的品牌能充当东南亚国家民众了解云南的重要媒介,有效推进云南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东南亚国家民众了解云南文化。如今,云南省已经打造了如《云南印象》、《梦幻腾冲》和《丽水金沙》这样的典型民族文化品牌。当然,为了能让留学生们更加近距离感受云南民族文化的风情,在昆明学习期间,还可以给他提供体验云南民俗的实践机会,如暑假云南民族文化社会实践、泼水节云南民族村一日游,或者大学生暑期去云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支教活动等。这些民俗体验活动都会给他们带来最直观的冲击和印象,也能增加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进而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了解云南民族文化。
总之,将云南建设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是云南省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机遇,将促进云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地处中华文化圈与南亚、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处,傣、傈僳、景颇、德昂、佤族等16个少数民族民族跨境而居,云南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云南民族文化对外宣传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因此,云南省在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于桥头堡建设战略,切实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和交流,重点关注昆明高校的东南亚国家留学生,考虑他们作为文化受众的需求,积极拓宽他们了解云南民族文化途径,重视他们对云南民族文化认知的调查,科学开设云南本土文化相关的课程,适时了解他们的行为以解读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进而探究云南民族文化对东南亚国家传播的有效策略,实现云南民族文化国际化的目标。
[1]文化部部长蔡武强调:要加强对外文化传播[EB/OL].http://www.gov.cn/gzdt/2013-02/22/content_2338144.htm.
[2]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http://www.gov.cn/ldhd/2013-08/20/content_2470599.htm.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8.
[4]邵陪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9.
[5]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6]吴 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